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味生活·茶道(32開平裝)
-
>
炊煙食客
-
>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
-
>
面包與黃油的故事 歷史·文化與食譜
-
>
蔬食記憶
-
>
茶知識108問:今天您喝茶了嗎
-
>
銀勺子(漫畫版)(軟精裝)
青島出版社追味兒:跟著大廚游貴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269762
- 條形碼:9787555269762 ; 978-7-5552-697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青島出版社追味兒:跟著大廚游貴州 本書特色
吃遍大貴州,探索民間味。《追味兒——跟著大廚游貴州》讓您同作者一道去知味黔菜、尋味貴州。 ——《四川烹飪》雜志副總編輯 田道華 吳茂釗先生的《追味兒》是一部美食與文化旅游結合的書,她彰顯著貴州的原生態民族民俗文化,讓黔菜文化與貴州生態旅游一起騰飛,推進貴州綠色農產品風行天下。 ——著名美食作家 方八另(巴陵) 美食是旅游途中神來之筆,一本書導吃貴州,追味兒、尋味兒、嘗味兒、求味兒,美不勝收,美哉!妙哉!爽哉! ——《美食導報》編輯 馬德勝
青島出版社追味兒:跟著大廚游貴州 內容簡介
本書集菜譜、美食文化、隨筆散文為一體,從旅途隨筆、飲食漫談、黔辣到底、廚事趣聞和書序書評五個方面將作者從廚20年來對貴州飲食“味道”的獨到理解娓娓道來,是食客們了解黔菜文化不可或缺的讀本。文字通俗易懂、輕松愉悅、秘聞頗多,省去了猜讀推敲的書生文氣,又不失文雅風趣的大家風范。
青島出版社追味兒:跟著大廚游貴州 目錄
青島出版社追味兒:跟著大廚游貴州 節選
憶起兒時糟辣子 糟辣子,又稱糟辣椒,細化品種和食用方法均不計其數,是貴州特色辣椒調味品中*為顯著的一種,食用地區以貴州為主,也包括臨近的渝、川、滇、湘、桂等省區。近年來流行的湖南剁椒、苗族布依族辣酸,均是糟辣子的衍生品種。 有人說,糟辣椒如同川菜中泡椒、泡姜、泡蒜的綜合體。的確,在貴州,烹制魚香肉絲和魚香味系列美饌,均是加入糟辣椒制作而成,而且大大簡化了川菜經典味型之一的魚香味的調制。我在黔渝川滇學廚從藝、走訪民間和餐廳后,不由得憶起兒時的糟辣子來。 孩提時代,居于深山,整天游玩在草垛、田坎和山坡,與牛羊為伴,爬樹采野果,下河摸螃蟹……肚子咕嚕叫時才回家,要么爬上灶臺,挑一碗米飯,灌進砂罐里熬煮好的老茶湯,配上白糖,囫圇吞下一碗茶泡飯;要么就著苞谷飯,舀上一木勺糟辣子拌勻,大口填飽肚子。然后再跑出去掏鳥窩、摘別家未熟的水果等小孩子經常做的事。 那時的孩子也常跟著大人們忙碌,在自家的地里耕耘,一季緊跟一季翻種。比如辣椒,在采摘了一至二次鮮紅辣椒后,將 辣椒連根拔起,捆成把背回家,掛在房檐下,夜晚或者下雨天時,摘下肉質厚實、個小的鮮辣椒,分開青紅、去蒂,再到地里挖些新鮮子姜,取些屋里刻意留下的大蒜瓣,分別洗干凈,晾干水分,按照手感或者是曾經見別人制作的大概比例混合,放入木盆,用專用長把砍刀反復砍剁成粗細不均勻的米粒大小,放鹽、火酒(自釀白酒)或者甜酒汁(經反復的試驗,按照辣椒、子姜、鹽、蒜瓣、白酒的重量比為50 ∶5∶4∶2∶1 *為合適),裝入土壇中,加蓋,注入壇沿水,密封。大概半個月后就可以作為炒菜用的調料了;一個月后,可以用于涼拌菜肴;但要用于拌飯,起碼得等上三個月,*好是一年以上。這時的糟辣子,完全沒有了鮮辣椒的生辣味。紅辣椒制作的糟辣子色澤鮮紅,青辣椒制作的糟辣子醬青鮮艷,香濃辣輕,具有微辣微酸而又香、鮮、嫩、脆、咸等味道鮮明而又相互融匯的風味特色。 那時,制作糟辣子這樣的調料,多數是奶奶領頭,媽媽參與,主要是為了教會下一代人制作工藝。富裕一點的家庭,或者是人數多的家庭,除了用這種被稱作是“罷腳”的新鮮辣椒制作糟辣子外,還有將辣椒、子姜、大蒜瓣切成絲或塊,用同樣方法制作成糟辣椒絲、糟辣椒塊,分壇裝后,制作不同的菜肴,或以此為腌料,再次腌泡蒜薹、洋姜等小菜。還有的做法是在砍剁辣椒時,不加姜蒜,剁好后略調鹽、甜酒汁,再拌入用大米和糯米混合炒香、用石磨磨成粗粉的米粉子,裝入無沿土壇中,壇口塞入干稻草或新鮮核桃樹葉,反扣在注有水的土缽內,大概兩個月就可以取出蒸食,蒸熟后再炒制的被稱作為鲊辣子,鲊辣子是一款風味菜肴,而不像糟辣子既可直接食用,又是一種調味品。 糟辣子在貴州可謂人人喜愛,老少皆宜,在黔菜調味中是必不可少的,是烹制魚香肉絲等魚香系列菜、糟辣脆皮魚等糟辣系列菜、貴州回鍋肉、怪嚕飯等家常風味菜時之必需。還可用糟辣椒當作基料制作腌菜、泡菜、涼拌菜,制作這些菜肴時,其他調料不宜復雜,盡量保持糟辣子固有的腌泡后產生的酸鮮味和作為菜肴底味的香味,同時盡量保持其脆嫩的口感,還可以不加任何輔料,成為獨立的糟辣子蘸水,真可謂是拌飯的好佐料、好玩意。行文到此,仿佛又回到了拌食糟辣子苞谷飯的情景,期待著能再次吃到那樣的美味。
青島出版社追味兒:跟著大廚游貴州 作者簡介
吳茂釗,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今四川旅游學院)烹飪大專、西南大學中文本科,貴州大學農業推廣碩士,高校烹飪教師,評委,中式烹調高級技師,中國烹飪大師,中國餐飲文化大師,中國食文化研究會專家委員,黔菜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飯店協會農家樂委員會專家委員,貴州中國黔菜研究院副院長,四川旅游學院貴州校友會會長。擔任《味道中國》系列叢書、《中國黔菜大典》系列叢書總主編,出版有《美食貴州》《黔菜觀察》《黔菜味道》《貴州風味家常菜》《貴州江湖菜》《貴州農家樂菜譜》等圖書,常年閑時奔走在貴州民族民間和全國大中城市,涉獵貴州美食,感悟黔菜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