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清末民初文獻叢刊:使西紀程(精)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05441309
- 條形碼:9787505441309 ; 978-7-5054-4130-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末民初文獻叢刊:使西紀程(精) 本書特色
清末民初文獻叢刊(影印本):
古有先秦諸子百家爭鳴,近有民國大師百花齊放,西學(xué)東漸東西交融,盡享思想學(xué)術(shù)文化盛宴。
《使西紀程》
140年前,郭嵩燾出使英國時,按照朝廷的要求,寫了一本日記《使西紀程》,少量印發(fā)給當(dāng)朝官員閱讀后,即遭到守舊派的口誅筆伐。朝廷迫于壓力,將其書毀版,禁其流傳。2016年12月9日,一位汨羅的收藏界人士向人們展示了他收藏的《使西紀程》,這使得人們對《使西紀程》遭遇毀版的原因有了新的興趣。
清末民初文獻叢刊:使西紀程(精) 內(nèi)容簡介
《使西紀程》是清代*任駐外公使郭嵩燾所著。是其從上海到倫敦五十天的日記后經(jīng)由自己整理而成,這些日記是郭嵩燾按照清政府指示“出使各國大臣應(yīng)隨時(向政府)咨送日記等件”,“凡有關(guān)系交涉事件,及各國風(fēng)土人情,該使臣皆當(dāng)詳細記載,隨事咨報,……自當(dāng)用心竭力,以期有益于國”的要求所記。全書分上下兩卷,主要敘述了赴英途中的所見所聞,并摻入了個人感想,文中言到西洋也有兩千年的文明,看到一些港口每天上百艘輪船進進出出卻次序井然,不禁嘆道:“條理之繁密乃至如此”。還盛贊倫敦:“街市燈如明星萬點,車馬滔滔,氣成煙霧……宮室之美,無以復(fù)加。”從途經(jīng)十?dāng)?shù)國的地理位置、異土民情、風(fēng)俗習(xí)慣、宗教信仰,到土耳其開始設(shè)立議會、制定憲法的改革,蘇伊士運河巨大的挖河機器,“重商”對西方富強的作用,等等,日記中全都作了介紹,盡可能讓國人對世界有更多的了解。
清末民初文獻叢刊:使西紀程(精) 相關(guān)資料
筠仙(郭嵩燾的號)雖有呆氣,而洋務(wù)確有見地,朝野卻如此參毀奏謗,恐怕達官貴人從此皆引為鑒戒,噤聲若寒蟬,中土必?zé)o振興之期,日后更無自存之法,可為寒心。
——李鴻章
清末民初文獻叢刊:使西紀程(精) 作者簡介
郭嵩燾(1818—1891)
乳名齡兒,學(xué)名先杞,后改名嵩燾。字伯琛,號筠仙、云仙、筠軒,別號玉池山農(nóng)、玉池老人,湖南湘陰城西人。晚清官員,湘軍創(chuàng)建者之一,中國首位駐外使節(jié)。1847年進士,1854至1856年佐曾國藩幕。1862年授蘇松糧儲道,旋遷兩淮鹽運使。1863年任廣東巡撫。1875年經(jīng)軍機大臣文祥舉薦進入總理衙門,旋出任駐英公使,1878年兼任駐法使臣,次年迫于壓力稱病辭歸。著作有《養(yǎng)知書屋遺集》《玉池老人自敘》《史記札記》《禮記質(zhì)疑》等。
- >
姑媽的寶刀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我與地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