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紙上陽光-當代最具實力作家散文選.李駿虎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127956
- 條形碼:9787517127956 ; 978-7-5171-2795-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紙上陽光-當代最具實力作家散文選.李駿虎卷 本書特色
“雄風文叢”中的作品總能較為準確地反映時代的本質、生活的主潮、人民的呼聲和愿望,總能給人審美的愉悅、心智的啟迪與精神的鼓舞與激勵。或者換句話說,在我們看來,這套叢書里的作品,正是當下社會需要與人民期待的那種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有道德、有溫度、有筋骨又有個性和神采的作品。 李駿虎著的《紙上陽光》是一部浸潤了獨特心靈光色的時間之書。歷久彌新的陳年舊事和對歷史文化的探究與考問,淡淡的文化鄉愁和生命終將歸于何處的詢問,如水般的文字流露出一種人皆有之的共同情感體驗。散文源于生活,樸實無華,真實感人。 作為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山西作家李駿虎以小說成名,但從他的創作軌跡不難發現,他的散文寫作歷史更長。他以散文寫作開始文學生涯,興趣兼及隨筆和文學評論。在把小說作為主要的創作形式后,李駿虎從來沒有放棄散文,他的筆觸始終跟隨腳步所到之地,無論出國訪問還是國內采風,都“賊不走空”,寫出一篇篇具有思想華彩的散文作品,體現出朝學者型作家邁進的趨勢。 中國散文學會會長 王巨才
紙上陽光-當代最具實力作家散文選.李駿虎卷 內容簡介
《紙上陽光》系作家李駿虎的散文精品集,分“紙上得來未覺淺”“陽光亮過所有的燈”“致我們永恒的文學之心”三卷!独习值闹湔Z》有著對命運的感悟,《對鄉村的兩種懷念》有著對生活的回憶,《尋堯記》有著對古代先賢的贊仰,《北方有仙山》有著對美景的描摹,《漢的長安》有著對人類文明的思考,《談我的創作轉型》有著對文學創作的獨到體驗等。作者將他對人世的思考藏諸于文字中,以善良悲憫的情懷和舒緩沉靜的筆調,去發掘和體味人間的真誠與溫暖。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化思考和文學審美價值。
紙上陽光-當代最具實力作家散文選.李駿虎卷 目錄
漢的長安
梅溪晉韻
廣西兩章
河北三思
沁河芳蹤
廣武懷古
雨城遐思
復興之樹
尋堯記
北方有仙山
畢竟東流去
秋染長白山
北地樹 佛腳印
沁水尋蹤柳宗元
雨中去呂梁
卷二 陽光亮過所有的燈
逆光里的白洋淀
大風到來之前
糖水梨
對鄉村的兩種懷念
屬于“晉南虎”
我是農民中的“逃兵”
老鼠旅館
南方的理發師北方的剃頭匠
母親的腿疾
為父親寫序
老爸的咒語
景老師消失在地平線
給孩子說說選舉的事兒
陽光亮過所有的燈
卷三 致我們永恒的文學之心
賜生我們的巨樹永青
《奮斗期的愛情》修訂本附記
談我的創作轉型
《冰河紀》后記
致我們永恒的文學之心
紙上陽光-當代最具實力作家散文選.李駿虎卷 節選
《紙上陽光/雄風文叢·全民閱讀精品文庫》: 漢的長安 捻土成城 微末之物曾經是世界奇觀,耀眼的光芒總會造成盲點,當我站在漢未央宮荒草萋萋的遺址之上,忽然對腳下的黃土和頭頂歷史的長河生發無限感慨!皞那貪h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碑斈暝⑶覐堭B浩從這里經過,作此浩嘆,七百年來被傳頌吟哦無數,卻沒有人問過:何以萬間官闕都做了土?建于四千三百年前的英格蘭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平原的巨石陣屹立如初,為什么晚兩千年的秦漢宮闕卻歸于黃土?而在大漢所開創的古絲綢之路的另一端,建造于同一時期的古羅馬遺跡萬神廟和斗獸場依然保存了當年風貌?當時并稱于世的兩大文明載體,西方的依然屹立于大地之上,而東方的早已湮滅在黃土之下,這里面有什么玄妙呢? 哪里會有什么玄妙,導致漢長安和古羅馬不同命運的原因只是造城的材質不同而已:漢長安的萬間宮闕都是黃土筑就,而古羅馬的城堡則由花崗巖和火山灰制成的混凝土建造——黃土怎么能夠經得住千百年的風吹雨打?而花崗巖幾乎是地球上*耐風化的石頭。而今,“東長安,西羅馬”的璀璨文明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風煙里,漢家天下七十五平方公里的宏偉大城成為斜陽下遠處幾株稀疏老樹和眼前幾堵殘垣斷壁的廢墟,以及腳下幾處鳳毛麟角的街衢地面,然而當我撥開覆蓋在土城墻上的蒿草酸枝,當年版筑留下的密集夯坑清晰可見,如同龍鱗殘甲,昭示著一個強大的文明捻土成城的偉大奇跡。 在秦晉高原之上,不唯獨造物主用黃土創造了崇山峻嶺和千里沃野,一個誕生于其上的強大民族還用自己的智慧魔術般地變幻出了黃土筑就的巍峨宮闕和偉大都城。漢長安城的城墻、宮殿、民居都是就地取材,用黃土筑就。黃土,黏性不強,*怕陰雨洪水,以至于亙古至今把一條大河染黃,把一個民族的膚色染黃,人們是怎樣用它筑城造屋的呢?我老家在晉南的洪洞縣,行政區劃雖然屬于山西,風土民俗上卻屬于關中文化圈,小時候常見村里的鄉親們用黃土筑墻,用的就是數千年流傳下來的版筑工藝:首先把墻基格局挖出來,鋪上磚石瓦礫,為的是防止地基下沉和被積水泡塌,然后用兩排椽子并排做成模范,有時是椽子夾著木板,把黃土填充在模范之間,要略高出椽范。接下來要用到的工具,是把一根粗大的木柱鑲嵌在一塊平底方形或者圓形的巨石里,木柱上端穿洞,插入木桿作為扶手,柱身箍有兩排鐵環,用來穿繩,這個東西就是“夯”,依靠石頭的重力來夯實版范間的黃土。小的夯可以由一個人來操作,垂直提起來砸下去,一般用于拓土坯,筑墻用的夯都相當巨大,要兩個人面對面握著扶手保持垂直和引導方向,兩邊有兩個或者四個甚至更多的人拉著穿在鐵環里的粗繩,喊著號子把夯拉起和砸下,握扶手的人負責指揮,高亢地喝起一聲:“嘿——呀!”兩邊拉繩的人回應一聲:“嗨——呀!”木夯隨聲起落,夯石砸在溫柔綿軟的黃土上,發出瓷實穩妥的一聲:“嗵!——”然后領夯人就地取材唱起大家都覺得有意思的“打夯歌”,大家一起和“哎嗨喲”,常常是看到什么唱什么,目的是詼諧幽默活躍氣氛,比如說: 大伙兒使點勁喲——哎嗨喲! 一會兒有肉吃喲——哎嗨喲! 主家打了酒啊——哎嗨喲! 叫你喝個夠哇——哎嗨喲! 圍觀的人們就“哈哈哈哈”笑得前仰后合,主家趕緊去割肉打酒了。 那樣的節奏和勞動場面,既有音樂般的享受,又有戰斗般的血脈僨張,我一個不諳世事的毛孩子,常常沉醉地站在一邊看叔叔伯伯們打夯,常常一站就是一上午,陶醉地跟著他們喊號子,莫名其妙眼里就會留下淚來,仿佛那不是一種高強度的體力勞動,而是一種亙古流傳下來的敬神儀式!
紙上陽光-當代最具實力作家散文選.李駿虎卷 作者簡介
李駿虎,1975年出生,山西洪洞人。1995年開始發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擔任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著有長篇小說《奮斗期的愛情》《公司春秋》《婚姻之癢》《母系氏家》,中短篇小說集《前面就是麥季》《此案無關風月》,隨筆集《比南方更南》,文化散文《受傷的文明》等。2010年10月憑借中篇小說《前面就是麥季》獲得第五屆魯迅文學獎,并于同年11月29日憑借長篇小說《母系氏家》再次斬獲趙樹理文學獎。新作《中國戰場之共赴國難》獲得第四屆漢語文學女評委獎敘事獎。是第四屆山西新世紀文學獎、第十二屆莊重文文學獎、第五屆魯迅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及趙樹理文學獎榮譽獎得主。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