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晚期媒介生態與體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74852
- 條形碼:9787516174852 ; 978-7-5161-7485-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蘇聯晚期媒介生態與體制 本書特色
由張舉璽等*的《蘇聯晚期媒介生態與體制》一 書系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聞自由化與蘇共 亡黨關系研究”之研究成果,對蘇聯晚期執政生態、 媒介生態、公開性、輿論多元化、蘇聯報刊與其他大 眾傳媒法的制定與頒布等核心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
書中所包含的研究材料、主要見解、論述和結論等, 有助于讀者從新聞傳播學角度,全面了解蘇聯晚期推 行公開性與輿論多元化改革,以及大眾傳媒在改革過 程中逐步走向失控的歷史過程。
蘇聯晚期媒介生態與體制 內容簡介
本書系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聞自由化與蘇共亡黨關系研究”之研究成果,對蘇聯晚期執政生態、媒介生態、公開性、輿論多元化、蘇聯報刊與其他大眾傳媒法的制定與頒布等核心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書中所包含的研究材料、主要見解、論述和結論等,有助于讀者從新聞傳播學角度,全面了解蘇聯晚期推行公開性與輿論多元化改革,以及大眾傳媒在改革過程中逐步走向失控的歷史過程。
蘇聯晚期媒介生態與體制 目錄
導論**章 蘇共晚期執政生態 **節 20世紀70-80年代蘇聯所處的世界環境 一 蘇聯與美國“冷戰”達到頂峰 二 美國經濟下滑,蘇聯經濟開始崛起 三 蘇聯扭轉軍事劣勢,軍事力量開始與美國抗衡 結語 第二節 20世紀70-80年代蘇聯國情 一 領導人個人作風滋長 二 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弊端開始在蘇聯暴露 三 民眾生活受到政治改革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結語 第三節 20世紀70-80年代蘇聯共產黨黨情 一 蘇聯共產黨的綱領 二 蘇共黨組織的加盟構成和垂直體系 三 蘇共黨章黨綱的發展方向 結語 第四節 20世紀70-80年代蘇聯民情 一 蘇聯各民族的分布狀況和歐亞的居住狀況 二 蘇聯民眾婚姻生育狀況 三 生活水平體現市場對消費的需要 結語 第五節 20世紀70-80年代蘇共主導的改革 一 勃列日涅夫主導的改革(1964-1982年) 二 安—契主導的改革(1982-1984年) 三 黨內外出現深度改革的呼聲 結語第二章 蘇共晚期媒介生態 **節 蘇共晚期媒介政策 一 媒介政策內涵 二 蘇共當年推行的媒介政策 三 蘇共不同領導人時期推行的媒介政策 結語 第二節 蘇共晚期媒介資源 一 媒介資源 二 蘇共晚期報刊、廣播、電視的形態和狀況 三 媒介作為黨的喉舌,駕馭社會輿情 結語 第三節 蘇共晚期媒介技術環境 一 媒介技術的內涵 二 蘇聯廣播、電視、報紙媒介的技術 三 媒介技術對蘇共發布政策的作用和社會效果 結語 第四節 蘇共晚期媒介生存環境 一 媒介環境概述 二 蘇共晚期媒介生存環境 三 蘇共晚期的媒介生存狀態 結語第三章 蘇共晚期的新聞自由化 **節 新聞自由特征 一 新聞自由的概念 二 新聞自由的特征 三 蘇共改革前新聞自由的性質 結語 第二節 蘇共改革后推行的新聞自由化 一 蘇共改革推行新聞自由化的概念 二 蘇共改革推行新聞自由化的實質 三 蘇共改革前新聞自由與改革后新聞自由化的區別 結語 第三節 蘇共改革推行新聞自由化的核心內容 一 公開性 二 輿論多元化 三 《蘇聯報刊與其他大眾傳媒法》 結語第四章 蘇共推行新聞自由化的動因與構想 **節 蘇共推行新聞自由化的背景 一 推行新聞自由化的政治原因 二 推行新聞自由化的經濟原因 三 推行新聞自由化的文化原因 結語 第二節 蘇共推行新聞自由化的戰略構想 一 推行新聞自由化的目標 二 推行新聞自由化的措施 三 推行新聞自由化的發展狀況 結語 第三節 蘇共推行新聞自由化的價值與意義 一 加強輿論監督功能 二 刺激僵化體制,提高反腐能力 三 促進蘇共政治改革 結語第五章 蘇共新聞自由化演進過程 **節 蘇共新聞自由化的初始階段及角色 一 蘇共新聞自由化初始階段的任務 二 蘇共推行新聞自由化之后新聞媒體的作用 三 蘇共新聞自由化扮演的角色 結語 第二節 蘇共新聞自由化的展開階段及角色 一 新聞自由化倡導新聞公開性 二 新聞自由化展開之后輿論的作用 三 新聞自由化在展開階段所扮演的角色 結語 第三節 蘇共新聞自由化的發展階段及角色 一 《蘇聯報刊與其他大眾傳媒法》的頒布 二 《蘇聯報刊與其他大眾傳媒法》的實施 三 《蘇聯報刊與其他大眾傳媒法》對傳媒產業產生自作用 結語 第四節 新聞自由化的失控階段及角色 一 新聞自由化進入失控狀態 二 失控時期新聞自由化的表現 三 新聞自由化在失控階段扮演的角色 結語第六章 蘇共新聞事業在自由化浪潮中沉沒 **節 蘇共喪失對媒介的控制權 一 頒布《傳媒法》,主動放棄“把關人”的地位 二 “人人辦報”合法化 三 蘇共徹底喪失輿論陣地 結語 第二節 蘇聯晚期大眾傳媒所有制呈現多元化 一 改革中的蘇聯大眾傳媒所有制 二 大眾傳媒呈現多元化業態 三 所有制變革引發大眾傳媒功能轉變 結語 第三節 蘇聯晚期多黨制傳媒結構 一 蘇聯晚期傳媒結構 二 多黨制傳媒涌現 三 蘇共傳媒在黨派爭斗中迷失 結語結論與啟示附錄一 蘇聯報刊與其他大眾傳媒法附錄二 3akoh cccp o πeчatи и дpугих cpeдctbax maccoboй иhфopmaции 12июня 1990 roдa俄文參考文獻中文參考文獻后記
展開全部
蘇聯晚期媒介生態與體制 作者簡介
張舉璽,新聞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我國駐俄羅斯記者、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現任鄭州大學教授、河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者、教育部全國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新聞史學會常務理事、外國新聞傳播史研究會副會長。長期從事新聞理論與實務、國際新聞傳播和跨文化傳播研究。先后在國內外媒體發表新聞作品2000余篇、論文50余篇,出版著作14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課題9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