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新時期中國農地制度改革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71722
- 條形碼:9787010171722 ; 978-7-01-017172-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時期中國農地制度改革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運用發展經濟學、歷史學等學科的理論方法,探討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農地制度改革問題。本書系統介紹了國內外農地制度理論,在總結美國、日本、俄羅斯和中國臺灣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農地制度改革的經驗和教訓基礎上,從農地產權制度、經營與市場流轉制度、農地收益分配制度、農地管理制度和國家在農地制度改革中的作用五方面分析了我國農地制度的得失,并以廣東揭陽4縣(區、市)為例,進行了實證研究。在綜合分析農地制度改革的歷史功績、重要經驗、現實狀況、存在問題和實證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現階段我國農地制度的創新原則和思路。
新時期中國農地制度改革研究 目錄
序
導論
**章 新時期農地制度改革的理論基礎和背景**節 農地制度改革的理論基礎一、馬克思、恩格斯農地制度理論二、列寧、斯大林農地制度理論三、改革開放前中國共產黨人農地制度理論四、馬克思主義農地制度理論的啟示第二節 農地制度改革的歷史背景一、土地改革時期:農民土地所有制(1949一1952)二、農村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時期:農地集體所有制(1953—1978)三、人民公社時期農地制度分析四、改革開放前新中國農地制度改革的經驗教訓
第二章 新時期農地制度改革的外部借鑒**節 美國的農地制度模式一、美國農地制度變遷二、美國的農場經營三、美國農地制度變遷的啟示第二節 日本的農地制度模式一、日本農地制度變遷二、中日農地制度的比較三、日本農地制度變遷的啟示第三節 俄羅斯的農地制度模式一、俄羅斯農地制度變遷二、俄羅斯農地制度變遷的啟示第四節 臺灣地區的農地制度模式一、臺灣地區農地制度變遷二、臺灣地區農地制度變遷的啟示第五節 農地制度改革的外部借鑒一、農地制度改革的總體經驗二、農地制度改革的具體經驗三、政府在農地制度改革中的作用
第三章 新時期農地制度改革的內容和特點**節 農地制度改革的框架體系一、改革的時機二、改革的動因三、改革的目標四、改革的形式第二節 農地制度改革的歷史演進一、突破傳統體制逐步確立家庭承包制(1978—1983)二、土地承包關系的穩定和農地流轉的探索(1984—2002)三、法律保障農民土地權益,規范農地流轉(2002一)第三節 農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內容一、農地產權制度二、農地管理制度三、農地流轉制度四、農地征收征用制度第四節 農地制度改革的主要特點一、誘致性與強制性的結合二、國家意識形態和農民認知的互動三、漸進式的制度變遷四、效率與公平的博弈
第四章 廣東省揭陽市農地制度改革的實證研究**節 對調研情況的說明一、調研區域概況二、調研樣本概況三、樣本農戶基本情況第二節 農地制度問題的實證研究一、關于農地產權的實證研究二、關于農地流轉的實證研究三、關于農地征用的實證研究
第五章 新時期農地制度改革的評價與對策**節 農地制度改革的評價一、農地制度改革的成效二、農地制度改革的經驗三、農地制度改革的局限第二節 農地制度創新的對策一、農地使用模式的探索二、農地制度創新的原則三、農地制度創新的思路
結論
參考文獻
索引
附錄農地制度調查表
后記
展開全部
新時期中國農地制度改革研究 作者簡介
陳淑瓊,中山大學法學博士,現任教于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要從事中國農村土地問題研究。主持廣東省教育廳課題和中山大學課題3項,參加**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廣東省教育廳課題和嶺南基金會課題項目23項。在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教學論文10余篇。獲廣東省教育廳**教學片一等獎1項、廣東省教育廳**教案一等獎1項。
書友推薦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