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陸機集校箋 本書特色
《陸機集校箋(上下)/中國古典文學叢書》為西晉陸機賦、詩、文全面而深入的整理本,內容包括:前言,敘例,陸機賦、詩、文各篇之校勘、箋注、集評,陸機賦、詩、文的輯佚,歷代有關陸機作品的總評。另附陸機年表、傳記資料、序跋題識、箋注引用及參考書目四種。
陸機集校箋 內容簡介
《陸機集校箋》為陸機賦、詩、文全集之整理本, 整理者在諸家整理成果基礎上更進一步, 為學界及廣大讀者提供一部完整、確切可信且較為深入豐富之文本。本書內容包括: 前言, 例言, 陸機集 (各篇之校勘、箋注、集評) , 陸機作品輯佚 (包括賦、詩、文及專著, 亦均施以校勘、箋注
陸機集校箋 目錄
前言
例言
陸機集
卷**賦一
文賦并序
感時賦
豪士賦并序
瓜賦
思親賦
卷第二賦二
遂志賦并序
懷土賦并序
行思賦
思歸賦并序
愍思賦并序
應嘉賦并序
卷第三賦三
幽人賦
列仙賦
陵霄賦
述思賦
嘆逝賦并序
大暮賦并序
感丘賦
卷第四賦四
浮云賦
白云賦
鼓吹賦
漏刻賦
羽扇賦
鱉賦并序
桑賦并序
卷第五詩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
皇太子賜宴
春詠
遨游出西城
赴洛二首
赴洛道中作二首
招隱二首
園葵
招隱
于承明作與士龍
吳王郎中時從梁陳作
贈馮文羆遷斥丘令
答賈謐并序
贈尚書郎顧彥先二首
贈顧交趾公真
贈從兄車騎
答張士然
贈馮文羆
贈弟士龍
祖道畢雍孫劉邊仲潘正叔
答潘尼
贈潘尼
贈紀士
為陸思遠婦作
為顧彥先贈婦二首
為周夫人贈車騎
卷第六擬古樂府
擬行行重行行
擬今日良宴會
擬迢迢牽牛星
擬涉江采芙蓉
擬青青河畔草
擬明月何皎皎
擬蘭若生朝陽
擬青青陵上柏
擬東城一何高
擬西北有高樓
擬庭中有奇樹
擬明月皎夜光
猛虎行
君子行
從軍行
豫章行
苦寒行
飲馬長城窟行
門有車馬客行
君子有所思行
齊諶行
日出東南隅行或目羅敷艷歌
長安有狹邪行
前緩聲歌
長歌行
吳趨行
塘上行
悲哉行
短歌行
卷第七樂府百年歌
折楊柳行
鞠歌行
當置酒
婕妤怨
燕歌行
悲哉行
梁甫吟
董逃行
月重輪行
日重光行
挽歌三首
百年歌
秋胡行
順東西門行
上留田行
隴西行
駕言出北闕行
太山吟
棹歌行
東武吟行
飲酒樂
卷第八雜著
演連珠五十首
七征
卷第九頌箴贊箋表文
諫哀辭
漢高祖功臣頌
丞相箴
孔子贊
王子喬贊
至洛與成都王箋
謝平原內史表
吊魏武帝文并序
吊蔡邕文
吳大帝諫
愍懷太子誄
吳貞獻處士陸君諫
吳丞相江陵侯陸公諫
吳大司馬陸公諫
吳大司馬陸公少女哀辭
晉處士劉參妻王氏夫諫
卷第十議論碑
大田議
辨亡論上
辨亡論下
五等諸侯論
晉平西將軍孝侯周處碑
作品輯佚
卷**賦
祖德賦
述先賦
感時賦
思親賦
遂志賦
行思賦
思歸賦
愍思賦
應嘉賦
懷舊居賦
別賦
列仙賦
陵霄賦
大暮賦
感丘賦
浮云賦
云賦
鼓吹賦
漏刻賦
羽扇賦
鱉賦
桑賦
果賦
織女賦
文賦
失題
失題
卷第二詩
與弟清河云一首并序
贈顧令文為宜春令
贈武昌太守夏少明
贈斥丘令馮文罷
贈馮文罷
贈潘岳
答潘尼
為顧彥先作
贈顧彥先
祖道清正
祖會太極東堂
元康四年從皇太子祖會東堂
講漢書
東古口
尸鄉亭
園葵
庶人挽歌辭
挽歌辭
王侯挽歌辭
士庶挽歌辭
挽歌
挽辭
長歌行
獨寒吟
怨詩
嘆逝詩
失題
失題
失題
失題
失題
失題
失題
失題
失題
失題
失題
失題
失題
失題
失題
失題
飲酒樂
吳趨行
卷第三七銘諫吊贊表箋策
問議序傳書
七征
七羨
七導
吳丞相陸遜銘
孫權諫
父諫
姊諫
毗陵侯君諫
吳太常顧譚諫
吊蔡伯喈文
夏育贊
管叔鮮贊
薦賀循郭訥表
薦張暢表
詣吳王表
謝吳王表
表詣吳王
謝表
與吳王表
與吳王晏表
表
上趙王倫箋薦戴淵
謝成都王箋
策問秀才紀瞻等
集志議
晉書限斷議
祖會太極東堂詩序
皇太子清宴詩序
顧譚傳
與弟云書
與長沙顧母書
與長沙夫人書
乎復帖
失題
失題
失題
卷第四專著
洛陽記
亞曰書
晉惠帝起居注
要覽
作品總評
附錄
陸機年表
傳記資料
序跋題識
引用及參考書目
……
《陸機集校箋(下)》
陸機集校箋 作者簡介
陸機(261—303)是西晉時期的大文學家。祖父陸遜、父陸抗,均為東吳名將,地位顯赫。東吳被滅后,陸機與弟陸云以文才被召入洛陽,很受北方士大夫的器重。惠帝時宗室相爭,他為成都王司馬穎率大軍討伐長沙王司馬乂,兵敗,為司馬穎所殺。有《陸士衡集》。 陸機才冠當世,詩、文、辭賦都有成就。賦體的文藝批評著作《文賦》,是論文的名作,其形式也是前所未有的。此外他還寫過歷史著作《晉紀》、地理著作《洛陽記》等,均已不存。 《詩品》謂“陸才如海”,稱其“才高辭贍,舉體華美”,其詩“源出于陳思”。唐太宗甚至稱他為“百代文宗,一人而已”。可以說,陸機是曹植之后又一個關鍵性的人物,他以“緣情綺靡”(《文賦》)的準則,將詩歌進一步推向文人化、貴族化,引導了華麗雅致的詩風,流播久遠。 整理者楊明,1942年生,山西太谷人。1968年畢業于復旦大學中文系。曾任中學語文教師。1978年考取復旦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從王運熙教授研習古代文學,主要方向為魏晉南北朝唐代文學。1981年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留校任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助教。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為博士生導師。1992至1994年間曾赴日本任教,為神戶大學文學部客員教授。曾任中國李白學會、中國文選學會、中國《文心雕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古代文論學會理事。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