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溫尼科特新解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40034
- 條形碼:9787100140034 ; 978-7-100-14003-4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溫尼科特新解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博學多聞,悉心鉆研,集幾十年兒童與成人之精神分析經驗,帶著堅實的弗洛伊德和拉康傳統的專業訓練的背景,清晰而準確地闡明了溫尼科特理論中的若干重要概念(例如過渡客體、自身、假自身、環境的重要性、解離),勾勒出溫尼科特作為一位偉大的先驅,迄今仍然在許多領域指導著我們的臨床工作。作者闡幽發微,探索至精,是我們學習、理解溫尼科特思想的不可或缺的案頭工具。
溫尼科特新解 內容簡介
溫尼科特作為一位英國分析家,時至今天仍然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他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接受了非常嚴格的專業教育,熟讀弗洛伊德、費倫齊和克萊茵的著作,但卻不因循守舊,而是自始至終都不斷地創新、發明,對于那些“不符合理論”的(兒童、青少年和成人的)臨床情況建立起超乎眾人的想象的理論和技術,從而極大地推動了精神分析的發展。不過,要整體地把握和清晰地介紹這位卓爾不群的臨床學家的*為精辟的思想,卻遠非易事。原因很簡單:他著述甚豐,寫給不同的讀者群,迄今為止還沒有一本書能從這些著作中整理出來一個準確的理論體系。
溫尼科特新解 目錄
**章 溫尼科特在法國
第二章 其人其事
第三章 過渡性客體和過渡性現象
第四章 環境的重要性
第五章 嬰兒是一個人
第六章 自身
第七章 假自身
第八章 心身疾病和交流
第九章 分裂和解離的元素
結語
參考書目
附錄:部分術語翻譯對照
譯后記
溫尼科特新解 節選
不管大家在屏幕上看到什么,今天似乎都承認,嬰兒的心理歷險始于出生前的生活。大量的實驗已經表明,胎兒如何有力地回應環境改變以及母親所感受到的情感,母親的情感引起荷爾蒙水平的變化并以胎盤為中介進行傳遞。今天我們對這些復雜的神經激素回路了解更多一些: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催產素等等。新近的研究表明,恐懼加快了母親的心率,僅僅一秒鐘之后,胎兒的心跳就比平時快一倍。 一個對母親特別殘酷的實驗變得很有名。這是格哈特·賴因霍爾德博士(Gerhardt Reinhold)的一項工作:“我們要求孕婦平躺在超聲波儀器下20到30分鐘。我們故意沒有告訴她在這樣的位置胎兒會平靜也會停止運動。一旦胎兒靜止不動,我們就對母親指出胎兒不動了。這個信息所產生的恐懼是我們所愿意所等待的。” “在母親得知孩子不動之后的幾秒,在屏幕上可見胎兒重新開始運動。沒有一個被觀察的胎兒遇到危險,但是在覺察到母親的擔憂之后,他開始用力踢。” 在多爾托身邊有一些接受培訓的分析師,她也總是鼓勵他們把嬰兒在*初九個月的器質性病理、或亞典型性表現與在懷孕期間的同一個月所發生的事件進行聯系。因此臨床使我們遇到一些病人,他們的精神生活已經被母親在孕期所經歷的恐懼或者哀傷的經驗所印刻。當他們能用語言來表達心理感受時,他們的狀態顯現一種空洞、空白,某種不可表達的東西,這個東西不屬于他們,但是他們卻自始至終都帶著它的印刻。 有一件事似乎是肯定的,不管怎么樣,母親與胎兒之間的交流如此復雜,結果就是胎兒在出生前就開始有“記憶痕跡”。感覺的和身體的經歷的印跡展現在一個我們只知道一點點的“記憶”中,如果這不是我們可以忽略的。舉個例子,我們發覺孕婦的快速眼動周期,或者快波睡眠,是與胎兒的快速眼動周期相一致的。面對這種類型的“一致”,當今研究者提出一個假設,上述時刻用來傳遞既是心理發生又是個體發生的資料,因為正是在這個時期產生了夢,母親和胎兒“共同的夢”,為什么不呢?如果我們向前再跨一步,沒有什么能阻止我們想象,隨后同樣進行的被稱作是“母親的遐想”(比昂)的過程,這個遐想使得母親可以給嬰兒混亂的經歷賦予意義。 ……
溫尼科特新解 作者簡介
勞拉·德底維爾,法國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協會副會長,國際溫尼科特協會副會長,有著述多種問世。本書已經譯為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多種語言出版,是溫尼科特研究領域的一本重量級專著。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