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魯迅與顧頡剛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60698
- 條形碼:9787100160698 ; 978-7-100-16069-8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魯迅與顧頡剛 本書特色
紀念偉大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一百周年 (1)本書是一生致力于“五四”與現代精神闡釋的思想家王富仁先生*后一部長篇遺作。 (2)在“五四”新文化、新文學運動的千年大變局下,魯迅與顧頡剛這兩位中國現代大師級人物的比較性思考,具有卓越的典型性。 (3)現代中國知識分子心靈與使命的深入思考。 (4)紀念偉大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一百周年
魯迅與顧頡剛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歷史觀念、學術思想、榮辱觀念(面子觀念)和所謂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抄襲鹽谷溫《中國文學概論講話》事件的分析,揭示了魯迅和顧頡剛矛盾和分歧的內在文化意義,指出魯迅和顧頡剛的矛盾和分歧實際是在魯迅以“立人思想”為核心的現代文化觀念與顧頡剛在受教育過程中形成的中國現代學院精英知識分子文化觀念的差異和矛盾中形成的。 本書是厚重的,也是尖銳的,全文高瞻遠矚,思辨嚴密,博通精微,所提出的一系列新的看法,不僅對我們重估魯顧之爭,而且對我們進一步深入反思20世紀中國的學人、學術和文化,均不無啟發。這部著作與其說是王富仁教授很后的學術研究成果,不如視為他的精神遺囑或許更為恰當。
魯迅與顧頡剛 目錄
序
**篇 疑 古
“整理國故”:胡適的歷史觀
顧頡剛的古史研究
“專門家”與“博學家”
錯位的嫁接
由來有自:漢代今古學之爭
清代今古學與“五四”新文化
第二篇 對 立
章黃學派
章太炎對魯迅之影響
魯迅對章太炎之評價
魯迅的古史觀
魯、顧眼中的《史記》
對立之根由
第三篇 異 化
文化對人的異化
“《中國小說史略》抄襲說”事件
面子問題
面子觀念之根源
“五四”之后的文化觀念
魯迅與英美派學院精英之矛盾
第四篇 敬 業
魯迅與胡適
個人崇拜
現代評論派與魯迅
楊蔭榆與女師大事件
整頓學風:章士釗時期的中國教育
重看楊蔭榆事件
魯迅的“敬業”精神
第五篇 克 星
魯迅的“克星”
現代評論派的“克星”
精神戰略與精英戰略
精英的敵人
鑄劍
魯迅的“文化山”
第六篇 累 贅
精英意識
“精英意識”對顧頡剛之影響
歷史的虛無主義
“科學的方法”
顧頡剛的死胡同
顧頡剛的面子:疑古到底
再談“整理國故”
尾聲:走自己的路…………………………………………… 297
魯迅與顧頡剛 作者簡介
王富仁(1941-2017),山東高唐縣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汕頭大學文學院終身教授。20世紀80年代,王富仁教授以“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全新視角闡釋魯迅小說,這是中國魯迅研究史上里程碑式的成果,也是新時期中國文壇思想啟蒙的重要標志。此后,他又致力于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國左翼文學研究,晚年更鼎力倡導“新國學”理念,皆成就斐然,在學術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