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漫畫數學 典藏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802023
- 條形碼:9787514802023 ; 978-7-5148-0202-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漫畫數學 典藏版 本書特色
張景中院士是我國著名數學家、計算機專家,曾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他的不講數學理論只講數學思想,用日常生活中的淺顯事例,向青少年普及數學的創作手法,是我國數學科普創作的一大飛躍。他的數學科普作品,不同于一般的科普讀物,它不是簡單的材料收集和整理,而是一個站在科學前沿的學者的真知灼見。 《漫話數學(典藏版院士數學講座專輯)》(作者張景中、任宏碩)是由張景中先生撰寫的數學科普讀物,全書包括22章內容。
漫畫數學 典藏版 內容簡介
《漫話數學(典藏版院士數學講座專輯)》(作者張景中、任宏碩)是“中國科普名家名作”系列之一。
《漫話數學(典藏版院士數學講座專輯)》是我國著名數學家、計算機專家張景中院士創作的科普讀物,包括從計算機說起;對數、算尺與算圖;關系、映射與等價;數學推理的常用方法等二十二章內容。
漫畫數學 典藏版 目錄
第二章 數是什么
第三章 運算的規律
第四章 怎樣才能算得快
第五章 對數、算尺與算圖
第六章 恒等式與方程
第七章 不等式與近似計算
第八章 幾個重要的數
第九章 不定方程與同余式
第十章 集合的概念與運算
第十一章 關系、映射與等價
第十二章 無窮集的奧秘
第十三章 邏輯與推理
第十四章 變量與函數
第十五章 極限與連續性
第十六章 微分及其應用
第十七章 積分及其應用
第十八章 直尺和圓規
第十九章 數學推理的常用方法
第二十章 形形色色的悖論
第二十一章 概率與統計
第二十二章 密碼學
漫畫數學 典藏版 節選
依此進行下去,計算機畫完一個點,它自己就會判斷下一個點應該畫在哪里,無須人在一旁絮絮叨叨說個沒完。
細心的同學一定還會問兩個問題:**,計算機會算這些算式嗎?第二,囑咐計算機的話它能聽得懂嗎?這個問題說來話長,我們不打算在此細細討論,只是粗略地告訴大家。**個問題,我們從日常見到的掌上計算器里已經看到,計算機做加減乘除可是個行家,你不必為它擔心。第二個問題,計算機可以聽懂一百多個機器語匯,只需你把囑咐的話盡可能數學化之后,它就能聽懂了。關鍵的問題是你得有相當的數學水平。如果連你自己都不知道如何運用勾股定理,更無法叫機器去畫圓了——還是那句老話:馬跑得再快也沒有人的本事大。
古代一位國王,在一次慶典大會上觀看賽馬時宣布:誰的馬跑得快將獎給10兩黃金。當兩名賽手甲和乙出場之后,甲暗暗地想:自己的馬比乙的馬跑得快,準能獲勝。這次是國王親自牽來了他們的馬。比賽的炮聲響過之后,正當大家期望著奔騰飛越的場面出現的時候,卻發現乙根本沒有勒緊韁繩讓馬跑。原來國王把他們的馬牽錯了,甲騎的是乙的馬,而乙騎的是甲的馬,*后是甲先到目的地,但是黃金卻獎給了乙的馬。這場比賽,*終還是以智取勝,不以快取勝。
雖然“快”是一個很得意的工具,但是*使人著急的卻是如何利用這個“快”,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使法,運用得當才可取勝。大自然本身就像一個大迷宮,它的通道和岔口有無限多個,要指望計算機這個大笨蛋走遍所有的路徑就會讓人大失所望。譬如天氣預報,破譯密碼……人們總嫌計算機干得太慢,甚至三維動畫我們都覺得現在的計算機還不能完全勝任。科學家正從兩個方面著想,一方面繼續提高計算機的速度,另一方面研究和探討更好的算法。前者給人類提供的便利是相對的,而后者給人類提供的便利是永恒的!真正駕馭計算機的還是數學。
數學的野心上面我們說到,要真正駕馭計算機得具備相當的數學水平。可是學數學并不單單是為了開發計算機。在計算機誕生之前,數學在科學事業上的貢獻早就已經為人類所嘆服。正因為此,作為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的高斯才說“數學是科學的皇后”。
1781年以前,人類只知道6顆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后來天文學家對這些行星與太陽的距離,經過一些數學變換之后作排隊時發現:在火星和木星之間存在一個跳擋,預測應該還有中間的行星。經過20年的尋找,終于找到了**顆小行星——谷神星。到現在,人類已經從這個跳擋中找到了2000多顆小行星。
1886年德國化學家溫克勒爾找到了一種新的化學元素——鍺,他用實驗測出鍺的原子量、比重和其他一些屬性。而在15年以前,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在他的化學元素周期表上,早已經對這個尚未出世的新元素準確地計算出它的有關數據。從此人們有目的地把一大群在周期表上露了面卻又不被人類所知曉的元素發掘出來。
1864年物理學家麥克斯韋發表了電磁場理論,麥克斯韋的理論實際上就是一組數學方程式,用麥克斯韋方程組可以推斷出“光也是一種電磁波”。
當時的物理學家很少有人能認同他的學說,在晚年聽他講課的只有2名研究生。20多年之后,也就是在麥克斯韋去世10年后,赫茲才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1905年和1915年愛因斯坦相繼發表了他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從他的一堆數學公式中可以算出,光線經過太陽旁邊射到地球時,光線將因太陽的引力作用而偏離原直線軌道1.75秒。從1919年開始,科學家就不斷地利用日食機會實地觀測,所測到的平均值是1.89秒,到1964年,才有科學家用雷達實驗的方法作出*精確的測量。而愛因斯坦預先算出的數據和實測的數據以小數點之后3位數的精確度相吻合。足足花了50年的實驗時光,才證實紙上算出來的結果。
這許多重大的科學成就,似乎都像是用數學公式算出來的。從發展的趨勢來看,數學在各門學科當中的作用是越來越厲害。
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語言。有了語言,作為社會中的人,人與人之間就可以互相進行交流了。人,除了作為社會中的人之外,同時又是自然中的人。能不能在人和自然之間也建立一種交流呢?遠在古代,很早就有人注意到這件事。我國戰國時代的莊子和他的朋友惠施在濠水橋上觀魚,莊子看著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說:它們游得真快活呀!他的朋友惠施說:你不是魚怎么知道它們是快活的?莊子回答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魚呢!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人是否可以與魚交流感情?計算機首先做到了人和機器能夠面對面地進行對話。科學家受此啟發,展開了一個更宏大的目標:人要和物質世界進行對話。現代科學家已經證明人和動物是可以溝通的。對牛彈琴,牛也能體會。甚至人和植物也是可以溝通的。如在溫室里種養木耳,如果定期在溫室里制造雷鳴電閃的效果,木耳的生長就會有大幅度的增長。這些出嫁在異地的植物,它們還是特別喜歡聽到娘家人的鄉音。
近年來,生物學家所搞的生物工程,就是要通過破譯遺傳密碼,達到與未來生命之間的對話。
日本一位科學家還把圓周率“π”中的數字編成音符,通過電臺的電波發射到太空中去,看看有沒有太空人的回應。同樣地,人類一旦從太空中收到類似的電波,也會欣喜若狂的。雖然電波不能告訴我們太空人一定存在,至少我們肯定太空存在著一種超越我們現有理解水平之上的“靈”性物質。
各學科都在設計本學科內的數學模型,其目的就是要用數學作為語言與自己的研究對象進行對話。
喜歡數學的同學聽了上一節一定感到很興奮,但是不喜歡數學的小朋友聽了反而覺得累得慌。也許會有人說:我長大了,不想當數學家,要當一個畫家。其實20多年前,世界數學家大會主席賽爾就說過,世界上真正需要的數學家有100個就夠了。看來他也贊同大家不要去當數學家。但是每個人必須學數學,懂數學,即使你當畫家也需要懂數學。
漫畫數學 典藏版 作者簡介
張景中,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多年從事幾何算法和定理機器證明研究,其成果曾獲國家發明二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熱心數學教育,提出教育數學的思想,并從事中學教學改革和微積分教學改革的研究。 熱愛科普事業,其所著《教育數學叢書》曾獲中國圖書獎,《數學家的眼光》等科普作品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第六屆國家圖書獎、“五個一”工程獎、全國科普創作一等獎。所主編的《好玩的數學》叢書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