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醫療市場.醫療組織與激勵動機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54064
- 條形碼:9787509654064 ; 978-7-5096-540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醫療市場.醫療組織與激勵動機研究 內容簡介
《醫療市場、醫療組織與激勵動機研究》以激勵動機及其外生性與內生性為主線,按照經濟激勵一外生的非經濟激勵一內生的非經濟激勵遞進展開,探索和梳理了醫療行業和市場中的各類激勵動機的來源、優缺點和適用范圍,構建起了一個醫療行業激勵動機層次性框架。對于經濟激勵動機,《醫療市場、醫療組織與激勵動機研究》從醫療市場存在的醫療保險機構、患者和醫療服務提供者這三方利益主體出發,搭建了醫保機構一患者、患者一醫療服務者和醫保機構一醫療服務者三條利益鏈條,闡述了醫保機制和醫療服務付費機制,尤其是后付制和預付制及其各種混合。對于外生的非經濟激勵,則從操作審查和選擇性合約、職業生涯和聲譽、效率工資和晉升制等方面進行細化、探索。對于內生的非經濟激勵,則從內發動機、組織文化和社會情境方面進行闡述。*后從經濟激勵、市場和政策角度給出克服醫保市場的逆向選擇和解決道德風險問題的具體建議,以及從研發角度探索了醫療服務市場的多目標兼顧問題。
醫療市場.醫療組織與激勵動機研究 目錄
**節 醫療行業與醫療經濟學:特征、主題和規制手段
一、醫療行業特征與醫療經濟學主題
二、醫療市場失靈的解決之道:規制與競爭
第二節 醫療市場中的利益鏈和健康支付系統:一個簡要評述
第三節 供給側和需求側成本分攤、價格規制理念演變與共識
一、醫療成本分攤:需求側vs.供給側
二、有關醫療價格規制的理念演變和國內醫改路線圖
第二章 醫療行為、醫療市場與醫療經濟激勵機制
**節 醫療行為、醫療服務和醫療市場:特性和經驗事實
一、醫療行為和醫療市場的獨特性
二、醫療行業的特殊現象:兩個經驗事實
第二節 醫療服務、醫療保險和經濟激勵機制:初探
一、一個基本問題:醫患關系和醫療服務支付問題
二、醫療支付系統、多階段不完全信息博弈和激勵性合約
第三節 團隊行醫、任務多重性和成本分擔
一、團隊行醫、信息不對稱和偷懶
二、基本模型:外溢效應、團隊行醫和偷懶問題
三、團隊行醫、外溢性關系和成本分成
四、任務多重性與成本分擔
第四節 醫療服務支付機制、需求側和供給側成本分擔
一、醫療服務支付機制和成本分擔的界定
二、需求側成本分擔和醫療保險
三、基于醫療費的醫保付費機制:由來和缺陷
四、需求側道德風險的兩維性和患者的自付費形式
五、需求側患者和醫保方的道德風險問題:一個簡單圖解
六、供給側成本分擔和醫療服務支付機制
七、成本分擔和經濟激勵:需求側vs.供給側
第五節 醫療組織、非經濟激勵和激勵動機:外生性與內生性
一、醫療組織的由來
二、經濟激勵功效的有限性和解決之道
三、激勵動機的分類:外生性vs.內生性
第三章 經濟激勵:經典付費形式
**節 醫療支付機制經典形式概述
第二節 幾種特殊的支付形式:計件、計時工資和固定工資
一、基于產出(或投入)的服務支付:計件(或計時)工資
二、固定工資:激勵缺失
第三節 后付制
一、事后單例價格支付:時間不一致性和跨期逆向選擇
二、按服務項目支付
第四節 預付制
一、預付制簡述
二、逐項預付:預算軟約束、棘輪效應和效率缺乏
三、總額預付
四、按人頭支付
五、按病種支付
……
第四章 經濟激勵:*新發展形式
第五章 非經濟激勵:外生性
第六章 非經濟激勵:內生性
第七章 政策建議:市場、政策和創新視角
第八章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專家推薦表
醫療市場.醫療組織與激勵動機研究 節選
《醫療市場、醫療組織與激勵動機研究》: 一、預付制簡述 預付制(Prospective Payment System,PPS)的核心思想是,向醫療服務者內部化醫療風險,讓作為供給側的服務者完全分擔服務成本和經濟風險(Ellis & McGuire,1993)。具體而言,在醫療服務提供前,按照某標準確定服務者能索取的價格或預算,給予服務者以按質按量提供服務并降低不必要費用的激勵(Rosenberg&Browne,2002)。該標準主要依據的是,有關患者特征的外生性信息,必要時也輔以某些服務項目和服務者屬性的信息。 如前所述,預付制的各種經典形式的差異,主要在于所依據的患者特征種類不同(Jegers,eta1.,2002;Schneider,2007;Ellis&Miller,2009)。一般地,設計預付制的終極目的在于改善醫院的運作方式、醫生(和護士)的行醫方式,以及醫院管理層與醫生(和護士)間的互動關系(Vladek,1984)。預付制下的價格與服務者的提供成本X無關,使服務者擁有更強的激勵降低服務成本、提高效率(Jegers,eta1.,2002)。其背后的隱含寓意是,通過改變服務者(如醫院)的經濟激勵,防止醫院延長住院時間和在醫院之間轉診患者的頻率和順序(Ellis&Ruhm,1988),或提供不必要的醫療服務,從而減緩(甚至解決)供給誘導需求現象,達到成本控制和效率提高的目的。 鑒于此,醫療政策的制定者普遍喜歡預付制,預付制在許多方面優于后付制幾乎成為共識(Ellis & McGuire,1986;Ma,1994)。其實,醫療行業由后付制向預付制的過渡,也切合了對電信、電力等公共事業價格規制方式,從收益率規制向價格上限規制轉變的國際潮流(Laffont & Tirole,1993;Crew & Kleindorfer.2002)。從按項目付費過渡到以按病例付費為代表的住院服務預付制(DRGIIPPS),能在不顯著影響醫療服務水平的基礎上,縮小住院患者的住院時間,提高服務質量(Ellis & McGuire,1996;Yi,eta1.,2005)。 美國PPS/IPPS對聯邦老人醫保計劃(Medicare)的成功采用,標志著美國政府遏制醫療成本上升的管制努力的一個重要轉折。不久后順利推廣至窮人醫療救助計劃(Medicaid),使美國聯邦政府很大程度上介入到醫療領域里,同時不少私有醫保組織也加以效仿(Cutler,2002)。在醫藥不分的情況下,中國海南省醫療服務支付方式,從按項目收費向預付制的改革,使高價藥和高技術服務的看病費用部分的增長趨于緩慢。鑒于藥費在中國居民健康支付總水平和增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醫療服務支付方式改革,使高價藥購買上的花費比重的增速下降是令人振奮的,同時在糾正醫療市場失靈和政府干預負效應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Yip&Eggleston,2004)。現在簡要梳理和評價幾個常見預付制形式,分析各自的優缺點和適用范圍。 ……
醫療市場.醫療組織與激勵動機研究 作者簡介
方燕,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數量經濟學專業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理論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出站博士后。現為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博弈論與機制設計、產業組織與反壟斷、衛生經濟學和互聯網經濟學等。2012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2012-2015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進行博士后科研工作,出站后被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錄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3CJL024)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和國家自科面上項目各1項。已在《世界經濟》、《統計研究》、《經濟學動態》、《經濟科學》、《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已獨立出版專著《遞增階梯定價理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