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隨園食單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91367
- 條形碼:9787508691367 ; 978-7-5086-9136-7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隨園食單 本書特色
這是展現中國美學生活的傳世經典,暢銷226年的文學奇跡之書,更是中華美食文化的真正精髓。《隨園食單》完美展現了中國人飲食文化的精致和源遠流長,每一頁,都包含著食物的本質和人的美好生活方式。問世兩百余年,至今暢銷不衰。翻開本書,跟隨袁枚的腳步,穿過隨園的幽暗樹林,趕赴一場不散的筵席。
隨園食單 內容簡介
這是展現中國美學生活的傳世經典,暢銷226年的文學奇跡之書,更是中華美食文化的真正精髓。《隨園食單》完美展現了中國人飲食文化的精致和源遠流長,每一頁,都包含著食物的本質和人的美好生活方式。問世兩百余年,至今暢銷不衰。翻開本書,跟隨袁枚的腳步,穿過隨園的幽暗樹林,趕赴一場不散的筵席。
隨園食單 目錄
原序 007
須知單 011
戒單 025
海鮮單 035
江鮮單 041
特牲單 047
雜牲單 067
羽族單 073
水族有鱗單 089
水族無鱗單 097
雜素菜單 109
小菜單 127
點心單 141
飯粥單 163
茶酒單 169
原文 179
附錄
手繪圖——袁枚的朋友圈
隨園食單 相關資料
◆我用了一周時間認真讀完,感覺翻譯的文字干凈流暢。在這里我必須感謝張萬新,如果沒有他,我可能至今還沒有勇氣通讀全文。——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其文字雅潔生動,個人讀之不僅饞涎欲滴,而且逸興遄飛。——梁實秋(中國著名散文家、文學批評家、翻譯家)◆中國談飲食的書寫,得較好的,我以為還得數《隨園食單》——汪曾祺(中國著名作家、散文家、戲劇家)◆袁枚是我極敬重的一個作家、詩人和美食家,我認為是中國古代極具美食精神的人。——二毛(《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顧問)◆《隨園食單》文字簡單清爽,人人都可照著去做,有趣的是,作者還將某菜做法,出自何人何家都寫了出來。此書實為一本美食家與吃貨的必讀之書。——蘇童(中國著名作家)
隨園食單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袁枚(1716-1798)
清代文學大師。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隨園主人、隨園老人。
生于杭州,少有才名,年未弱冠,經史通明,二十三歲科舉高中。
從政后為官十年,勤政廉潔,卻始終不得高升。三十三歲時辭官隱居,于南京購置隋氏廢園,改名“隨園”,此后教授學生,交朋結友,放情聲色,種竹澆花,八十歲時仍游山玩水。
一生著作如山,名震文壇。《隨園食單》為其晚年代表作品,是展現中國美學生活的傳世經典。問世至今,流傳海內,成為暢銷226年的文學奇跡之書。
八十二歲時去世,葬于南京百步坡,世稱“隨園先生”。
其它作品:《小倉山房詩文集》《隨園詩話》《隨園隨筆》《子不語》等。作者簡介袁枚(1716-1798)清代文學大師。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隨園主人、隨園老人。生于杭州,少有才名,年未弱冠,經史通明,二十三歲科舉高中。從政后為官十年,勤政廉潔,卻始終不得高升。三十三歲時辭官隱居,于南京購置隋氏廢園,改名“隨園”,此后教授學生,交朋結友,放情聲色,種竹澆花,八十歲時仍游山玩水。一生著作如山,名震文壇。《隨園食單》為其晚年代表作品,是展現中國美學生活的傳世經典。問世至今,流傳海內,成為暢銷226年的文學奇跡之書。八十二歲時去世,葬于南京百步坡,世稱“隨園先生”。其它作品:《小倉山房詩文集》《隨園詩話》《隨園隨筆》《子不語》等。
譯者簡介張萬新知名詩人,小說家,重慶酉陽人。與莫言、余華、賈平凹同時入選“中國作家實力榜”。2016 年出版小說集《馬口魚的誘惑》,涉筆成趣,一紙風行。2017 年簽約作家榜,傾心譯注《隨園食單》《聊齋志異》。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