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評論(第五卷)/1931-1945年東北抗日文學大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601542
- 條形碼:9787568601542 ; 978-7-5686-015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評論(第五卷)/1931-1945年東北抗日文學大系 內容簡介
本書為2015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1931—1945東北抗日文學大系》的評論部分,收入多位作家抗戰時期(1931—1945)的評論作品,是中國東北抗戰文學評論的集中展示,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意義。
評論(第五卷)/1931-1945年東北抗日文學大系 目錄
總序
導言
馬加
創作與體驗
王統照
《北國之春》自序
編后記1
編后記2
編后記3
岡紀
東北作家近影
巴人
直立起來的“科爾沁旗草原”
東平
給“捧血者”的一封信
白朗
燃起我們的火把
在轟炸中
《我們十四個》前記
喬木
《八月的鄉村》
劉西渭
《八月的鄉村》——蕭軍先生作
關沫南
給作家一二語
一九四二年夢語
……
評論(第五卷)/1931-1945年東北抗日文學大系 節選
《1931-1945年東北抗日文學大系(第5卷 評論)》: 東北作家近影 有人說:要沒有“九一八”東北文人不會跑出來的,更不會有東北作家。是的,生活的經驗,是文學產生的根據,高爾基的海燕的歌,和吉波賽人的流浪曲,都是濾過情感的生活寫照。在暴日侵占東北后,七年來給東北富于情感的文藝青年的是煩悶、苦惱、抑郁、激奮、熱烈,以致產生了不少真實的優美的作品,為全國愛好文藝的人們所傳誦。可是,我們對于東北作家所希望尚不只此,我們更渴望他們在抗戰中進步地擔起保衛祖國的重任,把過去一切頹唐、煩悶的情緒都丟掉,把磨光了的筆尖更敏銳起來,為收復失地、建設新東北的槍鋒! 白朗——這位文筆細膩感情質樸的女作家去年深秋自滬來漢,同來的有丈夫羅烽,羅烽的老母,以及未出世的孩子。他們在武昌過了一段流亡的困苦生活,然而白朗在困苦中也寫下了許多文章在報紙雜志中發表,直到她產前的一天,她還在寫。武漢緊急,為了孩子的拖累,她不能不早點撤退,現在四川江津。我們相信她仍舊會用她深刻的觀察和細膩的文筆反映一些后方的現實。 羅烽——他在與白朗來漢后就卜居武昌,那時期寫了長篇《滿洲的囚徒》,后在丁玲、舒群編的《戰地》上發表,這是他抗戰一年來唯一的長篇創作。另外長詩及短篇小說亦散見于各刊物。冬天他一度去山西戰地,臨汾失守的時候始折回武漢,現已去江津,在行前曾與舒群等集體創作,完成《總動員》一劇本。 楊朔——這位青年的作家在抗戰以前也許對于一般讀者比較生疏,原來在抗戰前他在上海一方面幫助沈起予編《光明》,二方面在北雁出版社工作。戰后他大大活躍起來,成績非常驚人,無論是短篇小說、特寫、訪問記……都寫得很美麗生動、幻想力豐富。去年曾到陜北一行,今年回漢,現在廣州,寫作甚勤,《救亡日報》上有其《帕米爾高原的流脈》中篇發表。 羅蓀——《野火集》的作者,在郵局做事,但從來沒有放棄過他的文化崗位。在戰前他是《大光報》的副編輯,戰后主編《戰斗》旬刊,苦心撐持了一年,不久以前卒因經濟關系而停刊。這刊物在抗戰的一年間在讀者間相當起了不少的戰斗力量。 高蘭——有外號小陳(漫畫《王先生》中之一角)的朗誦詩人,是抗戰以后詩壇上唯一的奇葩。他的詩被許多青年熱烈地歡迎著,時常有男女學生投函給他,他的朗誦詩集已在大路書店出版。本來他是漢口博學中學教員,現在執教于湖南桃花坪東北中學,但是工作之余他仍舊很起勁地在寫詩,為民族解放戰爭記錄著光榮的史跡。 端木蕻良——他是七月社的一個主角,并被人目為*有希望的作家,今天出版一本《大地的海》很受人歡迎。現在重慶。 穆木天——這位老牌詩人,去年來到武漢以后,曾和錫金合編了一個詩刊《詩調》,又編了一本《五月》。他曾努力于寫通俗文、大鼓、小調一類。今年五月間去昆明,專致力譯作了。 孫陵——他一度人政治部,近來已加入第五戰區文化工作委員會工作。 陳凝秋——他就是以作曲聞名的塞克,在塞外人人稱他為浪漫詩人。他去年跟演劇**隊曾來武漢,后去陜西、臨汾,此后又和蕭軍同去蘭州,現在還在那兒。 蕭軍——這一個以《八月的鄉村》出名的作家,在近幾年來是很受人注意的。去年同蕭紅來到武漢后,為《七月》續寫《第三代》,后來從西安與蕭紅分手后,與塞克同去蘭州,曾在《民國日報》編副刊,現在成都。我們希望兩年前的蕭軍,仍在今后出現。 舒群——《沒有祖國的孩子》出版后,使認識他的朋友們深感這么健壯的硬漢,有那么細膩的文筆,真是他的天才之大和生活的豐富!他去年跟美記者史沫特萊、立波等到山西戰場去考察,得到很多寶貴材料發表在他主編的刊物《戰地》上,《戰地》停刊后仍留在武漢,埋頭寫作。 黑丁——他為上海雜志公司寫了一本《黃河北岸》,現任第五戰區文化工作團副團長,在宋埠工作。 金人——上海戰時,他曾因到前線折傷胳膊,后來一直留在上海。 鐵弦——他是一個有俄文根底的譯作者,原先在《譯文》有過他的作品,現在軍委會任翻譯,他實際已參加抗戰了! 宇飛——《土龍山》的劇作家,抗戰以后,他曾參加救護隊,現在跟著東北救亡總會的兒童救濟會到重慶去了。 ……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