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雜文當代部分--卷四王春瑜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416175
- 條形碼:9787553416175 ; 978-7-5534-161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雜文當代部分--卷四王春瑜集 內容簡介
雜文一俟來到華夏,它就友好地“拿來”社會科學乃至自然科學的多種文化元素。它不是政治學,但只有不迷失政治選擇,才能解析身邊社會的變數;雜文不是社會學,但只有掌握瞬。息萬變的時代脈搏,才能適應人間叢林法則:雜文不是歷史學,但人,總應撥開歷史霧障,略知歷史長河的走向:雜文不是生理學不是心理學,但它能解剖人性、解讀人生,理順人際關系;雜文不是方法論,但它無處不閃爍著思想方法的光芒;雜文不是文藝學,但它評價文藝現象既深刻又形象;雜文不是美學,但每篇雜文無不抨擊假惡丑,無不向往美、贊揚美…… 王春瑜(1937-)何許人也?屬牛,字生嘆,號三爺。生于蘇州桃花塢尚義橋,有幸與唐伯虎同里,惜未沾上才氣,故兒時只好在建湖水鄉放牛,“**”時更淪為政治“牛棚”之“牛”近七年,1979年春平反后,重新執筆寫作。出版史學專著八種,雜文隨筆集十幾種,主編文史叢書十余種。別無長技,覓食于文史兩界,慚愧、慚愧。 正是: 牛屋耕耘不知年, 轉眼已是夕陽天。 日暮鄉關驚歲晚, 抖擻精神再耕田。 辛卯孟春于牛屋
中國雜文當代部分--卷四王春瑜集 目錄
“語錄”考
燒書考
“萬歲”考
三百年前的“吃喝風”
傷哉,謝老遺言
“父母官”考
烏紗帽考
一碗粥裝得下半部歷史
九斤老頭兒考
未莊評職稱的風波
文征明羞見孔夫子
論“出口轉內銷”
論“焦大故居”
說飲食男女
論蒼蠅·蚊子·丁香·木香·“三陪”
戴高帽考咯
論窮博士
哀“南昌”
克隆羊與東方文化主義
哀張宅
以牛魔王為戒
說風馬牛
錯覺的悲哀
數字的無奈
花果山上的“猴門事件”
月下誰敢追蕭何?
“4笑區區一檜亦何能”
阿Q的先輩與后輩
評泡沫史學
《論語》新編
新編《水滸》人物語錄
新編《孟子》
“他是我們的人”
動物語錄
古本《老子》今譯
新編《西游記》人物語錄
英格蘭鐵匠喬的那頂禮帽
窮證
酒話連篇
人間若無竹枝詞
神話
森林動物王國寓言
壯哉,奧爾特加
鬼話
時遷與胡長青的對話
中國雜文當代部分--卷四王春瑜集 節選
《全國重點中學優秀教師推薦雜文經典 中國雜文·當代部分(卷4):王春瑜集》: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除了白癡與瘋子外,人們莫不珍愛書籍,力求沿著這個“階梯”,拾級而上,爭取步入光華璀璨、知識浩瀚的“七寶樓臺”。但是,人類中的有一種人,如果從生理學上看,既非先天性的白癡,也非后天性的瘋子,卻千方百計毀壞“人類進步的階梯”,以放火燒書為能事。這種人就是位居九五之尊,拼命推行封建專制主義的帝王,以及跟在帝王屁股后面搖尾乞憐、吠聲吠影的某些文丑。 中國封建社會的資格之老,倒確實是世界**。那么,作為封建專制主義的產物——燒書,始于何時?考史者說法不一。清朝著名的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斷言:“孔子亦燒書。”根據是什么?他說:“《詩》(即《詩經》)三千篇,存三百一十一篇,則兩千六百八十九篇,孔子亦得而燒之矣。”這種說法,純屬推測之詞,恐怕難免冤枉了孔老夫子。當然,這種“怪”論,也并不始于鄭板橋。宋朝的孫奕,根據《左傳》成公二年及《孟子·萬章》中有關“非禮也勿籍”的記載,把“勿籍”,即不合禮制的事不寫進史籍中去,說成是帝王燒書的開端。其實,此論與鄭板橋一樣,也是想當然耳。應當說,在中國歷史上,大搞封建文化專制、開燒書惡劣先例的,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個皇帝——秦始皇。他的“焚書坑儒”,今天已是婦孺皆知,這里無須贅述。 值得注意的是,燒書的丑劇,并未隨著秦始皇長眠驪山墓而告終。翻開史籍,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繼承秦始皇衣缽的燒書名人,迭相出現。就這點而論,秦始皇的“皇澤”如此長久,實在是中華民族文化史的大不幸。 魯迅曾經指出,有些末代帝王,“分明地感到天下已沒有自己的東西,現在是在毀壞別人的東西了”,“在死前燒掉了祖宗或自己所搜集的書籍”。這是事實。南北朝時期,公元554年,魏師入郢,江陵城陷,梁元帝悲鳴著“文武道盡”,喪心病狂地燒掉了十四萬卷圖書。南宋的大漢奸秦檜,竊取大權后,不但查禁野史,還放火燒書,歷時達十一年之久,使當時的史家“每一思之,痛心疾首”。而有的皇帝,雖然并非末代,但為了強化封建專制主義的統治,也竭力刪書、燒書。清朝的乾隆皇帝,便是一例。一方面,他通過纂修《四庫全書》大量刪改書籍,亦如魯迅所言,結果“文苑中實在沒有不被蹂躪的處所了”,“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同時,他又發布禁書令,從乾隆三十九年至四十七年,連續燒書二十四回,燒掉的書達一萬三千八百六十二部之多,直到乾隆五十三年,仍然下著焚書的命令。真是駭人聽聞! “一犬吠聲,百犬吠影。”跟著封建帝王學步,狂吠要燒盡除了封建專制主義文化的“金科玉律”——儒學經典之外的天下群書的丑類,代不乏人。元朝的道學家吳海,就曾經專門寫了一篇名叫《書禍》的文章,叫嚷“道之不明,學害之也;學之不純,書禍之也。今天下之書已多之矣,然《詩》、《書》、《易》、《禮》、《樂》、《春秋》、《孝經》、《論語》、《大學》、《中庸》十篇,:凡六經圣賢之言,未嘗多也”。那么,多的是什么呢?“所以多者,皆諸子百氏,外家雜言,異端邪說。”他更具體地說:“夫揚(指揚朱)、墨(指墨子)、老(指老子)、佛(指佛經)諸書,六經(指《詩》《書》、《禮》、《樂》、《易》、《春秋》)之賊也;管(指管子)、商(指商鞅)、申(指申不害)、韓(指韓非)諸書,治道之賊也;遺事外傳,史氏之賊也;蕪詞蔓說,文章之賊也。” ……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