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記憶的性別-農村婦女和中國集體化歷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67817
- 條形碼:9787010167817 ; 978-7-01-016781-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記憶的性別-農村婦女和中國集體化歷史 本書特色
如果我們將一個被雙重邊緣化的群體——農村婦女——作為考察的中心點,我們對中國革命會有什么樣的理解呢?在《記憶的性別》一書中,賀蕭自1996年至2006年期間,用十年時間,訪談了陜西農村72位老年婦女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等革命年間的生活變遷史。通過對這些婦女生活史的敘述和富于洞見力的分析,賀蕭像我們展示了黨和國家的政策如何既帶有地方性,又具有個人色彩,以及這些政策如何影響了農村婦女生活的方方面面:農事、家務、政治行為、婚姻、分娩、育兒,甚至是她們的德性觀。這些婦女從當下的制高點敘述自己的過去,她們強調了自己固有的美德、重要的功德和深藏于心底的怨恨。在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農村及當下,她們的記憶能對我們說出什么樣的、關于社會性別作為一條權力、差異和集體軸線的故事?通過展現這些記憶,賀蕭有力地審視了社會主義的性質,以及社會性別在社會主義產生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記憶的性別-農村婦女和中國集體化歷史 內容簡介
長期以來,中國農民的聲音是被忽視的,農民甚至被視為愚昧落后的象征。而農村中的女性,則更處于邊緣社會中的邊緣,她們的聲音,長期以來被宏大的敘事所淹沒了。解放、建國、集體化……這些官方的話語能否涵蓋她們的生活?美國女性社會學家賀蕭,
用了十年的時間深入中國陜西農村,訪談了72位老年婦女,聆聽她們的聲音,打撈即將逝去的歷史。讀罷書稿,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這些女性,既卑微又偉大,她們身上蘊含著有如地母一般的力量,她們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命運的重擔。她們,是共和國的母親……
記憶的性別-農村婦女和中國集體化歷史 目錄
中文版作者序
導言
記憶所在之處
缺失的歷史
研究計劃
**章
框架
地點:“一切社會主義都帶有地方性”
檔案
聆聽者
敘述和記憶
記憶的社會性別
第二章
家里沒人
大山溝里的死亡
可以訴說的苦難
逃荒
裹腳和農活
織布
失去
征兵和男人的缺席
躲藏
解放
家里沒人
第三章
寡婦(或領導的美德)
曹竹香和苦難的考驗
為革命提供衣物
蹲點
土地改革
互助組和當領導的危險
婦女和家庭國家效應
塑造勞動模范、塑造美德典范
第四章
積極分子
超越封建
冬學
表演:歌、舞、戲劇、會議
婚姻
《婚姻法》
考慮離婚
和聲:使國家效應進入家庭
運動時間以外
第五章
農民
合作社的興起
高級合作社
動員婦女
工分:一個有效的社會性別分析范疇
農事女性化
重現“家里沒人”
不滿
第六章
接生員
農村的接生方法和舊產婆
接生現代化
農村的接生方法
接生合作化
超越運動時間:接生的故事
劉西罕和有關生育危險的魑魅魍魎
第七章
母親
使可見的變為不可見的
家庭生活
夜里做針線活
托兒
母子之間的感情聯系
干部、忠誠、輕描淡寫
母親的矛盾
第八章
模范
美德的譜系
搜尋
演講
勞動
寫作
記憶
傳記和內在性
第九章
勞動者
大躍進勞動:男人(與一些婦女)的離開
“大躍進”農耕和農業的女性化
鼓足干勁,力爭上游
五化
吃食堂的時候
生存策略
運動時間和時間的皺褶
看不見的累積
第十章
敘述者
進步
核心家庭的風靡和對老人的排斥
附錄
訪談
參考文獻
記憶的性別-農村婦女和中國集體化歷史 作者簡介
賀蕭(Gail Hershatter),曾求學于美國漢普郡學院、中國南開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獲斯坦福大學博士學位,曾任美國亞洲研究學會主席,現為加州大學圣克魯斯分校歷史系自身講座教授。著有《天津工人,1900-1949》,《個人的聲音: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婦女》,《危險的愉悅:20世紀上海的娼妓問題和現代性》,《中國婦女在漫長的20世紀》,《記憶的性別:農村婦女和中國集體化歷史》等。其中,《危險的愉悅》和《記憶的性別》分別于1997年、2012年獲得美國歷史學會“瓊·凱利女性史紀念獎”(Joan
Kelly Memorial Prize in Women’s History)。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