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啼鵑錄入·啼鵑續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499630
- 條形碼:9787503499630 ; 978-7-5034-996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啼鵑錄入·啼鵑續錄 本書特色
作為中國近代通俗小說文壇上的一個奇才,顧明道的創作領域,涉及了言情與武俠兩大類,而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時人評價他的言情小說可與張恨水、周瘦鵑匹敵;武俠小說則可與向愷然、趙煥亭并論,并譽其為“武俠則有聲有色,寫社會則入情入理,記事則惟妙惟肖,言情則可歌可泣。”《啼鵑錄啼鵑續錄》為民國通俗小說典藏文庫之一。
啼鵑錄入·啼鵑續錄 內容簡介
《啼鵑錄·啼鵑續錄》全書收錄了啼鵑錄和啼鵑續錄兩篇小說。啼鵑錄中包括還珠淚、啼蛄別史、哀鳳記、啼鵑瑣譯、他之秘密等;啼鵑續錄中包括弁言、埋香記、空門情死、美人魂、幸歟、春之恨、戀愛之價值等。
啼鵑錄入·啼鵑續錄 目錄
自序
上卷
還珠淚
啼蛄別史
哀鳳記
啼鵑瑣譯
他之秘密
孽海雙花記
春之恨
啼鵑隨筆
孤燕痛語
梅芬閣本事
焚稿
下卷
可憐他死了
十年一吻
我為什么要嫁
中秋之夜
一束斷腸的香箋
西子湖邊
看似無情卻有情
飛機恨絲
奈之何哉
啼鵑贅語
啼鵑續錄
弁言
埋香記
空門情死
美人魂
幸歟
春之恨
戀愛之價值
枕上記
天外飛鴻
哀哉未亡人
淚花血果
隱痛
可憐的歌女
跳舞場中
離婚后的一面
一個女友
幽秘的心
明星脫輻記
戀愛史中的犧牲者
啼鵑余墨
哀女弟子劉陳玉芬
嗚呼小麗
跋一
跋二
跋三
跋四
啼鵑錄入·啼鵑續錄 節選
《啼鵑錄·啼鵑續錄》: 上卷 還珠淚 冷香閣者,虎阜名勝之一也。初,吳中人士以虎阜風景幽寂而地僻路遠,游山者苦無憩息流連之所,因募資閣于其巔,遍植梅樹,榜署曰“冷香”,因所見而名之也。 每值初春之際,早梅方開,一班風雅士女咸來閣上烹茗閑坐,領略清香,較之城市間之塵囂甚上,龐雜沸騰,則固別有天地矣! 一日午后,閣上來一裙屐少年,風姿瀟灑,擇一雅潔處烹茗賞梅,憑欄而觀,見閣下大小梅樹已盡吐蕊,疏枝橫斜,暗香浮動,微度鼻觀,心然之醉,因嘆曰: “時至今日,風雅淪亡,嗟彼貴游,朝夕征逐于綺羅叢中、笙歌隊里。而一班儼然為公卿者,則又奔走勢利之途,伺候權貴之門,汲汲皇皇,患得患失,寧復有如林和靖梅妻鶴子隱逸出塵者耶?” 憮然久之,回身回顧,瞥睹粉蠣墻上墨跡琳瑯,似有人題詩者。顧視之,乃七絕兩首也: 苦無妙術滌煩襟,杰閣新開試一臨。 坐時青山成嘯詠,梅花能否似冰心? 伶仃弱質欲何之,前途茫茫安可期? 一片孤懷誰與語,此心獨有此花知。 蠅頭小楷,效衛夫人簪花格,明為女子手筆,而詩情又沉郁芊綿,哀而不傷,深得風人之旨。則大驚嘆,頗恨不知為誰女郎所題也。 徘徊久之,又見西欄盡處有紙裹一物,往拾而破視之,則一小影也。一女郎年可十八九,風姿秀麗,淡妝可人,倚一小亭之側,含笑凝視,絕代也!少年見之,狂喜曰: “誰家麗姝留得此驚鴻艷影耶?古今美人難得如此畫中小影者,足以當美之一字矣!” 然而繼思,圖中春風雖識一面,而彼美之究為何如人,則不可得而詳,為之奈何?因思一詢侍者或可稍得底蘊。適侍者提壺至,少年取小影,指謂之曰: “今日或前日,曾有此女郎來乎?” 侍者曰: “此女郎歟?今日清晨曾至是,偕數女子烹茗閣上,至午方去,涼為女校學生。此壁上詩亦即此女郎所題者,彼曾向我索筆墨也。” 少年曰: “壁上題詩者,為此人歟?” 曰: “然。” 少年拍案曰: “是矣!” 侍者曰: “豈先生之殺戚半?” 少年搖首笑曰: “不然。若能識此女郎,而有以告余否?” 侍者笑曰: “此間游客甚多,余烏能一一知其歷史?先生乞相恕,余事劇繁也。” 一笑而去。少年無如之何,目睹此飛來倩影,一片柔情徒生神往。默思:當今有姿色之女郎非少,顧求清才幽情、玉骨冰肌、淡雅如閣下之梅者,則舍此女郎而誰?雖然女郎之芳蹤不可知也,我其求之于青山綠水間乎?則緣淺福薄,奚能巧值?思至此,頗懊恨,即起立徘徊閣上,倚欄而望。 時天已近晚,林間夕陽與天際浮云渲染成一片紅霞,而閣前梅林被風搖曳,時覺清香撲鼻。少年觸景生情,頗涉遐想,而游人皆相率歸城,少年亦懷倩影踽踽而歸。 ……
啼鵑錄入·啼鵑續錄 作者簡介
顧明道(1897-1944),江蘇蘇州人。原名景程,別署“正誼齋主”“虎頭書生”“石破天驚室主”等。十七歲時開始寫小說并發表,十八歲被聘為《小說新報》的特約撰稿人。二十五歲時,參加了范煙橋在蘇州組織的“星社”。作為中國近代通俗小說文壇上的一個奇才,顧明道的創作領域涉及了言情與武俠兩大類,而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時人評價他的言情小說可與張恨水、周瘦鵑匹敵,武俠小說則可與向愷然、趙煥亭并論,并贊其“武俠則有聲有色,寫社會則入情入理,記事則惟妙惟肖,言情則可歌可泣”。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