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言實出版社雄風文叢一場寂寞憑誰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128229
- 條形碼:9787517128229 ; 978-7-5171-2822-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言實出版社雄風文叢一場寂寞憑誰訴 本書特色
溫亞軍的短篇小說獲得過第三屆魯迅文學獎。與小說的虛構不同,他的散文完全忠實于自己的人生經歷,大多取材于早年的記憶。他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西北鄉村度過,記憶中,鄉村的生活雖然艱辛,但充滿著溫暖和親情。童年的愿望簡單而質樸,他寫懷揣這個愿望及至實現愿望過程中的滿足和愉悅,敘事平實,情感真純,每每能喚起讀者共鳴。記憶的深刻性與性格乃至人格緊密相關,他的記憶之所以篩選出的多是溫情暖意,是因為艱苦的鄉村生活和淳樸的生長環境塑造了他寬厚善良的品格,《時間的年齡》《低處的時光》等都是通過一段記憶,構成一種考問,一種自省和盤點、一種向往與追求。而像《一場寂寞憑誰訴》等篇什中那些從歷史洪流中打撈的點點滴滴,那些被作者的目光深情注視、觸摸過的尋常事物,經由他的思考、探索和樸素的表達,也總能引發人們內心的波瀾和悸動。 ——中國散文學會會長、中國作家協會原黨組副書記 王巨才
中國言實出版社雄風文叢一場寂寞憑誰訴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作者的多篇散文,內容包括:作者一生經歷的回憶、作者的家庭生活、作者對其他作家及其作品的評價、作者創作的心路歷程、作者的游歷創作等。感情豐富而且細膩,內容感人且真摯,常給人以人生思考和拷問。
中國言實出版社雄風文叢一場寂寞憑誰訴 目錄
《一場寂寞憑誰訴》
**輯
時間的年齡 / 3
低處的時光 / 13
其他的交給時間 / 25
何處惹塵埃 / 35
跌落在塵埃里的故鄉 / 39
第二輯
有女溫馨 / 49
那個度日如年的初夏 / 56
稻香園西里 / 61
還好,我能承受 / 65
咖喱 / 71
悲傷是親人的專利 / 79
第三輯
寫作使我對生活有份好奇心 / 89
魯院是我寫作的分水嶺 / 93
閱讀上海 / 97
恐懼假期 / 111
小說集《莊莎的方程》后記 / 114
心中的獸 / 118
煙霧彌漫的背后 / 120
閱讀有感 / 122
第四輯
一場寂寞憑誰訴 / 133
到了日本我想你沒辦法 / 146
鄭小驢印象 / 149
第五輯
晚秋,或者就是初冬 / 155
在瞬間逗留 / 159
雪之空白 / 166
在酒泉,一路芳香 / 179
云南行吟 / 186
和平名片 / 194
五十歲說:屬羊的命(代后記)/ 197
中國言實出版社雄風文叢一場寂寞憑誰訴 節選
何處惹塵埃 我表面上很堅強,內心卻是很脆弱的。母親要回家了,送她上火車的那一刻,我流淚了。為了掩飾,背轉身打聲招呼匆匆下車離開,我肯定受不了發車前那段時間的烤灼。進入中年,已經沒那么脆弱,這么多年的來來去去,在離別的慣性中我已經越來越堅強,可是,這次母親來北京治病,待了兩個月時間,這是自我當兵后,與母親相處時間*長的一次,也是我成年后,真正親近母親的一次機會。可是,剛開始那幾天,我適應不了,母親的到來,直接打亂了我的生活規律,我的心思沒法放在自己的那些破事情上,我得顧著母親。母親剛來那幾天,江蘇的姜廣平要給我在《莽原》雜志做個訪談,雜志社發稿在即,催得非常急,我卻無法靜下心來完成,致使沒能細細琢磨,匆匆交差。那時,我心里隱隱產生一種念頭:母親給我添了麻煩,使我沒法在文字上一以貫之。這個念頭使我有種犯罪感,過后越想越強烈。 其實,我還算有良心,母親是我專門回家接到北京看病的。 在求醫治病的過程中,我發現,母親是個好運之人,不像我總是碰上不少醫德醫術都很差的醫生,弄得身心都很糟糕。這次,我的一個未曾謀面的鐵桿博友于蕾,在國家體育總局任職,是個絕對的善良之人,聽說我母親的病情,極力推薦了一位醫生——管恩福,于蕾還專門請管醫生和我吃了頓飯。我們聊得非常投機。管醫生是總裝備部第二干休所門診部的醫生,頸椎治療專家,是一位頗有修養和醫術的高人。他的新法正骨純屬獨創,在瞬間之內,可以使你的頸椎感受到輕松,在一個半月的治療過程中(我與妻子也跟著治療頸椎),管醫生不但沒收任何費用,而且從沒給過我們臉色。要知道,我可是見過不少醫生臉色的,有病時*怕去的就是醫院了。 管醫生不光醫德崇高,他還是個有慧心的大善之人,吃齋、信佛,并且對人世有著不同于哲人的理解。幾次的治療之后,管醫生認為我母親是個有佛心的人,而對我的“奮斗歷程”和“業績”總結如下:一半是我自己堅持不懈努力的結果,一半是母親行善給兒子修來的福氣。管醫生一語驚醒夢中人,聯想到母親為我的前程和寫作所做的種種祈禱,我羞愧不已。 其實,誰也沒法遠離人間煙火,都在塵世之中,我得像個正常人似的(我不正常嗎?)放下自己的那點事情,顧及家人。可是,我以前把寫作看得太重了。 接下來那段時間里,我和母親在一起閑談、生活,我意識到,給了我生命的母親,比我熱愛著的寫作重要得多。過去,我的身心大都沉浸在自己的文字夢想之中,在文學的謎宮里,艱難地尋找救贖自己的出口,而忽略了許多本應該能使自己靈魂安寧的親情,被那些亂七八糟的文字消磨得痛苦不堪,一直處于無法解脫的焦慮之中。我的焦慮大多來自寫作,總想著寫出超越自己的作品,有所創新,可這何其難啊,我經常告誡自己,只要能夠避免自己作品中的感情重復,就已難能可貴了。可我總是對自己正在寫的任何東西都不滿意,不是我對自己要求太高,而是不想制造過多的文字垃圾。 母親來后,除過帶她去看病,我還得上班,家里住房太小,離單位又遠,中午沒法回家給母親做飯,我在單位跟前借了一間單身公寓供母親住。母親不會用煤氣灶和電磁爐,教她用,她怕不慎失火,惹下大麻煩,我每天早上去單位食堂吃過早飯,再給母親帶飯回來。母親吃素,我們食堂的飯食葷味大,油多,母親也吃不慣這些口味,我中午便買些面條之類的給母親做簡單清淡點的飯食。午飯后,往往會成為我們母子交談的*佳時機,說說過去的苦難,抑或贊嘆現在的美好,要不就說些老家的左鄰右舍。一般都是我提問一些人和事,母親竭盡全力將她塵封的記憶打開,一五一十地詳盡道來,其中摻雜著她自己的情緒,大多都是寬容的,偶爾也有些激憤,過后,她又替他人開脫,就像管醫生說的那樣,母親是有佛心的人。在此期間,時不時地,我也將自己一些想不開的事講給母親,她靜靜地聽著,當然會幫著兒子發幾句感慨,但是,*多的還是開導我,她沒有大道理可講,也沒有比喻,只是普通的幾句話,看似不太沾邊,卻能使我阿Q一回。比如一直困擾我的房子問題,一次又一次人為地使我錯過機會,母親的說法是“遲早會有,等你搬新屋時,別人住的都是舊屋了”。就這樣,我本來激憤的心里,慢慢地會平靜下來。 誰說,作家只有在自己的文字中才能傾訴自己的心聲?在母親跟前,我找到了比文字更確切的表達方式,我把自己這些年寫作中的焦慮、郁悶,還有生活中的無奈,嘗試著一點一點地說給母親。我是個直性子,但這次卻有所保留,沒有把憋在心里的焦慮直接告訴母親,怕她感受到我的痛苦。要知道,在母親心目中,我一直是她的驕傲,是她*大的榮耀,我要是不如意,她肯定不好受。其實,我的痛苦大都是無形的,也是自找的,自從我當兵懂事后,向來不給父母訴說不高興的事,哪怕是精神上的,不給他們增加多余的壓力。但是,這次母親還是從我繞來繞去的話音里感受到了我的壓力,她長時間的沉默后,對我說,每個人都得信命。 我一直堅信,天地之間是有大公正的,上天不會讓一個人什么都順心,也不會讓一個人一生都倒霉的(當然也有例外)。這幾年,我總是嘗試著尋找自身的不足,把生活和寫作中的矛盾試圖化解,盡管有時難以說服自己,但還是避免了心理上時常有的不平衡。我想,這才是一個人正常的生活態度,像母親說的,我已經寫了十幾本書,夠多了,還有啥不知足的。我這個人一點都不超脫,什么事都會掛在心上,除過生活中的事外,稿債是近兩年困擾我*大的,久了,成為一種壓力。如果不寫作的時候,我總覺得自己無所事事,每天在辦公室耗費著時光,但我又不能脫離,這是我的飯碗,捧了二十多年,不能因為寫東西而扔掉,不值。盡管寫作對我來說非常重要,但我是有理智的,生活是首位的,像我這樣的人,一旦沒了生活依靠,將會手忙腳亂一塌糊涂,我從來沒對自己的生存能力抱有足夠的信心。可我對自己的寫作在絕望的同時,還是能看到一絲希望的。 說到我寫的東西,母親不識字,從來沒看過我的小說內容,我有時會把她講給我的事情或者她本人的一個側面寫進去,像中篇小說《喀什的魅惑》,還有很早以前有關苦難的片斷,都有母親的影子,但我從沒告訴過她。母親從書的外表上瞅瞅,根本不知道我寫的是什么東西,但她對我寫的東西非常看重,對其他文字也充滿了敬意。收拾屋子時,她從來不敢私自處理一些書刊報紙,甚至上面有字的碎紙片,她會問一下是否有用,或者整理放好。在北京的這段日子里,除過隔天去管醫生那里治療一次外,我上班走后,其余時間都是母親一人待在屋子里,不敢出門,她怕找不回來。母親對城市是膽怯的、惶恐的,她走在寬闊的街道上,沒有走在鄉村的窄土路上自然,她的眼神是茫然的,她的話語是拘謹的。 不久,母親想家了。她失眠、困頓,坐在屋子里發呆。她不會看書看報,只能看看電視,她的眼睛不太好使,電視不能看得太久,視力不濟。就這樣斷斷續續地看,她竟然喜歡上了《動物世界》節目,經常給我講看到的動物之間的殘酷或者美妙,她講得*多的是海里的奇妙世界。我見她對動物這么感興趣,打算帶她去動物園海洋世界看看。可是,到母親離開北京,也沒能實現這個心愿。無論有什么理由,也不能改變這個事實。當然,今后還有機會,但我現在痛恨我自己,漫長的兩個月啊,難道騰不出半天時間陪母親去趟海洋館?還有母親剛來時,我丑惡的那個念頭…… 人一生中,痛悔不已的事情很多,有時一念之差,就會痛恨終生。話說回來,人世間的事就不能細細推敲,誰不是淹沒在生活的塵埃之中?誰沒有過痛悔?誰不是好了傷疤忘了疼?誰的身上沒蒙上一層塵埃!但是,在被塵埃包裹的內心里,得掂量出孰輕孰重。 ……
中國言實出版社雄風文叢一場寂寞憑誰訴 作者簡介
溫亞軍,1967年10月出生于陜西省岐山縣, 1984年底入伍至今,曾在新疆服役16年。現為北京某部隊出版社副社長,大校軍銜。著有長篇小說《西風烈》《她們》《偽生活》等七部,出版小說集《硬雪》《桃花落》《馱水的日子》等十二部;作品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第十一屆莊重文文學獎,首屆柳青文學獎;以及《小說選刊》《中國作家》《十月》《上海文學》等刊物獎。部分作品被翻譯成英、日、俄、法等文。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作家協會理事、北京作協簽約作家。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