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東歐戲劇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87075
- 條形碼:9787550287075 ; 978-7-5502-8707-5
- 裝幀:6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東歐戲劇史 本書特色
★32開平裝,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
★本書作者多有東歐諸國留學經驗,精通當地語言,撰寫時亦曾赴相關國家考察調研,文獻來自各國的*威資料
★薈萃東歐劇變前波蘭、捷克和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戲劇發展的歷史
★既關注戲劇文學,又關注劇場藝術,廣涉各國劇本創作、諸多主創人員、戲劇活動等內容
★此次修訂再版,特邀部分作者做了內容上的增訂,殊為不易,值得珍藏
★附贈導讀指南,讓讀者更加了解東歐戲劇的發展
友情提示:本書為特價庫存書,函套有不同程度的污漬、磨損,介意的讀者慎拍
《東歐戲劇史》是我國*部專門評介東歐各國戲劇發展的著作,是全面系統了解東歐劇變前諸國戲劇文化的珍貴資料,也是間接了解東歐民族傳統、社會生活的重要參照。東歐,既是個地理概念,在“冷戰”時期,又是個社會政治概念。在本書撰寫的1987年,書中所寫的波蘭、捷克和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皆屬于社會主義國家,各國戲劇在世界戲劇史上也都有著可圈可點的成績,還出現了格羅托夫斯基、博達沃斯等戲劇名家。如今,東歐劇變已過多年,南斯拉夫已不復存在,捷克和斯洛伐克也由合而分,因而,書中所記錄的特定歷史時期的戲劇風貌愈加有其十分珍貴的史料價值。
東歐戲劇史 內容簡介
這是我國**部專門評介東歐各國戲劇發展的著作, 是全面系統了解東歐劇變前諸國戲劇文化的珍貴資料, 也是間接了解東歐民族傳統、社會生活的重要參照。全書分波蘭、捷克和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七卷。
東歐戲劇史 目錄
東歐戲劇史 節選
東歐戲劇史 作者簡介
楊敏(匈牙利卷)
1933年生于山東省。1954年畢業于哈爾濱外國語學院俄語專業。1955—1960年,在中國戲劇家協會任編輯、翻譯。1961—1974年,在沈陽農學院任外語教師。1975—1979年,在中國人民大學任教師。1980年至今,在中國藝術研究院任副研究員、研究員。譯著有《論導演藝術》。翻譯的多幕話劇劇本有《漁人之家》《金馬車》《我的朋友》《我的愛,厄勒克特拉》《多特一家》等。其中,《漁人之家》曾被空政文工團、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上海戲劇學院等國內數十家院團搬上舞臺。曾參與《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卷》的撰稿和編輯事宜,擔任“俄、蘇、東歐”分支副主編,主要負責“東歐戲劇”部分的編輯工作。此外,多年來發表論文、譯文、評論等文章數百篇,散見于國內各種學術報刊之中。
林洪亮(波蘭卷)
研究員。1935年9月生于江西南康。波蘭華沙大學波蘭語文系碩士。曾先后就任于中國科學院文學所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所,擔任外國文學所東歐文學研究室主任、歐美同學會理事和東歐分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終身享受者。1984年獲波蘭政府頒發的“波蘭文化功勛獎章”, 1994年獲波蘭頒發的“心連心獎章”,2000年獲波蘭總統頒發的 “十字騎士勛章”,2010年獲波蘭政府頒發的“‘榮譽藝術’銀質文化勛章”。2007年獲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授予的“資深翻譯家”稱號。1955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密茨凱維奇》《顯克維奇》《肖邦傳》《波蘭戲劇簡史》。主編和撰稿的集體著作有《東歐文學史》《東歐當代文學史》。譯著有《你往何處去》(已出七版)、《十字軍騎士》(已出四版)、《火與劍》、《顯克維奇中短篇小說選》、《密茨凱維奇詩選》、《塔杜施先生》(合譯)、《先人祭》(合譯)、《呼喚雪人》、《一見鐘情》、《肖邦通信集》、《第三個女人》、《燈塔看守》、《哈尼婭》、《人民近衛軍》、《著魔》、《中非歷險記》等。還編選有多種東歐文學作品選集。
蔣承俊(1933—2007,捷克和斯洛伐克卷)研究員。重慶市人。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2—1954年在中國人民志愿軍某兵團司令部任文化教員。1954—1955年在北京大學俄語系波捷班學習, 1955—1961年在布拉格查理大學捷克語文系學習,1961年9月分配到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蘇聯東歐文學組工作,后轉入外國文學所東歐文學室,1993年退休。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7年獲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授予的“資深翻譯家”稱號。著有《捷克文學史》、《東歐文學史》(合著)、《東歐文學簡史》(合著)、《東歐當代文學史》(合著)、《20世紀中歐東南歐文學史》(合著)、《哈謝克和好兵帥克》,曾參加北京大學主編的《20世紀歐美文學史》的撰稿工作。譯著有《絞刑架下的報告》、《小城故事》、《*機噐人》(合譯)、《五月》、《野姑娘芭拉》、《塵寰中的故我》和長篇小說《好兵帥克的遭遇》。編選有《世界散文隨筆精品文庫》(東歐卷)、《藍襪子叢書》(東歐卷)等。
鄭恩波(南斯拉夫卷)
中國藝術研究院原當代文藝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曾任院高級職稱評委會副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國作家協會、中國譯協會員、阿爾巴尼亞作家與藝術家協會的外籍會員、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理事、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顧問、劉紹棠鄉土文學研究會會長。1964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俄語系,受國家公派,先后留學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5年。次留阿歸國后,經周恩來總理提議和批準,調《人民日報》國際部任翻譯、記者10年,期間以“紅山鷹”為筆名發表的一大批“阿爾巴尼亞通訊”,在中、阿兩國頗有影響,是我國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名記者。后長期從事中外文學研究工作,有各類作品750余萬字。著有《阿爾巴尼亞文學史》、《南斯拉夫戲劇史》、《中國文學》(與女兒鄭秋蕾合著)、《劉紹棠全傳》、《新時期文藝主潮論》(主編并參加撰寫)、《恭王府文評》;譯著有《亡軍的將領》《居遼同志興衰記》《母親阿爾巴尼亞》等12部;主要文學創作有《來自南斯拉夫的報告》《我與阿爾巴尼亞的情緣》;綜合性文選:鄭恩波50年詩文珍藏本《春華秋實》等。
馮志臣(羅馬尼亞卷)
1937年生于吉林省敦化縣,1956—1961年在北京外國語學院學習羅馬尼亞語,畢業后留校任教。1961—1965年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語言文學系就讀,獲語文學博士學位。回國后繼續在北外任教,側重研究羅馬尼亞語言和文學。執教期間,曾任羅馬尼亞語教研室主任、東歐語系系主任、《東歐》季刊主編、碩士研究生與博士研究生導師。曾獲中國翻譯協會頒發的資深翻譯家榮譽證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著有《羅馬尼亞文學》、《東歐當代文學史》(羅馬尼亞篇)、《漢羅詞典》(主編)、《羅漢詞典》(主編)、《羅馬尼亞語通論》。譯著有《考什布克詩選》、《卡拉迦列諷刺文集》(合譯,外研社, 1982年)、《吉德里兄弟》(合譯)、《羅馬尼亞戲劇選》(合譯)、《埃米內斯庫詩文選》。翻譯的羅馬尼亞劇本《公正輿論》曾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和武漢話劇團分別公演。
陳九瑛(保加利亞卷)
1934年生于湖南常德,保加利亞索非亞大學保加利亞語言文學系畢業,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曾獲保加利亞政府“基里爾·麥托迪”文化獎。著有《保加利亞愛國詩歌研究》 ;合著作品有《東歐文學史》《 東歐當代文學史》《 中歐東南歐文學史》《歐洲文學史》;譯著有長篇小說《軛下》(合譯)、《夜馳白馬》(合譯)、《星星在我們頂空》 ,中篇小說《兩個朋友》(合譯)、《靈魂的枷鎖》,戲劇劇本《警報》《 求職夢》,以及《保加利亞民間故事選》《 世界著名機智人物大觀》(合譯)、《世界短篇小說精品文庫》(合編)。
夏鎮(1934—2015,阿爾巴尼亞卷)
江蘇省建湖縣人。1955年考入北京俄語學院(北外前身),1959年畢業留校。1962年邊工作邊學習阿爾巴尼亞語,后多年從事俄語、阿爾巴尼亞語教學工作,曾任阿爾巴尼亞語教研室主任(教研組長)、校統戰部長,副教授。1985—1987年赴南斯拉夫普里什蒂納大學進修,期間應邀出席南斯拉夫民俗學代表大會。曾任《東歐》雜志編委、海淀區海外聯誼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沃土畊耘五十年》雜志顧問等職。2014年獲中國非通用語教學研究會終身成就獎。曾翻譯阿爾巴尼亞作家法特米爾·吉亞泰的小說《豆蔻年華》,主編多部阿爾巴尼亞語教材,參與編寫《外國抒情詩賞析詞典》,校對《中學生古漢語詞典》,譯釋《小學古詩詞背誦》等,并發表《阿爾巴尼亞詩歌嬗變》等多篇論文及文學評論。近年還出版了《夏鎮詩選》《長歌短吟》和《愛的永恒——夏鎮遺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