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求真與致用之間:以嚴復、顧頡剛、傅斯年、錢穆等的論述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5121096
- 條形碼:9787215121096 ; 978-7-215-12109-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求真與致用之間:以嚴復、顧頡剛、傅斯年、錢穆等的論述為例 內容簡介
對于治史者而言,歷史研究的目的何在?這是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命題,也是古今中外皆有所困惑甚至糾結的命題。作為歷史學家,認可史學本質應為求真,恐怕是多數人的共識。然于史學求真與致用的關系該如何處理,則歧見紛呈。一般來說,既然求真為根本,那么致用功能應是附著于上,而非刻意為之,否則就背離了史學本性。但在現實當中,史家有祖國,是現代民族國家之一分子,有此身份,欲求求真與致用之兩全,卻可能一再遭逢兩難!肚笳媾c致用之間:以嚴復、顧頡剛、傅斯年、錢穆等的論述為例/“通古察今”系列叢書》所收的幾篇小文即是基于上述思考,以嚴復、顧頡剛、傅斯年、錢穆等人的學術貢獻為核心,就史學的求真與致用問題展開研討,希冀由此引發更多更深入的思考和討論。
求真與致用之間:以嚴復、顧頡剛、傅斯年、錢穆等的論述為例 目錄
前言
嚴復論中西學術
——以其前期著譯為核心
求真與致用的兩全和兩難
——以顧頡剛、傅斯年等民國史家的選擇為例
從《劉向歆父子年譜》看錢穆的史學理念
參考文獻
嚴復論中西學術
——以其前期著譯為核心
求真與致用的兩全和兩難
——以顧頡剛、傅斯年等民國史家的選擇為例
從《劉向歆父子年譜》看錢穆的史學理念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