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以生態文明看待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452009
- 條形碼:9787030452009 ; 978-7-03-04520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以生態文明看待發展 本書特色
本書對生態文明建設問題提出的緣由,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理論基礎進行探討,以利益-行為-制度-激勵為分析框架系統論證和分析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同時運用現代研究方法工具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進行評價分析,從而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的策略、政策及實現路徑。
以生態文明看待發展 內容簡介
本書對生態文明建設問題提出的緣由,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理論基礎進行探討,以利益-行為-制度-激勵為分析框架系統論證和分析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同時運用現代研究方法工具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進行評價分析,從而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的策略、政策及實現路徑。
以生態文明看待發展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2 研究現狀
1.3 研究內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論背景:傳統發展理論的反思
2.1 對傳統經濟增長理論的回顧
2.2 對經濟發展理論的反思
第3章 實踐背景:傳統發展方式的反思
3.1 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發展方式的演變
3.2 傳統發展方式的反思
3.3 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特征
第4章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淵源
4.1 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生態文明的樸素思想
4.2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生態文明思想
4.3 西方經濟學中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理論
第5章 生態文明建設的一般理論分析框架
5.1 生態文明建設的利益-行為-制度-激勵分析框架
5.2 生態文明建設的利益協調
5.3 生態文明建設的行為調整
5.4 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安排
5.5 生態文明建設的激勵機制
第6章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狀態評價
6.1 生態文明建設狀態評價的指標體系設計
6.2 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方法
6.3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評價
6.4 結論及建議
第7章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利益格局的變化
7.1 利益格局變化的根源:自利性
7.2 利益格局變化的動因:利益沖突性
7.3 利益格局變化的表現:利益差異性
7.4 利益格局的優化:利益協調性
第8章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行為博弈分析
8.1 主體行為博弈的表現:行為特征
8.2 主體行為博弈的過程:博弈模型
8.3 主體生態文明建設行為的策略調整
第9章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分析
9.1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變遷
9.2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制度缺陷
9.3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設計
第10章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激勵機制
10.1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激勵機制設計的特殊性
10.2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激勵機制現狀分析——以退耕還林工程為例
10.3 我國經濟發展中生態文明建設激勵機制設計
第11章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支持體系
11.1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政策的實施效果分析
11.2 完善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政策體系的內容
第12章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12.1 生態文明建設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系
12.2 以生態文明視角看待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
12.3 生態文明建設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路徑
第13章 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中的生態文明建設
13.1 西部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自然環境及面臨的問題
13.2 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中生態環境建設的評價
13.3 西部經濟發展中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經濟學分析
13.4 西部經濟發展中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建議
第14章 我國中部地區經濟發展中的生態文明建設
14.1 中部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自然環境及面臨的問題
14.2 中部地區生態文明建設效果評價
14.3 中部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建議
第15章 東部地區經濟發展中的生態文明建設
15.1 東部地區建設生態文明的自然環境及面臨的問題
15.2 東部地區經濟發展中生態環境建設的評價
15.3 東部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