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麥神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4112382
- 條形碼:9787224112382 ; 978-7-224-1123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麥神 本書特色
陜西省重大精品文化項目 講述中國一代育種科學家奮斗史1.在我國蜚聲世界的科學育種領域,媒體及文學作品除了將焦點定格在水稻之父袁隆平身上外,對于同樣獲得輝煌成就的小麥育種科學家以及他們的事跡則關注不夠。小說的出版填補了這個“盲區”。 2.小說立意高遠,呈現的宏大背景下主人公平實的生活,承載著愛國興邦這個主題,彰顯了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3.小說可讀性很強,易使讀者走近這群優秀人物的精神世界,對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樹立及“中國人精神”的宣傳將發揮重要作用。
麥神 內容簡介
春末夏初的清晨, 還不到日出的時候, 天剛有點蒙蒙亮。那是一個美妙蒼茫的時刻, 在深邃微白的天空中, 還散布著幾顆星星, 地上漆黑, 天上全白, 樹枝在微微顫動, 四處都籠罩在神秘的薄明中……
麥神 目錄
**章 碧螞號
第二章 矮豐號
第三章 小偃號
第四章 矮敗號
麥神 節選
《麥神》: “我不去!老子還等著打老蔣呢!”耿忠誠性格耿直,脾氣火暴,人送綽號“耿大炮”。平常,他總是把大炮筒子對準敵人猛轟。這次,一聽不讓他參加渡河戰役,而是讓他去搶人,立馬拿炮口瞄準了張正一。一陣吼叫后,索性耍起無賴來。他蹲下身子靠在戰壕的土坡上,從懷里摸出一袋煙絲和一沓裁得整整齊齊的作業本紙,慢悠悠地卷著喇叭筒,一副不管你怎么樣,哪怕是天王老子來了,反正我就是不去的無賴樣。 也難怪,沖鋒陷陣、奮勇殺敵是戰士的天職。眼瞅著*緊火的戰事就要開打了,卻突然沒自己什么事兒了,擱到誰身上都受不了。耿忠誠不明白,西北農校一位叫任重遠的小麥育種專家,還有一袋叫作碧玉麥的麥種,一個人和一袋麥種,竟然比一場事關咸陽解放成敗的關鍵渡河戰還要重要,甚至在他接到的命令中都特別提到,一定要他和政委張正一親自帶隊前去,務必把人和種子從國民黨手中完好無損地搶回來。 “不就是個種莊稼的嘛,有啥了不起!老百姓哪個不會種莊稼?”耿忠誠吞云吐霧發泄著胸中的悶氣。更讓他生氣的是,他聽說這碧玉麥竟然還是從美國引進來的麥種,他反問張正一:“政委,你說說看,咱共產主義的土地上,怎么能種美帝國主義的種子?” 參加革命以前,張正一也是村里種莊稼的好手,盡管對育種工作沒有什么了解,但他明白一粒好種子的重要性。這就像生娃,要是父母都俊,生個娃肯定丑不到哪兒去。種子好了,肯定能多收幾斗糧食。他沒有正面回答耿忠誠的疑問,而是反問:“你聽過‘搶救大陸學人’計劃么?” 從1948年年底開始,蔣介石感覺到戰爭越打越艱難,逐步開始為敗逃臺灣做前期準備。除了要按計劃帶走大量古董字畫和黃金珠寶外,他還親下手諭,指令傅斯年、朱家驊、蔣經國等人,秘密謀劃一項搶奪大科學家、大教授、大學者一同去臺灣的“搶救大陸學人”計劃。別有用心的蔣介石妄圖通過這一舉措,為中共領導的新中國制造人為的人才荒漠。對此,勝算一籌的毛主席也有過*高指令,不惜一切代價把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從國民黨手中搶回來。 耿忠誠半信半疑:“毛主席真這樣講過?” 張正一肯定地點點頭:“這次,我們去救任重遠教授,可是在執行毛主席的*高指令!” “嘿嘿,政委就是能掰活。”盡管心里還是有些不情愿,但一想到這個任務和毛主席都沾上了邊,耿忠誠還是來了精神,“騰”地從地上站起來,扯開大嗓門,“二黑子,通知一連做好準備……” 根據西北農校地下組織的學生提供的消息,國民黨劫持了任重遠教授和他的妻子陳淑娟、女兒任慧敏,還有碧玉麥麥種。張正一和耿忠誠帶領一支加強連,趁天黑埋伏在了國民黨必經的一座荒蕪的舊墳場。等待的過程充滿了煩躁、不安,時間越長,他們越想念渡河戰,甚至有些懷疑情報究竟是否準確,敵人究竟是不是一定會走這條路。要是劫人不成,還錯過了渡河戰,那可要悔青腸子了。耿忠誠焦慮地抽著煙,心里期盼著敵人趕快到來,好讓他殺個痛快。張正一在心里琢磨著有可能遇到的抵抗,并謀劃著對策。 ……
麥神 作者簡介
馬玉琛,西安高陵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陜西作家協會理事,西安財經學院文學教授。1956年9月11日生.1983年畢業于西北大學中文系。發表中篇小說、短篇小說、散文、論文百余篇。長篇小說《風來水來》獲陜西作協首屆吉元文學獎。長篇小說《金石記》入選由文化部中國國家圖書館、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管理中心、中國作家協會、中國作家出版集團共同發起的“閱讀中國當代文學精品500部(數字)工程”。《金石記》獲第二屆陜西文藝大獎、第二屆柳青文學獎,入圍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書法作品獲“詩文風流翰墨飄香”中國作家書畫展優秀獎,為陜西省圖書館、世界城市論壇等多家文化機構收藏。 吳凱松,80后,作家,編劇,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陜西省報刊評論學會會員。發表小說、散文、詩歌百余篇,有電影、電視劇編劇作品多部,尤擅長重大歷史、近代傳奇、懸疑科幻題材創作。 仵埂,男,1956年生,陜西富平人。西安音樂學院教授,藝術哲學(美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陜西散文學會副會長,著作有《受難與追尋》、《文學之詩性與歷史之倒影》:教文集有《魂魄何系》等。
- >
山海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