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海德格爾文集荷爾德林的頌歌日耳曼尼亞與萊茵河/海德格爾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59173
- 條形碼:9787100159173 ; 978-7-100-15917-3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德格爾文集荷爾德林的頌歌日耳曼尼亞與萊茵河/海德格爾文集 本書特色
海德格爾全集第39卷《荷爾德林的頌歌與》,系海德格爾1934/35年冬季學期弗萊堡講課稿。 海德格爾一向推崇詩歌,認為思想和詩歌是技術時代兩種通達本真生活的基本方式。思想與詩歌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切近語言的本質。在對詩歌作品的解讀中,荷爾德林毫無疑問占據著海德格爾思想的中心。在海德格爾看來,荷爾德林是西方思想另一開端中的先行者。當下時代必須首先學會傾聽荷爾德林的詩才有可能展開一個新的未來。 海德格爾一生開設過三次解讀荷爾德林的課程,本卷作品是*次解讀。同時,本卷也是海德格爾納粹校長事件后*次轉向詩歌作品。本卷和同時期的《形而上學導論》、《哲學論稿》、《藝術作品的本源》(都已有中譯本,前兩種由商務出版)具有緊密關聯。對于理解海德格爾在政治失敗后的思想變化,本卷具有重要意義。 在本次講授課中,海德格爾分別討論了詩歌與語言,基本情緒,詩人作為半神,作為存在之核心機制的爭執等問題,并且*次以系列的方式解讀了赫拉克利特殘篇。
海德格爾文集荷爾德林的頌歌日耳曼尼亞與萊茵河/海德格爾文集 內容簡介
海德格爾全集第39卷《荷爾德林的頌歌<日耳曼尼亞>與<萊茵河>》,系海德格爾1934/35年冬季學期弗萊堡講課稿。 海德格爾一向推崇詩歌,認為思想和詩歌是技術時代兩種通達本真生活的基本方式。思想與詩歌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切近語言的本質。在對詩歌作品的解讀中,荷爾德林毫無疑問占據著海德格爾思想的中心。在海德格爾看來,荷爾德林是西方思想另一開端中的先行者。當下時代必須首先學會傾聽荷爾德林的詩才有可能展開一個新的未來。 海德格爾一生開設過三次解讀荷爾德林的課程,本卷作品是靠前次解讀。同時,本卷也是海德格爾納粹校長事件后靠前次轉向詩歌作品。本卷和同時期的《形而上學導論》、《哲學論稿》、《藝術作品的本源》(都已有中譯本,前兩種由商務出版)具有緊密關聯。對于理解海德格爾在政治失敗后的思想變化,本卷具有重要意義。 在本次講授課中,海德格爾分別討論了詩歌與語言,基本情緒,詩人作為半神,作為存在之核心機制的爭執等問題,并且靠前次以系列的方式解讀了赫拉克利特殘篇。
海德格爾文集荷爾德林的頌歌日耳曼尼亞與萊茵河/海德格爾文集 目錄
海德格爾文集荷爾德林的頌歌日耳曼尼亞與萊茵河/海德格爾文集 作者簡介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國著名哲學家,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譯者簡介:張振華,1982年9月生,上海南匯人。2005年畢業于復旦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12年畢業于同濟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2009年至2011年訪學于德國弗萊堡大學。 譯著: [德]特拉夫尼著,《海德格爾導論》(第一譯者),同濟大學出版社,2012年。 發表論文: 1,“從古典希臘哲學到早期希臘思想——再論海德格爾思想的轉向”,載于《現代哲學》,2012年第1期。 2,“試論黑格爾《安提戈涅》解釋”,載于《同濟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同時收于《德意志思想評論》第5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1年。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