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叔本華美學隨筆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48987
- 條形碼:9787208148987 ; 978-7-208-1489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叔本華美學隨筆 本書特色
《叔本華美學隨筆》里的文章獨立成篇,討論各種不同的話題,閱讀、思考、語言學習、文學、歷史、藝術、學問、音樂、大自然的美,等等,壓軸的就是*觸動人心、*引起人們關注的死亡問題。叔本華所討論的這些話題,其素材都可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因此大眾讀者都可以與這位哲學家從所熟悉的事物一起出發,“盡力登上云外的高處”(叔本華語),領略從這位思想家的視角獲得的視野。本書的文章并沒有以生僻的題材讓無緣涉足這些題材的讀者難以分享和判斷。正如叔本華在《論寫作和文體》中說的:“如果(作者所處理的)題材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接觸得到甚至是相當熟悉,(……)那就只有具出色頭腦的作者才可以寫出值得人們一讀的東西。”“作者越不需要借助其題材的幫助,(……)那這一作者所作出的成績就越大。”叔本華的這些話至為恰當地適用于本書的文章。
叔本華美學隨筆 內容簡介
本書選譯了叔本華關于審美和美學方面的議論,如論閱讀和書籍、論建筑美學、論音樂、論大自然的美、論雕塑和圖畫美等十余篇通俗易懂的文章。
叔本華美學隨筆 目錄
叔本華美學隨筆 相關資料
《叔本華美學隨筆》豆瓣網評分 9.2 當當網好評率99%. 托爾斯泰說,叔本華是以無與倫比的文筆,那種清晰的美感,令人難以置信的方式,訴說了世界的真諦。托爾斯泰還說,叔本華的哲學已經把我們帶到了哲學所能把我們帶至的*。 屠格涅夫的傳記作者薩皮洛:屠格涅夫深受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影響。叔本華關于性愛本質的觀點對屠格涅夫所發揮的影響,其明顯例子見于屠格涅夫的《春潮》和《愛的凱旋》。叔本華的思想在屠格涅夫的作品中隨處可見。 莫泊桑:承認自己是叔本華的崇拜者。莫泊桑對形而上學說的好奇,由于讀了叔本華的著作而大為增強。叔本華的哲學還成為了莫泊桑的現實、感性的故事、小說的潛流。 尼采:我是屬于叔本華這樣的讀者:在讀完叔本華書的*頁以后,就知道得很清楚,我將要把他所寫的所有東西都讀完為止;他所說得每一個字詞我都要聽。……我很明白他所說的,就好像他的書是專門寫給我看。 托馬斯·曼:叔本華作為意欲的心理學家,就是現代心理學之父。 瓦格納:在四年里,叔本華的書從不曾離開我的頭腦思想,到接下來的夏天為止,我從頭至尾已研讀了叔本華的書四次。叔本華的書對于我的整個一生,產生了強烈的影響。瓦格納把自己的作品《尼伯龍根的指環》送給了叔本華。
叔本華美學隨筆 作者簡介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Arthur ,1788—1860)是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1788年2月22日誕生在但澤(今波蘭格旦斯克)一個異常顯赫的富商家庭,自稱“性格遺傳自父親,而智慧遺傳自母親”。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以狗為伴。叔本華家產萬貫,但不得志,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25歲發表了認識論的名篇《論充足理性原則的四重根》。30歲完成了主要著作《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首版發行500本,絕大部分放在倉庫里。53歲出版《倫理學的兩個根本問題》。62歲完成《附錄和補遺》,印數750本,沒有稿費。65歲時《附錄和補遺》使沉寂多年的叔本華成名,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無力承受月桂花環。”1860年9月21日在法蘭克福病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