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全3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81623
- 條形碼:9787509781623 ; 978-7-5097-8162-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全3冊) 本書特色
★ 32開精裝,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甲骨文書系,裝幀精美,富有設計感,譯文精良,豆瓣評分高達9.2分
★ 作者于爾根•奧斯特哈默被譽為19世紀的布羅代爾。一個充滿全景式創造物的時代值得擁有一位具備全景式傾向的歷史記錄者
★ 本書獲2010年萊布尼茨獎(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Prize)(德國研究基金會)、2012年格爾達・漢高獎(Gerda Henkel Prize)(格爾達・漢高基金會)、2017年湯因比獎(Toynbee Prize)(湯因比獎基金會)、德國語言與文學創作學會弗洛伊德科學散文獎、北德廣播電視臺文化頻道非虛構類圖書獎、權威期刊《選擇》(Choice)2014年度“杰出學術著作”之一、《彭博商業周刊》2014度*佳圖書之一,由薩蒂亞吉特・達斯(Satiyajit Das)選出、Marginal Revolution.com網站(泰勒・科文)2014年*佳非虛構圖書
★ 《紐約圖書評論》、《泰晤士報文學增刊》、《華爾街日報》、《德國時代周報》、《金融時報》、《彭博商業周刊》、《美國歷史學刊》等權威報刊雜志給予本書高度評價
從19世紀開始,人類現代史即將拉開序幕。這是一個重大政治理念匯聚的時代,是“此在”科學化的時代,是鐵路與工業的時代,是各大陸之間的大規模移民以及**波經濟和通信全球化浪潮的時代,是民族主義和歐洲帝國主義向全球擴張的時代。但同時,在今人眼中,19世紀卻已變得遙遠而陌生:一個輝煌的昨日世界。本書從世界史的角度描繪和剖析了這段歷史,一個歐亞美非各大洲經歷劇變與全球化誕生的時代。國際歷史學會前主席于爾根•科卡稱此書是“德國歷史寫作中的里程碑”,奧斯特哈默也因此被譽為“有關19世紀的布羅代爾”。
奧斯特哈默以令人信服的建構清楚說明了我們理解今日世界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19世紀的制度和創新,以及它們所提供的一種獨特的歐洲視角。廣博浩大、分量十足、新穎獨創、引人入勝、面面俱到、令人生畏。奧斯特哈默是一位對細微差別和巨大差異擁有極強感知能力的體系構建者。他以驚人的學識和毅力,將全球史研究的學術復雜性和地理綜合性提升至新的水平;它富于令人難忘的短語和警句,這代表著一種生動而幽默的精神;此外,它還提供了關于19世紀如何塑造了我們今日世界的充滿智慧和獨創性的觀點。這一極佳的研究形成了一部從18世紀末到20世紀的全球史,而且沒有過于簡單化。
幾乎每一頁都提供了關于世界歷史和特定國家的全球背景的新見解。在優雅而清晰的文字中,他穿越整個世界,審視了那個時代的兩面性:既是遙遠的過去,又是我們當代環境的起源。這部宏大、萬花筒式的著作記述了一整個世紀演變的多條變化線路。它屬于我們理解今天眾多挑戰起源的重要書單。
可以說,這是過去四分之一世紀出版的、由一位德國歷史學家完成的*重要的著作。它是19世紀全球史真正的權威記述,強有力地論證和漂亮出色地描述。這不僅是一場知識與智慧的焰火,同時也是一種莫大的閱讀享受。
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全3冊) 內容簡介
隨著全球史研究的深入,我們還沒有一部由中國學者撰寫的被視為經典的世界史書,所以引進翻譯出版奧斯特哈默這部被視為后冷戰時期重要、正在成為經典的著作,對專業學者和一般讀者來說都是有意義的。翻閱書稿,我覺得這是一本對于人們了解19世紀世界歷史的很好的參考書,而且是不同于我們以往看過的或是留存的知識積累中有關世界歷史的樣式,會給我們很多新鮮的知識和認識。
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全3冊) 目錄
第1章 記憶與自我觀察——19世紀的媒介式永恒 / 一 視與聽 / 二 記憶藏所、知識寶庫與存儲媒介 / 三 敘述、報道與“現實主義” / 四 統計學 / 五 新聞 / 六 攝影術
第2章 時間——何時謂19世紀? / 一 年代劃分與時代特征 / 二 歷法與年代分期 / 三 轉折與過渡 / 四 鞍形期-維多利亞時代-世紀末時期 / 五 時鐘與速度
第3章 空間——何處謂19 世紀? / 一 空間/時間 / 二 元地理學:空間的名稱 / 三 “心理地圖”:空間觀念的相對性 / 四 互動空間:大陸與海洋 / 五 區域劃分:權力與空間 / 六 領土所有權、離散地與邊界
第二部 全景
第4章 定居與遷徙 / 一 規模與趨勢 / 二 流亡與流放地 / 三 集體性逃亡與種族清洗 / 四 內部遷徙與奴隸貿易的轉型 / 五 人口遷徙與資本主義 / 六 全球移民危機
第5章 生活水平——物質生存的安全與風險 / 一 “生活水平”與“生命質量” / 二 壽命的延長與“健康人” / 三 對瘟疫的恐懼與預防 / 四 流動的風險——今與昔 / 五 自然災害 / 六 饑荒 / 七 農業革命 / 八 貧困與富裕 / 九 消費全球化
第6章 城市——歐洲模式與全球特色 / 一 城市的正常形態與特殊形態 / 二 城市化與城市體系 / 三 在“去城市化”與超增長之間 / 四 特殊城市與一般性城市 / 五 港口城市的黃金期 / 六 殖民城市:通商口岸與帝國都市 / 七 內部空間與地下空間 / 八 象征、美學與規劃
第7章 邊疆——對空間的征服和對游牧生活的入侵 / 一 侵略與邊疆的形成 / 二 北美的“荒野西部” / 三 南美與南非 / 四 歐亞大陸 / 五 定居性殖民主義 / 六 征服自然:生態空間遭到入侵**部 近景
第1章 記憶與自我觀察——19世紀的媒介式永恒 / 一 視與聽 / 二 記憶藏所、知識寶庫與存儲媒介 / 三 敘述、報道與“現實主義” / 四 統計學 / 五 新聞 / 六 攝影術
第2章 時間——何時謂19世紀? / 一 年代劃分與時代特征 / 二 歷法與年代分期 / 三 轉折與過渡 / 四 鞍形期-維多利亞時代-世紀末時期 / 五 時鐘與速度
第3章 空間——何處謂19 世紀? / 一 空間/時間 / 二 元地理學:空間的名稱 / 三 “心理地圖”:空間觀念的相對性 / 四 互動空間:大陸與海洋 / 五 區域劃分:權力與空間 / 六 領土所有權、離散地與邊界
第二部 全景
第4章 定居與遷徙 / 一 規模與趨勢 / 二 流亡與流放地 / 三 集體性逃亡與種族清洗 / 四 內部遷徙與奴隸貿易的轉型 / 五 人口遷徙與資本主義 / 六 全球移民危機
第5章 生活水平——物質生存的安全與風險 / 一 “生活水平”與“生命質量” / 二 壽命的延長與“健康人” / 三 對瘟疫的恐懼與預防 / 四 流動的風險——今與昔 / 五 自然災害 / 六 饑荒 / 七 農業革命 / 八 貧困與富裕 / 九 消費全球化
第6章 城市——歐洲模式與全球特色 / 一 城市的正常形態與特殊形態 / 二 城市化與城市體系 / 三 在“去城市化”與超增長之間 / 四 特殊城市與一般性城市 / 五 港口城市的黃金期 / 六 殖民城市:通商口岸與帝國都市 / 七 內部空間與地下空間 / 八 象征、美學與規劃
第7章 邊疆——對空間的征服和對游牧生活的入侵 / 一 侵略與邊疆的形成 / 二 北美的“荒野西部” / 三 南美與南非 / 四 歐亞大陸 / 五 定居性殖民主義 / 六 征服自然:生態空間遭到入侵
第8章 帝國與民族國家——帝國的慣性力 / 一 趨勢:大國外交與帝國擴張 / 二 通往民族國家之路 / 三 帝國:它是如何組合在一起的? / 四 帝國:類型與比較 / 五 帝國:例證和模棱兩可的例子 / 六 不列顛治下的和平 / 七 帝國:人們是如何在其中生活的?
第9章 權力體系、戰爭與國際主義 ——兩場世界大戰之間 / 一 通往世界國家體系的蜿蜒之路 / 二 秩序空間 / 三 戰爭:和平的歐洲、不安寧的亞洲與非洲 / 四 外交:政治工具與跨文化藝術 / 五 國際主義和標準的普世化
第10章 革命 ——從費城經南京到圣彼得堡 / 一 革命——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還是從哪里而來? / 二 革命性的大西洋 / 三 世紀中葉的痙攣 / 四 1900年后的歐亞地區革命
第11章 國家 ——“*小的政府”、統治排場和“未來隸屬” / 一 秩序與交往:國家和政治 / 二 君主制的新發明 / 三 民主制 / 四 管理 / 五 動員化和組織化 /六 自強:來自邊緣區防御的政策 / 七 國家與民族主義
第三部 主題
第12章 能源與工業 ——誰,何時,何地,解放了普羅米修斯? / 一 工業化 / 二 能源體系:煤炭世紀 / 三 經濟發展(不發展)的路徑 / 四 資本主義
第13章 勞動 ——文化的物質基礎 / 一 農業勞動的比重 / 二 工作場所:工廠,工地,辦公場所 / 三 勞動世界的解放之路:奴隸,農奴,解放的農民 / 四 雇傭勞動的不平衡性
第14章 網絡 ——作用范圍,密度,網眼 / 一 交通與通信 / 二 貿易 / 三 貨幣與金融
第15章 等級制度 ——社會領域的垂直維度 / 一 一部世界社會史? / 二 貴族的緩慢衰亡 / 三 市民與準市民
第16章 知識 ——增多,濃縮,分布 / 一 世界性語言:大語言地區 / 二 讀寫能力教育和學校化 / 三 作為歐洲文化輸出品的大學 / 四 知識的流動和譯介 / 五 自我及他者的人文科學
第17章 “文明化”與排異 / 一 “文明世界”及其“布道” / 二 奴隸解放和“白人的統治地位” / 三 排外與“種族斗爭” / 四 反猶主義
第18章 宗教 / 一 宗教的概念和條件/ 二 世俗化 / 三 宗教與帝國 / 四 改革與革新
結束語——歷史上的19世紀信息
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全3冊) 節選
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全3冊) 相關資料
一部德國布羅代爾式的著作呈現出19世紀的重要意義。
——泰勒·科文(Tyler Cowen),《邊際革命》作者
于爾根·奧斯特哈默的《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將歷史事實寫得跌宕起伏、抑揚頓挫,為讀者呈現出關于復雜和混亂的19世紀的獨到見解。在這部杰出的學術作品中,奧斯特哈默教授……已經塑造出一幅卓越非凡的19世紀圖景……它為暢銷品這一名詞賦予了新的含義。
——薩蒂亞吉特·達斯(Satyajit Das),《赤裸的資本主義》作者
于爾根·奧斯特哈默是19世紀的布羅代爾。他的全球性宏景是這位歷史學家學術手藝的桂冠。在優雅而清晰的文字中,他穿越整個世界,審視了那個時代的兩面性:既是遙遠的過去,又是我們當代環境的起源。
——喬納森·施佩貝爾(Jonathan Sperber),《卡爾·馬克思》作者
可以說,這是過去四分之一世紀出版的、由一位德國歷史學家完成的重要的著作。它是19世紀全球史真正的記述,強有力地論證和漂亮出色地描述。一部德國布羅代爾式的著作呈現出19世紀的重要意義。
——泰勒·科文(Tyler Cowen),《邊際革命》作者
于爾根·奧斯特哈默的《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將歷史事實寫得跌宕起伏、抑揚頓挫,為讀者呈現出關于復雜和混亂的19世紀的獨到見解。在這部杰出的學術作品中,奧斯特哈默教授……已經塑造出一幅卓越非凡的19世紀圖景……它為暢銷品這一名詞賦予了新的含義。
——薩蒂亞吉特·達斯(Satyajit Das),《赤裸的資本主義》作者
于爾根·奧斯特哈默是19世紀的布羅代爾。他的全球性宏景是這位歷史學家學術手藝的桂冠。在優雅而清晰的文字中,他穿越整個世界,審視了那個時代的兩面性:既是遙遠的過去,又是我們當代環境的起源。
——喬納森·施佩貝爾(Jonathan Sperber),《卡爾·馬克思》作者
可以說,這是過去四分之一世紀出版的、由一位德國歷史學家完成的重要的著作。它是19世紀全球史真正的記述,強有力地論證和漂亮出色地描述。
——斯文·貝克特(Sven Beckert),《棉花帝國:一部全球史》作者
與布羅代爾的代表作相提并論沒有任何的不恰當。奧斯特哈默的《世界的演變》是一部杰出的作品,充滿了歷史想象、絕對搶風頭的博學和分量十足的獨到見解!反思空間與時間、帝國與奴隸制、戰爭與和平、經濟與外交、君主制與歌劇等,奧斯特哈默改變了我們對19世紀的全部理解。
——赫爾穆特·W.史密斯(Helmut W. Smith),范德堡大學
這部宏大、萬花筒式的著作記述了一整個世紀演變的多條變化線路。它屬于我們理解今天眾多挑戰起源的重要書單。
——約翰·E.威爾斯(John E. Wills, Jr.),南加利福尼亞大學信息
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全3冊) 作者簡介
作者:
于爾根•奧斯特哈默(Jürgen Osterhammel),1952年生,曾在倫敦德國史研究所和弗萊堡大學工作,現為康斯坦茨大學近現代史教授。他出版過大量有關18世紀以來的歐亞歷史著作。其作品包括《中國與世界:十八世紀至當代》(獲得德國史學家協會獎)《中國革命: 1925年5月30日, 上海》《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等。于爾根•奧斯特哈默因其在歷史學研究中的卓越成就分別于2010年和2016年獲得萊布尼茨獎、湯因比獎。目前,他正在從事2 0世紀的去殖民化史研究,并和入江昭(Akira Iriye)合作主編6卷本《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譯者:
強朝暉,職業譯者,譯有《中國沖擊》《水的政治》等。
劉風,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畢業,德語同傳譯員,自由職業翻譯,譯有《正午的單車》、《完美三月》和《奢侈帶來富足》。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