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微表情心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7201972
- 條形碼:9787307201972 ; 978-7-307-20197-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微表情心理 本書特色
《微表情心理》從面部微表情、肢體動作、言談、姿勢、習慣、興趣、服飾、行為和飲食共九個方面非常詳細地介紹了不同“微表情”背后的心理意義,可以引導我們輕松讀懂“微表情”。
微表情心理 內容簡介
要想做到閱人無數,“知人知面也知心”,就要掌握微表情心理學的知識,通過面部表情、肢體動作、言談舉止、身體姿勢、興趣愛好等方面的信息,輕松讀懂他人的“微表情”背后的心理意義,總結出屬于自己的識人心理秘訣。
微表情心理 目錄
1.面部表情真的會說話
2.心靈之窗——眼睛
3.永遠不會撒謊的瞳孔
4.視線會暴露人的大腦活動
5.不要忽視眉毛的微表情
6.看似不動的鼻子也會說話
7.嘴巴——豐富的內心庫
8.破譯下巴的情緒密碼
9.讀懂滿不在乎的微表情
10.教你識別微笑是真還是假
第二章 肢體照妖鏡:破譯肢體動作里的秘密
1.引人注目的頭部動作
2.喋喋不休的手部動作
3.手臂能反映真實的情緒
4.軀干小動作里的秘密
5.容易被忽略的腿腳動作
6.通過手掌動作識人心
7.巧借握手看性格
8.出賣謊言的小動作
9.教你識別安慰性動作
第三章 言談萬花筒:聽懂話里話外的心聲
1.言談會泄露真實的心理動機
2.千萬不要忽略言談方式
3.打招呼暴露一個人的性格
4.口頭禪是下意識的表現
5.說錯話背后的玄機
6.通過聲音窺探對方內心
7.語速變化與心理活動的關系
8.語氣是情緒的直接表達
9.從稱呼中看關系疏
10.看透話題背后的心理動機
11.說話時的動作不可忽略
第四章 姿勢大全集:不同姿勢不同心理
1.站姿中的心理秘密
2.坐姿里的真實性格
3.走姿是腳下的心理地圖
4.睡姿是無聲的心理語言
5.拿煙姿勢透露的信息
6.不可不留心的自拍姿勢
7.請不要忽略端杯姿勢
8.打電話姿勢暴露心理活動
9.扶眼鏡姿勢背后的性格
第五章 習慣非偶然:從小習慣窺探人心
1.筆跡的背后是心跡
2.從信手涂鴉看真實性格
3.購物習慣暴露真性情
4.通過看電視習慣識人心
5.不可不提的點餐習慣
6.手機擺放習慣折射真實心態
7.教你看懂辦公室里的擺放習慣
8.個人衛生習慣隱藏玄機
9.金錢處理習慣呈現價值觀
10.開車習慣與性格
11.喝酒習慣背后的心理
第六章 興趣照片墻:喜好背后往往是真相
1.音樂偏好與性格的關系
2.運動方式是性格的展示屏
3.探索收藏愛好的背后
4.寵物:真實的內心訴求
5.閱讀愛好彰顯人心
6.從旅游方式看真實性格
7.飲食口味背后的迥異性格
8.色彩偏好也能看透人心
9.朋友圈里的秘密心事
第七章 服飾展示臺:裝扮折射人的思想與品位
1.服飾展現人的思想和品位
2.鞋子是穿在腳上的表情
3.領帶是男人的心理名片
4.口紅是女人的個性標簽
5.通過手表看時間觀念
6.帽子蓋不住人心
7.包:隨身攜帶的心理便條
8.香水散發個人特質
9.巧用飾品識別真實心理
10.戒指:戴在手上的心理指南針
第八章 行為收錄冊:探究行為背后的真實心理
1.起床:臥室里的性格密碼
2.通過敲門看真實心理
3.脫鞋行為透露人的真實性格
4.睡前行為展示個性
5.送禮背后的心理意圖
6.刷牙動作也暗藏心理玄機
7.擠牙膏表象下的真性情
8.選座位暴露你的心理
9.教你看懂等電梯者的心理
10.打噴嚏與人的心理
第九章 飲食大轉盤:食物正在暴露你的內心
1.小心吃相暴露你的內心
2.零食能反映人的真實性情
3.飲食口味與性格差
4.水果與性格之間的關系
5.吃玉米方式暴露性格
6.酒品背后即人品
7.你喜歡怎樣吃雞蛋?
8.咖啡喝法反映行事方式
9.通過喝茶看人的心理特征
微表情心理 節選
《微表情心理》:
人人都想有個好人緣,不過在社交活動中,這并不容易做到。我們可能恰巧說了不適當的話,可能一時沒有顧及對方的感受,可能搞錯了對方的意思……在與人進行交往時,學點表情解讀術無疑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如果能看懂他人的表情,我們就知道哪些話是適當的、可以講的,哪些是不合時宜的、*好不要開口的。如果學會了察“顏”觀色,看懂了對方行為的態度和目的,那么,我們就能在*合適的時機做*有效的事情,并在社交活動中拔得頭籌。微表情心理學,就像一把心靈的鑰匙,只要我們握有它,就能夠輕松打開他人的心理之門,走上好人緣的社交之路。
那么,通過表情是否真的能知曉對方的心事呢?在美劇《別對我說謊》中,表情專家萊特曼博士就擁有這樣的“技能”,他可以通過一個人的面部表情,準確判斷出對方的內心活動,借助這一“技能”,他還幫助警察破獲了一次恐怖襲擊案件。實際上萊特曼博士所做的事情很簡單,他簡單問了嫌疑人幾個問題,雖然對方沒回答,但他還是通過嫌疑人臉上的表情準確判斷出了炸彈的安放地點,并*終阻止了嫌疑人的犯罪活動。
事實上,這種通過“微表情”識人心的技能并非是美劇中的夸張表現手法,而是有著科學、客觀的心理學依據。簡單來說,通過表情識人心完全是可行的、可信的、可靠的。
大多數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身上*能反映心理的地方就是人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人的內心世界的直接流露,是一個人內心世界變化的外在體現。不同的面部表情可以傳達出不同的情緒、不同的心理狀態,甚至想法、動機、情感傾向等內心隱私。只要我們能夠熟練地讀懂一個人的面部表情,那么深入揣摩他人的心態和意圖將成為可能。
不過,想要在瞬間通過面部表情看懂人心并不是一件簡單事。20世紀中葉,美國的一名著名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該心理學家帶領自己的助手,一起抓拍各類人的各類表情,他們的足跡遍布城市街頭、各類交際場合,所抓拍的表情也是千姿百態,有憤怒、大笑、害怕、迷惑、平靜、好奇、幸福、驚訝、悲傷、開心、恐懼等。
完成了大量表情的抓拍工作后,心理學家專門從社區里請來了一批普通觀眾,并把事先拍好的各類表情照片擺在他們面前,讓他們判斷每種表情背后所對應的心理狀態。
盡管這些表情都非常常見,但令人驚訝的是,參與這個實驗的普通觀眾能夠猜對的居然不到三成,不少人把平靜誤認為幸福,又將喜極而泣誤認為悲傷。
這個實驗說明了一個道理,要想通過表情準確看懂人心,僅僅憑借自己的直覺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學專業知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高識別表情的準確率。
……
微表情心理 作者簡介
甘源,女,貴州財經大學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學學士,貴州大學社會工作專業法學碩士,華中科技大學在讀博士。現為貴州商學院講師,美國認證協會(ACI)注冊國際企業培訓師。曾合著出版《微觀經濟學》一書。
- >
推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