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日本畫記 本書特色
20世紀60年代,旅居英美數十載的蔣彝帶著他的鄉愁行至日本。
拋開所有對這片土地的固有印象,他的足跡遠超大多數日本國人之所及。
去東京觀看國際大都會的繁華演繹;
到古都奈良尋找千年前的一株八重櫻;
在河口湖畔等待云消霧霽后富士山的笑靨;
于十和田的風雨里探訪傳說中耶穌的墳塋。
興之所至,
雍容古雅的伊勢神樂信手成詩;
華麗摩登的寶冢歌舞揮筆成畫。 20世紀60年代,旅居英美數十載的蔣彝帶著他的鄉愁行至日本。拋開所有對這片土地的固有印象,他的足跡遠超大多數日本國人之所及。去東京觀看國際大都會的繁華演繹;到古都奈良尋找千年前的一株八重櫻;在河口湖畔等待云消霧霽后富士山的笑靨;于十和田的風雨里探訪傳說中耶穌的墳塋。興之所至,雍容古雅的伊勢神樂信手成詩;華麗摩登的寶冢歌舞揮筆成畫。蔣彝用他中國傳統文人的行游方式,一程又一程地描繪這個國度的別樣風情。是為《日本畫記》。
日本畫記 內容簡介
扁臉;鼻子沒有什么鼻梁;頭發烏黑,夾著幾絲白發;雙眼微微地斜著,往下而不是朝上;身穿英國五十先令定制的灰色外套;走路不像英國人;興許是個白癡,因為他兩眼不眨地久久盯著一棵小楓樹,盯著湖上的三只白鴨,看的時間更長;漫步而行,仿佛大病住院了多年似的。——蔣彝“自畫像”
他是中國文化的國際使者,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員,美國科學院藝術學院院士。他是飲譽國際的散文家、畫家、詩人、書法家,受到西方學界和藝術界的高度評價,貢布里希盛贊他“才華洋溢又迷人”。他交游廣闊,朋友圈里有楊聯陞、徐悲鴻、劉海粟、梅蘭芳、熊式一、蕭乾、葉君健、吳世昌、鈴木大拙、華茲生……他在旅行中喜歡沉默不語,拋開政治、戰爭等因素描繪異鄉的風景人文,一系列雋永的畫記卻成功打通中西文化成為經典,經久不衰。今天我們重讀他這些出版于上世紀中葉的作品,不僅僅是為了解一個遙遠國度的文化歷史背景,更在于享受那份行走觀察中淡然的快樂,體悟文化與人生的心境,重新認識周遭的世界,感受生命的美好。
日本畫記 目錄
**章
東京萬象
第二章
日光勝景
第三章
三顧箱根
第四章
小泉八云與別樣鐮倉
第五章
河口湖畔賞富岳
第六章
名古屋與明朝陳元赟
第七章
伊勢神樂
第八章
養珠與鳥羽
第九章
浪漫京都
第十章
楊貴妃與山口縣
第十一章
奈良櫻與鹿
第十二章
四國高松港
第十三章
宮島漂浮神社
第十四章
別府地獄溫泉與猴子
第十五章
熊本與周邊城市
第十六章
天草、島原之亂
第十七章
云仙小愛染堂
第十八章
長崎探西
第十九章
元軍與博多
第二十章
松江與出云
第二十一章
隱岐日落
第二十二章
鳥取沙丘與倉敷藝珍
第二十三章
岡山后樂園與白鷺城
第二十四章
寶冢女孩
第二十五章
大阪巨石
第二十六章
紀伊勝浦原捕鯨海岸
第二十七章
世界三大奇跡之一
第二十八章
僧侶畫師雪舟與天橋立
第二十九章
城崎近效玄武巖洞
第三十章
岐阜之鸕鶿捕魚
第三十一章
高山祭與金澤蓮
第三十二章
輪島漆器
第三十三章
佐渡島盆舞節
第三十四章
水戶與明人朱舜水
第三十五章
政宗之仙臺與芭蕉之松島
第三十六章
十和田湖與耶穌
第三十七章
擬建之海底隧道
第三十八章
昭和新山與洞爺湖
第三十九章
登別熊牧場
第四十章
白老阿伊努村與支笏湖
第四十一章
“第二京都”未來札幌
第四十二章
旭川與神居古潭
第四十三章
天人峽與層云峽瀑布
第四十四章
阿伊努人、球藻與阿寒湖
第四十五章
釧路丹頂鶴后記
日本畫記 相關資料
蔣彝是一位才華洋溢又迷人的作家及畫家。
——貢布里希(著名藝術史學家)
天地恒在人恒在,會變的是人類表述與感知本質的能力。“兒時的純真”,華茲華斯視之為人性可貴處的基石,同時也是詩人畫家蔣彝澄澈無瑕的洞察。
——赫伯特·里德(英國詩人、藝評家)
他運用他的中國技藝與感性,創造出一種既不屬于中國也不屬于西方,卻是全人類共通的熱情與深刻的同理心。
——戈弗雷·霍奇森(著名新聞人)
一個深沉的、思索的、冷靜的觀察者。
——葉君健
行者雖然啞,著作全球知。
——李政道
書畫詩文雄一世,才人塊壘不嫌多。
——楊聯陞
如此一件已經封蠟典藏的作品,你只要隨興擺放著,就很美了。
——錢亞東
他的游記真可以說是豐富多彩,毫不單調枯燥。
——吳世昌 蔣彝的身影獨特清晰——優雅、謙遜、富有教養而敏銳,他能非凡地享受生命。
——《旁觀者報》
啞行者的散文……如同他的畫作一般恬靜優雅。
——《觀察家報》
日本畫記 作者簡介
蔣彝(1903—1977),字仲雅,又字重啞,江西九江人。
出身書香門第,自幼從父親習書畫,深得東方藝術之精神。
青年時期進入東南大學學習化學,之后投筆從戎,加入北伐。
戰后歷任三地之縣長,因求變革而得罪權勢,痛心政治腐敗之下,辭官赴英,卻不承想一走竟是數十年。
旅居英美期間,以筆名“啞行者”出版了一系列雋永的旅行畫記,暢銷西方,成為享譽國際的散文家、畫家、詩人和書法家,堪稱“中國文化的國際使者”。
1975年回到闊別數十年的祖國,與妻女團聚。
1977年逝于北京,歸葬家鄉廬山腳下的馬回嶺公墓。
蔣彝(1903—1977),字仲雅,又字重啞,江西九江人。出身書香門第,自幼從父親習書畫,深得東方藝術之精神。青年時期進入東南大學學習化學,之后投筆從戎,加入北伐。戰后歷任三地之縣長,因求變革而得罪權勢,痛心政治腐敗之下,辭官赴英,卻不承想一走竟是數十年。旅居英美期間,以筆名“啞行者”出版了一系列雋永的旅行畫記,暢銷西方,成為享譽國際的散文家、畫家、詩人和書法家,堪稱“中國文化的國際使者”。1975年回到闊別數十年的祖國,與妻女團聚。1977年逝于北京,歸葬家鄉廬山腳下的馬回嶺公墓。
譯者:梁貝特 (1987— ),祖籍浙江溫嶺。留英七年,現居杭州。牛津大學古典學專業研究生。目前供職浙江大學,擅長英漢互譯。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