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青鳥(1911年)(精)/諾貝爾文學獎大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204620
- 條形碼:9787568204620 ; 978-7-5682-046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青鳥(1911年)(精)/諾貝爾文學獎大系 本書特色
1.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梅特林克的傳世經典佳作,其影響力堪與《小王子》比肩。 2. 2000年被法國媒體評為“影響法國的五十本書”之一, 3. 喚醒人類靈魂的哲理童話,追求幸福與光明的隱喻詩劇。
青鳥(1911年)(精)/諾貝爾文學獎大系 內容簡介
這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梅特林克的代表作《青鳥》和《花的智慧》的合集,《青鳥》是一部卓絕的抒情童話喜劇,劇中除了所出現的人物外,還有許多鬼神和象征意義的形象。梅特林克通過劇中人尋找青鳥的歷程和結果,強調了主觀、理想和玄學思辨:世界上的幸福很多,超過了你所能設想的,然而,大部分人卻視而不見。我們應當到一切奇境中去尋求,一切不幸,一切災禍,一切恐怖,一切浩劫,都不會使我們畏懼,我們當勇往直前,去揭示“使生命遭受災難的一切奧秘”。《花的智慧》是一本讓你讀懂花兒的語言,悟透花草智慧的杰作。在梅特林克行云流水的筆下,一個美麗的花卉世界,以令人匪夷所思的面目呈現在讀者面前。原來那些看起來纖弱、嬌柔的花兒,都很頑強、睿智、充滿活力,都擁有讓人類難以企及的生存智慧。全書融植物之美、科學觀察之細和文學描寫之精于一體,字里行間還滲透著對人性和社會的反思。
青鳥(1911年)(精)/諾貝爾文學獎大系 目錄
致答辭
青鳥 1
花的智慧 131
梅特林克及其作品 183
梅特林克獲獎經過 195
梅特林克作品年表 199
青鳥(1911年)(精)/諾貝爾文學獎大系 節選
頒獎辭 瑞典學院常任秘書 C·D·威爾遜 本年度,文學界的泰斗們向我們推薦了一批諾貝爾文學獎的有力角逐者。因為這些人中有許多都非常杰出并與眾不同,所以要從中分出優劣實屬難事。經過評委會多次探討和嚴肅認真的評選,瑞典學院*終決定將此榮譽頒發給梅特林克。這是由于梅特林克的作品別具特色的新穎性與獨創性,更與以前的文學形式有著較大的區別。從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理想主義的特點,它深入人心并將我們往神圣的至高無上的境界引導。這位尚不及50歲的作家才能卓越,他因自己獨特的氣質和風格以及神奇的創作才能,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他用豐富的想象力,將社會道德倫理細致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讓人不禁聯想起索福克勒斯①的話,“人有時候不過如影子般無關緊要”,以及卡爾德隆的《人生如夢》。 梅特林克十分巧妙地將人的潛意識挖掘出來,并將人類內心深處的靈魂喚醒,但是他從來不矯揉造作,也不刻意追求新穎。他總是用他強烈的信心和充滿古典氣息的高雅特質來表現他的文學世界。雖然他戲劇作品中的背景與動作不大清晰,就如同中國傳統戲劇——皮影戲那樣,而且劇情大多是傳說或者有點荒誕不經,但是梅特林克將對話設置得直接犀利,往往這樣的臺詞更能借著輕緩的音樂向人們展示他們心中真實的想法。他使我們覺得遠方才是我們真正的歸屬之地,那里不是我們在世俗中所能感觸到的。即便這遙遠的境界已經由他在詩中為我們創造了,可是他所處的那個境界依舊是我們無法企及的。 梅特林克于1862年在根特市出生,他的家庭條件非常好,曾受教于圣巴比城故耶穌士學院。即便他對那里的環境并不是十分滿意,但是傳統的教學風格卻深深地影響著他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并引導著他進入神秘主義的殿堂。在該校畢業并獲得學位后,他遵從父母的期望攻讀了法律,并成了根特市的一名律師。但是就像為他寫作傳記的作家所說的那樣,他的表現明顯說明了他并不適合做一名律師。因為某些“剛剛好的弱點”使得他并不適合在法庭上進行瑣碎的辯論以及為他人做公開的辯護。 文學引起了他的興趣,特別是他在巴黎與幾位作家打過交道之后,這種吸引力劇增,而這當中的維利埃·德利爾·亞當對梅特林克的影響尤其大。梅特林克對巴黎非常著迷,于是在1896年他選擇定居在那里。可是巴黎的繁華與喧囂并不適合愛隱居思考的他長期停留,于是他在夏季前往圣瓦德利爾,在一座歷史悠久的教堂中居住下來。到了冬天,他就住在開滿鮮花、氣候適宜的格拉斯小鎮。 《溫室》是梅特林克的處女作,這是一本感情細膩的詩集。這本詩集中體現出來的飽受情感折磨之苦頗讓人十分驚訝,因為這種感情根本不同于他安靜平和的性格。同年,他的另一部作品《瑪萊娜公主》問世,這部作品運用反復的手法給讀者創造出一幅不間斷的畫面,因此顯得有些單調卻又陰森可怕,但不可否認,作品中奇妙的故事暗藏著極大的魅力。梅特林克的筆法功底是被大眾認可的,他筆下的那種活力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十分重要。對于這部劇作奧克塔夫·米爾博a曾撰文在《費加羅報》上大加贊揚。至此,梅特林克便不再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無名之輩了。 后來,梅特林克進行了一系列的戲劇創作,他作品中的時間和地點往往無跡可查。地下暗廊的幽秘古堡,綠蔭怡人的公園,又或者是矗立在海邊的燈塔常常成為故事的背景。在這些令人傷感的地方,人物就如意念那樣模糊地出現。在他的幾部優秀作品中,他表現出對象征主義和不可知論的崇拜,可是我們并不能就此認為他信奉唯物主義。根據詩人所特有的想象力與本能來看,他認為人不只屬于有具體形態的世界。在他看來,如果不能讓我們領會到現象的本質,或者是一種更加神秘、更加深刻的真實的表現的話,那么就不能算作是詩。有時候,這種思想在他的身上會表現得模糊而婉轉,而他本身則認為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一種宿命的、處處皆在的神奇而隱秘的力量存在著。在他創作的眾多戲劇中,這樣的觀念已經弱了很多。他賦予戲劇更神奇繁雜的影響力和更深切的期望,但是真實 a奧克塔夫·米爾博,法國著名戲劇家、小說家。 在他*優秀的文學作品里面,*突出、*主要的觀念體現在精神上面,是探求心靈深層次的東西。這些超越了推理和思考的范疇,很自然地體現在他的行為上,讓他擅長對幻想劇的描繪,在創造夢幻時始終保持嚴格謹慎。雖然表達技巧稍顯繁瑣,但他嚴謹的表達方式,一點也不會影響人們理解他的作品。 梅特林克的戲劇也受到了自然神論的影響,這也是他的戲劇顯著有別于皮影戲的原因所在。可是人們并不能因為這樣就小看了他的創造能力,就如同斯賓諾莎和里格爾都不是自然神論的信奉者,但卻是有著巨大成就的思想家一樣。雖然梅特林克對生命和事物的觀念讓他并不像一個信奉自然神論的人,但他作為一個詩人是十分偉大的。他并不對任何事物做出否定,只是將存在于事物中的潛在本質挖掘出來。梅特林克免不了成為一個不可知論的信奉者,這歸因于人類現有的理解力無法將事物存在的本質以具體準確的概念歸納出來。雖然梅特林克作品中的角色常常充滿夢幻色彩,但依舊帶有濃烈的人性色彩,就像莎士比亞說的那樣: 我們都是喜歡做夢的人, 我們短暫的人生僅僅是, 黃粱美夢。 除此之外,梅特林克絕對不是一個善于爭辯的人,他的創作基本上都帶有一種靈活有趣又混含著陰沉的氣質,因此從詩歌之美這方面來看,他超過了很多主要描繪人性的作家。很明顯,梅特林克有深刻的思想和感覺,他熱切追求真理的行為,讓我們真心崇拜,他的內心一直存在著對人心進行引導的法律與公正。梅特林克這位有過很多心路歷程和體驗的人,有的時候會說起宗教對世界的統治終將會被“引力”所取代,毫無疑問,大家可以把這種“引力”當作是宗教中的道德象征并加以遵守。 由于時間方面的關系,我并不能將他的全部作品在這里一一列舉,可是我愿意在這個神圣的時刻對他的優秀作品做一個簡要的介紹。 《不速之客》是他的一部短劇,這部作品對神秘而冷酷的死亡力量進行了描寫。一位母親瀕臨死亡,希望她恢復健康的親友圍繞在她的身旁。這些人中只有眼盲的老爺爺發現了神秘的腳步聲潛入花園,樹林發出沙沙的聲音,夜鶯也安靜了下來,吹過一陣冷風,似乎有磨刀的聲音響起,眼盲的老爺爺發現有一個人類的眼睛看不見的人進了屋子并坐在大家身邊。午夜的鐘聲響起,仿佛有人起身離開,這個時候病人呼出了*后一口氣,而那位不請自入的人也失去了行蹤。梅特林克將死亡的征兆細微而有力地描繪了出來。 另一部短劇《盲人》也表達了對災難事件的預見,憂郁程度更甚于前。一個年邁又患有重病的祭司帶領一群盲人進入森林后不見了,盲人以為老祭司失蹤了。而事實是,老祭司并未迷路,而是已經丟了生命。這群盲人慢慢地才意識到他的逝世,沒有依靠的盲人怎么樣才能再找到依靠呢? 《佩萊阿斯和梅麗桑德》及《阿拉丁和帕洛密德》兩本書對愛的各種形式的宿命之力進行了描述,用神奇的想象能力描寫了愛是怎樣被外部環境約束,并在命運齒輪下破滅,*終智慧只會釀成悲劇,在命運齒輪下瓦解的還有人類的力量。 梅特林克*優秀的戲劇著作,毫無疑問當屬《阿格拉凡和塞利賽特》。這部作品是世界文學歷史上的一部巨著,文筆雖然十分壓抑,但是蘊含了詩的豐富寶藏。梅蘭德里和害羞可愛的塞利賽特結了婚,但是又和貴婦阿格拉凡陷入愛河。兩人的愛情超出世俗卻非常純潔,可是塞利賽特卻十分痛苦,因為她不能得到丈夫的心。這個溫柔的女人決定舍己為人成全阿格拉凡和自己的丈夫。她走進一間十分破舊的小屋子,故意靠在歪倒的墻上,以至于墻面倒塌后她也一起掉入海中。可是塞利賽特沒有達成自己的愿望,她受傷后跌落在沙灘上面獲救了。即便是瀕臨死亡,塞利賽特依舊寬大無私,她極力說明這只是發生了一點意外,她這樣做是為了不讓梅蘭德里和阿格拉凡心中有愧。這部劇作中出現的人物都表現得十分寬容高貴,梅蘭德里與阿格拉凡覺得幸福如果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就容易失去樂趣,也無法長久。假如他們之間并沒有那種難以抵抗的吸引力,那他們就不必為出自本能的渴望而感到痛苦,而是應該上升到更加純潔的精神境界。他們與命運奮力抗爭,但是斗爭的苦痛卻讓他們兩人開始懷疑是否存在不同性別之間的友情,*終他們還是在自己拼命想要擺脫的罪惡中越陷越深。這本書中阿格拉凡說過一句經典的話:“如果一定要有人去承擔痛苦,那就讓我們來承擔吧。我們擔負著無數的責任,我相信,我們很少會弄錯,代替弱者承擔痛苦也是其中的一個。”這部作品所擁有的魅力使它被稱贊為近百年來*優美、*經典的詩作之一。 1896年《阿格拉凡和塞利賽特》發表之后,他于1902年發表了《莫納·瓦娜》,《莫納·瓦娜》曾經上演于瑞典并得到廣泛好評。這部劇的背景是意大利的文藝復興時期,文筆精練,與他的夢幻模糊的風格截然不同,劇中還經常發表很多對于責任這個觀念不同的看法。本劇行文大膽,并且對于內心的探索十分豐富。可能是梅特林克更善于在細膩的象征劇里面將自己展示出來,雖然這部作品沒有耀眼的光芒,但是卻將人類內心深處預感的神奇現象拉開了幕布。 梅特林克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作家,對于較有哲理性的劇作也有所涉獵,雖然他的作品并不是純粹的哲學。比如《卑微者的財富》,引起了他對神秘的魯伊斯布魯克a和精神世界的探索,并且用*高尚的詩酣暢淋漓地將他的理想主義表達了出來,旨在引領我們進入一個不可觸摸的世界。這本書中多次提及無法看見的“真我”概念,對于實證主義的追隨者來說是非常難以理解的,實際上,正像康德的知性學說所說的,這才是實證的本源。《埋沒的寺院》所描述的正是隱藏的人格,這是人類可以看見的現實世界的基本所在。如果說梅特林克信奉宿命論,那我們就應該再去看看他的《明智與命運》這本書,這本書中散發著樂觀精神,認為人的命運是由意志來決定的。這本書談論到很多歷史上的人物,梅特林克認為他們由盛轉衰的原因全都在于他們因自己的失誤造成失敗后喪失信心,以至于*終沒法扭轉敗局。 《蜜蜂的生活》于1900年問世,并且反響強烈。雖然梅特林克對于養蜜蜂很癡迷,對蜜蜂的習性也非常了解,但是他并不愿意寫科普性的說明文。這本書并不是關于生物領域抽象的理論,而是一本蘊意豐富的詩集。作者想要表達的似乎是,如果你想要去探索蜜蜂的生活習性與分工合作是不是理性思考的結果,那么這種探索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使用“智能”或者“本能”這樣的文字并不是關鍵,因為這些只能表現出我們知識的淺薄。對于蜜蜂而言,我們所說的本能也許就是這個世界的本源,即人的靈魂體現。 《花的智慧》是梅特林克的另一部作品。這本書大膽地將各類植物擬人化,賦予它們私欲和智慧,十分有意思。讀者可以從中窺見梅特林克的想象力如詩一般豐富,而且他的表達方式是那么的深刻。 他的創造力源源不斷,1903年他完成了奇妙的幻想劇作《喬賽兒》。這部劇作通過艱苦的考驗和凄涼、曲折的故事情節來展示忠貞愛情的勝利。《瑪萊娜公主》表現的則是罪人怎樣在后悔中讓靈魂得到蛻變,以及她戰勝一切誘惑后所獲得的勝利。而這些誘惑正好開啟了她本性中高尚的那一面,導致她舍己為人去挽救彌賽亞。她不惜放棄了彌賽亞為她創建的新的倫理世界。也可以這樣說,對于彌賽亞的救贖她功不可沒。*后我們要說的是《青鳥》,這是一部具有深遠意義的神話,洋溢著兒時的樂趣,盡管該劇對天真無邪的世界描寫得有些過度。哦,原來只在這脆弱的世界外面才有幸福的青鳥,不過真正心靈純潔的人卻不用白白浪費時間去尋找,這是因為他們的想象和感情會因為在夢境中游蕩而變得純潔和多彩。 現在,我們再一次來到了開始的地方——夢的故土。我認為對于梅特林克而言,我們這樣說并沒有錯,因為不管是出自想象還是真的存在,梅特林克的著作中體現的時間和空間,都仿佛被一張模糊得像夢一樣的網子籠罩著。而存在的意義往往暗藏在這張網之下,只要有一天把網揭開,就能顯露出事物的本質。 一直以來我都想通過梅特林克的著作來談談他對人生的看法。他高貴且深邃的思想是不容置疑的。除此之外,它借助詩的原本形態展現出來,雖說有點奇怪甚至是有點荒誕,但是卻常常讓人深受啟發。 梅特林克是那些非常喜愛詩的人中的一位。讀者的興趣雖然不會永遠不變,可是《阿格拉凡和賽莉塞特》的神奇魅力永久地留在了人們的心中。現在,瑞典作為民謠和英雄神話的故土,將為這個詩人頒發此獎,是因為在他的作品中,我們體會到了那深藏于人類內心的融洽和諧的震撼。 ……
青鳥(1911年)(精)/諾貝爾文學獎大系 作者簡介
莫里斯·梅特林克 Maurice Maeterlinck(1862—1949) 梅特林克在比利時根特一個富裕的法語家庭,1885年在根特大學完成法律課程后,曾赴法國巴黎參加象征主義文學活動。1889年,他憑借第一部戲劇《瑪萊娜公主》一夜成名。 梅特林克的主要成就是他的一系列象征主義戲劇:《不速之客》(1890)、《群盲》(1890)、《七公主》(1891)、《佩萊阿斯和梅麗桑德》(1892)、《阿格拉凡和賽莉塞特》(1896)、《青鳥》(1909)等。這些戲劇突破了法國古典戲劇的傳統,不滿足于夸張情節、渲染感情,而是透視人類的靈魂和宇宙中超現象的力量。他的作品中廣為人熟悉的是《青鳥》,曾被改編成多部電影。1911年,梅特林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