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文學史的當代講述:錢基博和他的《現代中國文學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623156
- 條形碼:9787550623156 ; 978-7-5506-2315-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學史的當代講述:錢基博和他的《現代中國文學史》 本書特色
《現代中國文學史》雖然是當代人講述當代文學史,“其人皆現在”,講述者與被講述者之間存在著十分“親密”的關系,但在講述態度上,錢基博先生堅守“論治不緣政黨,談藝不入文社”的學術獨立立場,本著“詞融今古,理通歐亞”的傳統與現代結合理路,將現代中國文學史的講述與中國文學史連接起來,通過闡發“中國四千年文學之演變”,觀近代以來“文章得失升降之故”,對作家作品的品評自有見地。在講述方式上,錢基博先生“以文體為綱,以作家為目”,提倡并采用“紀實傳信”的歷史批評方式,“裁篇同傳”的紀傳批評方式,“著其異議”的比較批評方式,使得講述本身既具有歷史觀感,又能做到“知人論世”,有著不可比擬的客觀性、整體性和深刻性。姜曉云編著的《文學史的當代講述--錢基博和他的現代中國文學史》通過在學術上對錢著的認真探索和細致梳理,凸顯了錢基博的現代學術精神,揭示其文學史寫作的獨特性,以及在此精神映照下對晚清民初以來現代各家獨到的學術關注。
文學史的當代講述:錢基博和他的《現代中國文學史》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在學術上對錢著的認真探索和細致梳理, 凸顯了錢基博的現代學術精神, 揭示其文學史寫作的獨特性, 以及在此精神映照下對晚清民初以來現代各家獨到的學術關注。主要內容包括: 緒論 ; “博古通今”的講述姿態 ; 對現代文人的批評態度等九章。
文學史的當代講述:錢基博和他的《現代中國文學史》 目錄
前言
**章 緒論
**節 清末民初時期對“舊文化”的檢討
第二節 “中國文學史”研究新范式的引入
第三節 當前為何要重提《現代中國文學史》
第四節 本書的基本內容與邏輯結構
第二章 “博古通今”的講述姿態
**節 “執古”與“騖外”思潮
第二節 “觀其會通”的文學史觀
第三節 《現代中國文學史》的體例
第三章 對現代文人的批評態度
**節 “論喜驚眾”的現代文人
第二節 “滅裂傳統”的歷史歧路
第三節 公共知識分子的話語權
第四章 “不立宗派”的獨立精神
**節 論治不緣政黨,談藝不入文社
第二節 追求“理勢之必然”
第三節 顯示“一家之言”
第五章 “紀實傳信”的歷史批評方式
**節 “紀實傳信”:歷史批評的落腳點
第二節 “洞源索流”:歷史批評的目的
第三節 “事、義、文”:歷史批評三要素
第六章 “知人論世”的紀傳批評方式
**節 “別為創制”的紀傳批評
第二節 紀傳批評的基本范疇
第三節 紀傳批評態度:“知人論世”
第七章 “著其異議”的比較批評方式
**節 “求真理之發見”的比較批評
第二節 “著其異議”的“列異”之法
第三節 “窮其流變”的“考異”之法
第八章 “詞融今古,理通歐亞”的文學整體觀
**節 從“抒情”到“發智”
第二節 從“文言”到“白話”
第三節 用文言文寫作《現代中國文學史》
第九章 新時期中國文學的集舊與開先
**節 集舊與開先
第二節 一個追趕的年代
第三節 學古以為新
附錄
錢基博先生學行小傳
劉夢溪先生關于開題報告的函
劉夢溪先生關于博士學位論文的評語
參考文獻
后記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