-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人生就是歡聲和淚盈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1147240
- 條形碼:9787221147240 ; 978-7-221-14724-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生就是歡聲和淚盈 本書特色
人生就是歡聲和淚盈 內容簡介
本書是陳忠實先生的散文精選集, 書中收錄了陳老關于人生各個階段的回憶和思考, 其中飽含對故鄉土地的深情、對人生的探究、對生命的感悟……每個人都在孤獨中成長, 每一次成長都滿載著歡聲和淚盈。陳老一生堅實硬朗, 為人坦蕩。他熱愛生活, 在樸實中發現生活的真諦, 收獲生命的欣喜。雖然一生歷經波折, 但也絕不會向命運低頭, 違背本心去生活。陳老深信, 人的一生*定要追求點兒什么, 留下點兒什么。走進陳忠實的內心世界, 感受況味人生。
人生就是歡聲和淚盈 目錄
收獲與耕耘 / 002
汽笛·布鞋·紅腰帶 / 009
晶瑩的淚珠 / 016
*初的晚餐 / 025
五十開始 / 028
人生九問 / 041
老陳與陳老 / 046
**次借書和**次創作 / 050
猜想一根神經 / 053
第二章 生命中的溫度
家之脈 / 062
舒悅里的親情和友誼 / 065
父親的樹 / 067
排山倒海的炮聲 / 076
我的秦腔記憶 / 082
難忘一渠清流 / 088
我經歷的狼 / 094
我們村的關老爺 / 105
難忘一種鳥叫聲 / 109
兒時的原 / 113
第三章 在從容中遇見生活
原下的日子 / 132
擁有一方綠蔭 / 141
告別白鴿 / 146
麥飯 / 156
火晶柿子 / 159
種菊小記 / 168
遇合燕子,還有麻雀 / 172
回家折棗 / 182
接通地脈 / 188
第四章 悲歡離合總關情
又見鷺鷥 / 194
俏了西安 / 198
為城墻洗唾 / 202
黏面的滑稽 / 204
遙遠的猜想 / 206
永遠的騾馬市 / 208
在河之洲 / 212
半坡猜想 / 216
原上原下櫻桃紅 / 220
第五章 生命的游走與歸程
口紅與坦克 / 228
伊犁有條渠 / 232
威海三章 / 237
皮鞋·鱔絲·花點襯衫 / 244
從大理到瀘沽湖 / 251
從黃島到濟南 / 265
龍湖游記 / 269
人生就是歡聲和淚盈 節選
晶瑩的淚珠
我手里捏著一張休學申請書朝教務處走著。
我要求休學一年。我寫了一張要求休學的申請書。我在把書面申請交給班主任的同時,又口頭申述了休學的因由,發覺口頭申述因為窮而休學的理由比書面申述更加難堪。好在班主任對我口頭和書面申述的同一因由表示理解,沒有經歷太多的詢問便在申請書下邊空白的地方簽寫了“同意該生休學一年”的意見,自然也簽上了他的名字和時間。他隨之讓我等一等,就拿著我寫的申請書出門去了,回來時那申請書上就增加了校長的一行簽字,比班主任的字簽得少自然也更簡潔,只有“同意”二字,連姓名也簡潔到只有一個姓,名字略去了。班主任對我說:“你現在到教務處去辦手續,開一張休學證書!
我敲響了教務處的門板。獲準以后便推開了門,一位年輕的女先生正伏在米黃色的辦公桌上,手里提著長桿蘸水筆在一厚本表冊上填寫著什么,并不抬頭。我知道開學報名時教務處*忙,忙就忙在許多要填寫的各式表格上。我走到她的辦公桌前鞠了一躬:“老師,給我開一張休學證書。”然后就把那張簽著班主任和校長姓名和他們意見的申請遞放到桌子上。
她抬起頭來,詫異地瞅了我一眼,拎起我的申請書來看著,長桿蘸水筆還夾在指縫之間。她很快看完了,又專注地把目光留滯在紙頁下端班主任簽寫的一行意見和校長更為簡潔的意見上面,似乎兩個人連姓名在內的十來個字的意見批示,看去比我大半頁的申請書還要費時更多。她終于抬起頭來問:
“就是你寫的這些理由嗎?”
“就是的!
“不休學不行嗎?”
“不行!
“親戚全都幫不上忙嗎?”
“親戚……也都窮!
“可是……你休學一年,家里的經濟狀況也不見得能改變,一年后你怎么能保證復學呢?”
于是我就信心十足地告訴她我父親的精確安排計劃:待到明年我哥哥初中畢業,父親謀劃著讓他投考師范學校,師范生的學雜費和伙食費全由國家供給,據說還發三塊錢零花錢。那時候我就可以復學接著念初中了。我拿父親的話給她解釋,企圖消除她對我能否復學的疑慮:“我伯伯說來,他只能供得住一個中學生;俺兄弟倆同時念中學,他供不住。”
我沒有做更多的解釋。我的愛面子的弱點早在此前已經形成。我不想再向任何人重復敘述我們家庭的困窘。父親是個純粹的農民,供著兩個同時在中學念書的兒子。哥哥在距家四十多里遠的縣城中學,我在離家五十多里的西安一所新建的中學就讀。在家里,我和哥哥可以合蓋一條被子,破點舊點也關系不大。先是哥哥接著是我要離家到縣城和省城的寄宿學校去念中學。每人就得有一套被褥行頭,學費雜費伙食費和種種花銷都空前增加了。實際上輪到我考上初中時已不再是考中秀才般的榮耀和喜慶,反而變成了一團濃厚的愁云憂霧籠罩在家室屋院的上空。我的行裝已不能像哥哥那樣有一套新被子新褥子和新床單,被簡化到只能有一條舊被子卷成小卷兒背進城市里的學校。我的那一綹床板終日裸露著縫隙寬大的木質板面,晚上就把被子鋪一半再蓋上一半。我也不能像哥哥那樣由父親把一整袋面粉送交給學生灶,而只能是每周六回家來背一袋雜面饃饃到學校去,因為學校灶上的管理制度規定一律交麥子面,而我們家總是短缺麥子而苞谷面還算寬裕。這樣的生活我并未意識到有什么不好,因為背饃上學的學生遠遠超過能搭得起灶的學生人數,每到三頓飯時,背饃的學生便在開水灶的一排供水龍頭前排起五六列長隊,把掰碎的各色饃塊裝進各自的大號搪瓷缸子里,用開水浸泡后,便三人一堆五人一伙圍在乒乓球臺的周圍進餐,佐菜大都是花錢買的竹簍咸菜或家制的腌辣椒,說笑和爭論的聲浪甚至壓倒了那些從灶房領取炒菜和熱飯的“貴族階層”。
這樣的念書生活終于難以為繼。父親供給兩個中學生的經濟支柱,一是賣糧,一是賣樹,而我印象*深的還是賣樹。父親自青年時就喜歡栽樹,我們家四五塊灘地地頭的灌渠渠沿上,是純一色的生長*快的小葉楊樹,稠密到不足一步就是一棵,粗的可作檁條,細的能當椽子。父親賣樹早已打破了先大后小先粗后細的普通法則,一切都是隨買家的需要而定,需要檁條就任其選擇粗的,需要椽子就讓他們砍伐細的。所得的票子全都經由哥哥和我的手交給了學校,或是換來書籍課本和作業本以及哥哥的菜票我的開水費。樹賣掉后,父親便迫不及待地刨挖樹根,指頭粗細的毛根也不輕易舍棄,把樹根劈成小塊曬干,然后裝到兩只大竹條籠里挑起來去趕集,賣給集鎮上那些飯館藥鋪或供銷社單位。一百斤劈柴的*高時價為一元五角,得來的塊把錢也都經由上述的相同渠道花掉了。直到灘地上的小葉楊樹在短短的三四年間全部砍伐一空,地下的樹根也掏挖干凈,渠岸上留下一排新插的白楊枝條或手腕粗細的小樹……
我上完初一**學期,寒假回到家中便預感到要發生重要變故了。新年佳節彌漫在整個村巷里的喜慶氣氛與我父親眉宇間的那種根深蒂固的憂慮形成強烈的反差,直到大年初一剛剛過去的當天晚上,父親便說出來謀劃已久的決策:“你得休一年學,一年。”他強調了一年這個時限。我沒有感到太大的驚訝。在整個一個學期里,我渴盼星期六回家又懼怕星期六回家。我那年剛交十三歲,從未出過遠門,而一旦出門便是五十多里遠的陌生的城市,只有星期六才能回家一趟去背饃,且不要說一周里一天三頓開水泡饃所造成的對一碗面條的迫切渴望了。然而每個周六在吃罷一碗香噴噴的面條后便進入感情危機,我必須說出明天返校時要拿的錢數兒,一元班會費或五毛集體買理發工具的款項。我知道一根丈五長的椽子只能賣到一元五角錢,一丈長的椽子只有八角到一塊的浮動區。我往往在提出要錢數目之前就折合出來這回要扛走父親一根或兩根椽子,或者是多少斤樹根劈柴。我必須在周六晚上提前提出錢數,以便父親可以從容地去借款。每當這時我就看見父親頓時陰沉下來的臉色和眼神,同時,夾雜著短促的嘆息。我便低了頭或扭開臉不看父親的臉。母親的臉色同樣憂愁,我似乎可以看;而父親的臉眼一旦成了那種樣子,我就不忍對看或者不敢對看。父親生就的是一臉的豪壯氣色,高眉骨大眼睛統直的高鼻梁和鼻翼兩邊很有力度的兩道彎溝,憂愁蒙結在這樣一張臉上似乎就不堪一睹……我曾經不止一次地產生過這樣的念頭,為什么一定要念中學呢?村子里不是有許多同齡伙伴沒有考取初中仍然高高興興地給牛割草給灶里拾柴嗎?我為什么要給父親那張臉上周期性地制造憂愁呢……父親接著就講述了他得讓哥哥一年后投考師范的謀略,然后可以供我復學念初中了。他怕影響一家人過年的興頭兒,所以壓在心里直到過了初一才說出來。我說:“休學!备赣H安慰我說:“休學一年不要緊,你年齡小!蔽乙膊灰詾樾輰W一年有多么嚴重,因為同班的五十多名男女同學中有不少人都結過婚,既有孩子的爸爸,也有做了媽媽的,這在五十年代初并不奇怪,解放后才獲得上學機會的鄉村青年不限年齡。我是班里年齡*小個頭*矮的一個,坐位排在頭一張課桌上。我輕松地說:“過一年個子長高了,我就不坐頭排頭一張桌子咧——上課扭得人脖子疼……”父親依然無奈地說:“錢的來路斷咧!樹賣完了——”
她放下夾在指縫間的木質長桿蘸水筆,合上一本很厚很長的登記簿,站起來說:“你等等,我就來。”我就坐在一張椅子上等待,總是止不住她出去干什么的猜想。過了一陣兒她回來了,情緒有些亢奮也有點激動,一坐到她的椅子上就說:“我去找校長了……”我明白了她的去處,似乎驗證了我剛才的幾種猜想中的一種,心里也怦然動了一下,她沒有談她找校長說了什么,也沒有說校長給她說了什么。她現在雙手扶在桌沿上低垂著眼,久久不說一句話。她輕輕舒了一口氣,仰起頭來時我就發現,亢奮的情緒已經隱退,溫柔嫵媚的氣色漸漸回歸到眼角和眉宇里來了,似乎有一縷淡淡的無能為力的無奈。
她又輕輕舒了口氣,拉開抽屜取出一本公文本在桌子上翻開,從筆筒里抽出那支木桿蘸水筆,在墨水瓶里蘸上墨水后又停下手,問:“你家里就再想不下辦法了?”我看著那雙滋浮著憂郁氣色的眼睛,忽然聯想到姐姐的眼神。這種眼神足以使任何被痛苦折磨著的心平靜下來,足以使任何被痛苦折磨得心力交瘁的靈魂得到撫慰,足以使人沉靜地忍受痛苦和劫難而不至于沉淪。我突然意識到因為我的休學致使她心情不好這個*簡單的推理。而在校長班主任和她中間,她恰好是*不應該產生這種心情的。她是教務處的一位年輕職員,平時就是在教務處做些抄抄寫寫的事,在黑板上寫一些諸如打掃衛生的通知之類的事,我和她幾乎沒有說過話,甚至至今也記不住她的姓名。我便說:“老師,沒關系。休學一年沒啥關系,我年齡小。”她說:“白白耽擱一年多可惜!”隨之又換了一種口吻說:“我知道你的名字也認得你。每個班前三名的學生我都認識。”我的心情突然灰暗起來而沒有再開口。
她終于落筆填寫了公文函,取出公章在下方蓋了,又在切割線上蓋上一枚合縫印章,吱吱吱撕下并不交給我,放在桌子上,然后把我的休學申請書抹上糨糊后貼在公文存根上。她做完這一切才重新拿起休學證書交給我說:“裝好。明年復學時拿著來找我!蔽野涯菑堄操|紙印制的休學證書折疊了兩番裝進口袋。她從桌子那邊繞過來,又從我的口袋里掏出來塞進我的書包里,說:“明年這陣兒你一定要來復學!
我向她深深地鞠了躬就走出門去。我聽到背后咣當一聲閉門的聲音,同時也聽到一聲“等等”。她攏了攏齊肩的整齊的頭發朝我走來,和我并排在廊檐下的臺階上走著,兩只手插在外套的口袋里。走過一個又一個窗戶,走過一個又一個教室的前門和后門,校園里和教室里出出進進著男女同學,有的忙著去注冊去交費,有的已經抱著一摞摞新課本新作業本走進教室,還有從校門口剛剛進來的背著被卷饃袋的遲來者。我忽然心情很不好受,在爭取得到了休學證后心勁松了嗎?我很不愿意看見同班同學的熟悉的臉孔,便低了頭匆匆走起來,憑感覺可以知道她也加快了腳步,幾乎和我同時走出學校大門。
學校門口又涌來一撥偏遠地區的學生,熟悉的同學便連連問我:“你來得早!報過名了吧?”我含糊地笑笑就走過去了,想盡快遠離正在迎接新學期的洋溢著歡躍氣浪的學校大門。她又喊了一聲“等等”。我停住腳步。她走過來拍了拍我的書包:“甭把休學證弄丟了!蔽尹c點頭。她這時才有一句安慰我的話:“我同意你的打算,休學一年不要緊,你年齡小!
我抬頭看她,猛然看見那雙眼睫毛很長的眼眶里溢出淚水來,像雨霧中正在漲溢的湖水,淚珠在眼里打著旋兒,晶瑩透亮。我瞬即垂下頭避開目光。要是再在她的眼睛里多駐留一秒,我肯定就會號啕大哭。我低著頭咬著嘴唇,腳下盲目地撥弄著一顆碎瓦片來抑制情緒,感覺到有一股熱辣辣的酸流從鼻腔倒灌進喉嚨里去。我后來的整個生命歷程中發生過多少這種酸水倒流的事,而倒流的渠道卻是從十四歲剛來到的這個生命年輪上**次疏通的。**次疏通的倒流的酸水的渠道肯定狹窄,承受不下那么多的酸水,因而還是有一小股從眼睛里冒出來,模糊了雙眼,順手就用袖頭揩掉了。我終于仰起頭鼓起勁兒說:“老師……我走咧……”
她的手輕輕搭上我的肩頭:“記住,明年的今天來報到復學!
我看見兩滴晶瑩的淚珠從眼睫毛上滑落下來,掉在臉鼻之間的谷地上,緩緩流過一段就在鼻翼兩邊掛住。我再一次虔誠地深深鞠躬,然后就轉過身走掉了。
二十五年后,賣樹賣樹根(劈柴)供我念書的父親在癌病彌留之際,對坐在他身邊的我說:“我有一件事對不住你……”
我驚訝得不知所措。
“我不該讓你休那一年學!”
我渾身戰栗,久久無言。我像被一噸烈性“梯恩梯”炸成碎塊細末兒飛向天空,又似乎跌入千年冰窖而凍僵四肢凍僵軀體也凍僵了心臟。在我高中畢業名落孫山回到鄉村的無邊無際的彷徨苦悶中,我曾經猴急似的怨天尤人:“全都倒霉在休那一年學……”我一九六二年畢業恰逢中國經濟*困難的年月,高校招生任務大大縮小,我們班里剃了光頭,四個班也僅僅只考取了一個個位數,而在上一年的畢業生里我們這所不屬重點的學校也有百分之五十的學生考取了大學。我如果不是休學一年當是一九六一年畢業……父親說:“錯過一年……讓你錯過了二十年……而今你還算熬出點名堂了……”
我感覺到炸飛的碎塊細末兒又歸結成了原來的我,凍僵的四肢自如了,凍僵的軀體靈便了,凍僵的心又嘡嘡嘡跳起來的時候,猛然想起休學出門時那位女老師溢滿眼眶又流掛在鼻翼上的晶瑩的淚珠兒。我對已經跨進黃泉路上半步的依然向我懺悔的父親講了那一串淚珠的經歷,我稱呼伯伯的父親便安然合上了眼睛,喃喃地說:“可你……怎么……不早點給我……說這女先生哩……”
我今天終于把幾近四十年前的這一段經歷寫出來的時候,對自己算是一種虔誠祈禱,當各種欲望膨脹成一股強大的濁流沖擊所有大門窗戶和每一個心扉的當今,我便企望自己如女老師那種淚珠的淚泉不致堵塞更不敢枯竭,那是滋養生命靈魂的泉源,也是滋潤民族精神的泉源哦……
人生就是歡聲和淚盈 作者簡介
陳忠實,陜西西安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作協主席。 陳老喜歡一個人待在老家舊屋寫作,鍛煉意志,錘煉內心。陳老文學創作成果斐然,榮獲過數十項文學獎項。陳老一生為人寬厚低調,熱心幫助后輩青年,為他們鋪磚引路,牽線搭橋。 《白鹿原》是陳老的成名作,憑借這部作品榮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被教育部列入“大學生必讀”系列,并被改編成秦腔、話劇、舞臺劇、電影、電視劇等多種藝術形式。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鄉村》《到老白楊樹背后去》, 中篇小說集《初夏》《四妹子》《藍袍先生》,散文集《原下的日子》《告別白鴿》等。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