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人體簡史 本書特色
◆一部從頭講到腳、從里講到外、從30億年前講到今天的人體百科全書!
◆你的記憶很容易被篡改!向人們展示他們小時候坐熱氣球的合成照片,盡管他們從未坐過,但他們會突然想起,甚至描述出當時的場景
◆人有幾百萬年前在樹上睡覺的記憶,所以現在在床上睡覺也不會掉下來!
◆只有人把空氣和食物送往同一通道,所以生來容易被噎死!
◆人的大腦80%都是水,而且現代人的大腦比1萬年前還小了一個網球那么大
◆人身上的細菌總量約1.3公斤,跟大腦的重量相當。有人認為,菌群也是人體的一大器官!
◆Y染色體可能在460萬年后滅絕,但不用擔心,男性并不會因此滅亡!
◆人每天都有5次得癌癥的機會,而癌癥是進化的代價!
◆全球銷量超千萬冊的科普巨著《萬物簡史》作者比爾·布萊森重磅新作,被譽為“當今在世的zui有趣的非虛構類作家”!
◆羅振宇重磅推薦!
◆翻開本書,從頭講到腳、從里講到外,你會發現身體多的是你不知道的秘密!
◆《星期日泰晤士報》2019年度科普書!
◆登頂《星期日泰晤士報》圖書暢銷榜!
◆雄踞《紐約時報》圖書暢銷榜18周之久!
人體簡史 內容簡介
制造一個人要花多少錢?
這可不是個無厘頭的問題,英國皇家化學學會就曾以“神探夏洛克” 的扮演者“卷福”為樣本,很好準確地計算出構成.人的所有化學物質價值96546.79英鎊。但換個角度看,這還是個無厘頭的問題,因為我們連一個活體細胞都造不出來,更不要說造出一個“卷福”了。
你的身體不是被上帝或女媧造出來的,而是從淺海里的單細胞開始,歷經了30億年漫長的進化,才有了現在這個獨特的你:
你是專享有下巴的動物;是專享會因為情感而流淚的生物;也是專享把空氣和食物送往同一條通道的哺乳動物。你的眉脊不再向前凸起,取而代之的是風度翩翩的小眉毛;你的身體保有在樹上睡覺的記憶,所以睡覺時從不會從床上掉下來;你的大腦比一萬年前小了很多,但它30秒處理的信息比哈勃望遠鏡30年的還多;你的拇指比黑猩猩多了三塊小肌肉,所以你能更有力地抓握工具,從而創造出偉大的人類文明……
然而,進化只是為了繁衍,而并非讓人完美:直立行走讓我們常年承受背痛和膝蓋痛之苦;為了行動更方便,我們的骨盆變小,成了自然界中分娩很痛苦的生物;人類進化的速度永遠趕不上病毒變異的速度,所以我們面對病毒永遠手足無措;癌癥更是進化的代價,因為沒有細胞的變異,我們就永遠不會得癌癥……
翻開本書,體驗一趟從頭到腳、從里到外、從30億年前到今天的人體探索之旅!
人體簡史 目錄
**章 制造一個人要花多少錢?
第二章 皮膚:人體*大的器官
第三章 微生物:你和地球都是屬于微生物的
第四章 大腦:你的大腦80%都是水
第五章 頭:沒有頭人能活多久?
第六章 嘴:人是*容易被噎死的動物
第七章 心臟和血液:你分不分手和心臟可沒有半點關系
第八章 化學部門:三個月還你一個新的肝
第九章 解剖和骨骼:三塊肌肉造就人類文明
第十章 直立行走與鍛煉:為什么只有人選擇了直立行走
第十一章 體內平衡:發燒是你的身體在自救
第十二章 免疫:發炎是免疫系統戰斗后的痕跡
第十三章 肺和呼吸:你呼出的氧分子將永垂不朽
第十四章 食物:熟食給了人類更大的大腦和更多的時間
第十五章 腸胃:為什么女性的消化時間要比男性長一整天?
第十六章 睡眠:為什么你睡覺不會從床上掉下來?
第十七章 進入不可描述地帶:Y染色體將在460萬年后消失
第十八章 懷孕與生育:人的分娩是*大的設計失誤
第十九章 神經與疼痛:大腦感覺到的疼,才是真的疼
第二十章 疾病:致命性弱、傳播性強的病毒才是*成功的病毒
第二十一章 癌癥:你每天都有5次得癌癥的機會
第二十二章 醫療:“過度治療”才是健康的*大殺手
第二十三章 衰老和死亡:選擇生活方式,就是選擇死亡方式
人體簡史 節選
**章 制造一個人要花多少錢 “多像個天神!”——威廉·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很久以前,還在美國念初中的時候,我記得生物老師教過,構成人體的所有化學物質,花上差不多5美元,就可以在五金店買到。我不記得實際的數目了,可能是2.97美元,也可能是13.5美元,反正即使是放在20世紀60年代,那也是筆小錢。我還記得當時自己大吃一驚:居然只要花這幾個錢,就能造出一個像我這樣滿臉疙瘩的懶家伙? 這件事讓人深感丟臉,以至于這么多年我一直難以忘懷。問題是:這是真的嗎?我們真的只值這么點錢嗎? 許多權威人士(你或許可以把這里的“權威人士”解讀為“星期五都沒人可約會的科學系本科生”)嘗試過許多次(主要是為了好玩),計算構建一個人要花上多少材料費。近年來*值得尊敬、*全面的一個嘗試,或許來自皇家化學學會。它在2013年的劍橋科學節上,計算了構建演員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必需的所有元素要花多少錢。(那一年,康伯巴奇是科學節的客座導演,用起來正趁手,而且他也算是個有著典型體格的人類。) 總的來說,根據皇家化學學會的計算,構建一個人需要59種元素。其中6種——碳、氧、氫、氮、鈣和磷——占了我們身體的99.1%,其余的大部分元素都有點出人意料。沒有體內的鉬,或者釩、錳、錫和銅,誰會想到我們不完整呢?必須說的是,我們人類對部分元素的需求量其實非常少,只能以百萬分之幾,甚至十億分之幾來度量。例如,身體中每出現999,999,999又1/2個其他所有原子,其中就只有20個鈷原子和30個鉻原子。 人體里*多的成分是氧,占可用空間的61%。所以說,幾乎2/3的我們是由這種無味氣體組成的,這似乎有點違反我們的常識。我們之所以不像氣球那么輕盈有彈性,原因是氧大多跟氫相結合(氫占了你的另外10%),構成了水——而水,重得嚇人,如果你曾試過搬動一個兒童戲水盆,或是穿著完全濕透的衣服走過路,你就一定會知道水有多沉。自然界中*輕的兩種東西——氧和氫——組合成了一種很重的東西,這個事實不免讓人覺得有些諷刺,但這就是你作為人的本質。氧和氫也是你體內較為廉價的兩種元素。假設你的體形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相當,你體內的氧價值8.90英鎊,氫價值16英鎊多一點。你里面的氮(占2.6%)單價更高,但按體內的含量,僅值27便士。但之外的一切就相當昂貴了。 根據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的數據,你需要大約30磅的碳,這將花費44,300英鎊(對各種元素,他們只用純度*高的那種。英國皇家化學學會可是不會用便宜貨來造人的)。鈣、磷和鉀,雖然需要的量極少,但它們會讓你的價值再增加47,000英鎊。其余的大多數元素,每單位體積的價值更加昂貴,好在你只需要很微小的分量。釷的價格差不多是每克2000英鎊,但因為它只構成了你的0.0000001%,所以,按你的身體所需,你用21便士就能買到。你需要的所有錫,價值4便士,而鋯和鈮只花你2便士。0.000000007%的你是釤,但它顯然都不值得你花錢,在皇家化學學會的賬本上,它的登記費用是0.00英鎊! 在我們體內發現的59種元素里,有24種傳統上被稱為“基本元素”,因為我們沒了它們真的不行。其余的則好壞參半:有些顯然是有益的;有些興許有益,但我們說不準是哪些方面有益;其他的既不有害也不有益,只是搭了個便車;只有極少的幾種是徹底的壞家伙。例如,鎘是體內*常見的第23種元素,占你體重的0.1%,但毒性嚴重。我們擁有它不是因為身體渴望它,而是因為它通過土壤進入了植物,而我們吃植物時也順便攝入了它。如果你住在北美,你可能每天會攝入大約80微克的鎘,它對你可沒有半點好處。 人體在元素水平上的絕大部分運作方式,都是我們至今仍在研究的課題。把你體內幾乎所有的細胞抽出來,它們還包含100多萬個硒原子,但不久之前,還沒有人知道硒原子的用途。我們現在知道,硒能制成兩種重要的酶,高血壓、關節炎、貧血、某些癌癥都與缺少硒有關,甚至還可能使精子數量減少。因此,為體內加入一些硒(堅果、全麥面包和魚類中的硒很豐富)是個好主意,但要是攝入過多,你的肝臟會受到無可挽回的毒害。跟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一樣,找平衡是一樁微妙的活計。 總的來說,按皇家化學學會的說法,構建一個全新人類的全部成本(以親切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為樣板)是個非常精確的數字:96,546.79英鎊。當然,勞動力和增值稅會進一步提高成本。用不到20萬英鎊換一個能帶回家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應該是個很合理的價格——考慮到方方面面的情況,這不能算一筆大錢,但顯然比我初中老師說的區區幾美元要貴多了。據說,2012年,美國電視網在老牌科學節目《新星》里播出了名為《尋找元素》的一集,做了一項和英國皇家化學學院完全相同的研究,計算出人身體內基本組成要素的總價值是168美元。這說明了一個隨著本書的推進會變得越發明顯的觀點:有關人類身體的各種細節,往往都十分不確定。 當然,這其實并不重要。無論你花多少錢,也不管你怎么精心地裝配材料,你都沒法用這些材料造出一個人來。你可以把現在在世或者已經去世的所有*聰明的人都召集在一起,賦予他們人類知識的總和,他們也沒法制造出哪怕一個活體細胞,更別說復制出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了。 毫無疑問,*叫我們震驚的事情是:我們只是一堆惰性成分,就跟你在一堆泥土里找到的東西一樣。我之前在另一本書中說過,這里不妨再說一遍:構成你的元素唯一特殊的地方,就在于它們構成了你。這是生命的奇跡。 …… 人們通常把身體比喻成機器,但它遠不止如此。身體一天工作24小時,連軸轉上幾十年,靠水和若干有機化學物運行,(基本上)無須定期保養或安裝備件。它柔軟,相當可愛,有著隨和的機動性和柔韌性,對自我復制懷有熱情,能講笑話,感受親情,欣賞鮮紅的落日和涼悠悠的微風。就你所知,有多少種機器能做到這一切?所以,有一件事毫無疑問:你就是個真正的奇跡!不過,必須說,一條蚯蚓也可以用這話來形容。 我們該怎樣贊美這存在的榮耀呢?嗯……我們大多數人采取的做法是能少鍛煉就少鍛煉、能吃多少就吃多少。想想你往喉嚨里塞了多少垃圾,想想在發光的屏幕前,你以近乎植物人的狀態虛擲了多少時光。然而,身體卻以某種神奇的方式照料著我們,從我們塞進肚里的各種食物里提取營養,讓我們緊密地維持團結,長達數十年。我們用亂七八糟的生活方式來自殺,還真得花上不少時日。 就算你把所有的事情都做錯了,身體也能維持還順帶保護你。我們大多數人都對此做了證明。每6名吸煙者中就有5名不會患上肺癌。大多數容易心臟病發作的人,并未出現心臟病發作。據估計,每天,你會有1~5個細胞發生癌變,而你的免疫系統會捕獲并殺死它們。想想看,每個星期幾十次,一年超過1000次,你都有可能患上我們這個時代*可怕的疾病,而每一次,你的身體都拯救了你。當然,極為偶爾的時候,癌癥會發展成更嚴重的事情,有可能害死你,但整體而言,癌癥很罕見:身體內的大多數細胞幾十億幾十億地復制卻不曾出錯。癌癥或許是死亡的常見原因,但不是生活中的常見事件。 我們的身體是一個由37.2萬億個細胞構成的宇宙,它們多多少少都能隨時隨地、完美和諧地運作。痛感、消化不良、奇怪的瘀傷或疙瘩,差不多就是正常運作過程中所有不完美的表現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編制的《國際疾病和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有數以千計(8000多種)的事情可以扼殺我們——除了衰老致死,而我們逃過了每一種。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算得上是一筆不錯的買賣。 老天知道,我們在任何意義上都并不完美。我們有阻生臼齒,因為我們的頜骨演變得太小,無法容納所有牙齒。我們的骨盆太小,不經歷極度的疼痛沒法生下孩子。我們很容易陷入無可救藥的背痛。我們的器官基本上無法自我修復。如果一條斑馬魚弄壞了自己的心臟,它會生長新的組織;如果你弄傷了心臟,那就太糟糕了。幾乎所有動物能自己合成維生素C,我們人類卻不能。我們執行合成過程的每一環節,但莫名其妙地,缺少了*后一步——生成一種酶。
人體簡史 作者簡介
比爾·布萊森 BILL BRYSON 代表作是科普巨著《萬物簡史》,全球銷量超千萬,簡體中文銷量破百萬。 英國皇家學會榮譽院士,詹姆斯·喬伊斯獎、塞繆爾·約翰遜獎等多個文學獎獲得者,更因文學貢獻獲得大英帝國官佐勛章。 布萊森“十七年磨一劍”,《萬物簡史》出版后,再度推出科普巨著《人體簡史》。17年間,他不但查閱了大量的材料,還親身探訪了牛津大學、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賓州大學、烏德勒支的馬克西瑪公主兒童癌癥中心等18個全球領先的學術研究和醫療機構,與38個醫學領域內的國際杰出學者、專家、醫生進行深度訪談,足跡遍布英國、美國、荷蘭。 《人體簡史》一經出版,不但得到了普通讀者的喜愛,更是得到了醫學專業人士的肯定,諾丁漢醫學院的安格斯·布朗教授稱贊:“布賴森咨詢了一群令人印象深刻的國際醫學專家,將他們的專業知識和獨特觀點作為資料來源,這無疑增加了本書的嚴謹性。”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