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世界文明史 下卷 內容簡介
《世界文明史》分上下兩卷。是美國著名歷史學家愛德華·伯恩斯等撰寫的一部在美國有相當影響的著作。它初版于1955年,此后屢次修訂再版,至1991年共出版了八版。 80年代中期,商務印書館曾出版了該書1974年第五版(中文本共分為四冊),在讀書界引起了一定反響,并曾被列入《家庭書架》。此次出版的為該書第八版的中文版。 本版扼要考察了自遠古到20世紀90年代初人類文明演化的歷程,內容涉及各主要地區和國家。它保留第五版的基本特色,即關注人類在文化,思想、制度和知識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敘述政治史時側重于介紹它們與文化、社會和經濟發展史相關的內容;注重人類文明的繼承性和不同文明的碰撞,既注重各主要人類文明的獨特成就,又讓人了解到其局限性;插圖豐富,且與行文密切配合。與第五版一樣,本版以西方文明為重點,雖關注拉美,亞非等地區問題,卻難脫西方文化中心論的影響。但與第五版不同,本版更加強調各個文明與民族互惠、互相依賴的一面。它在吸收*新學術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舊版作了徹底的修訂增補,重寫了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內容。可以說,這是一部全新的著作。
世界文明史 下卷 目錄
一、資本主義、重商主義和商業革命
二、殖民與海外貿易
三、農業和工業
四、人口模式
五、社會或等級內的生活
第二十三章 專制主義時代
一、專制主義的吸引力與正當性
二、路易十四的專制主義
三、中歐和東歐的專制主義
四、英國的例外
五、戰爭與外交:一種國家體系的產生
六、18世紀的開明專制與有限君主制
七、18世紀的戰爭和外交
第二十四章 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
一、科學革命
二、啟蒙運動的基礎
三、啟蒙思想家的世界
四、科學的進步
五、藝術和文學中的古典主義與革新
六、巴洛克風格音樂和古典音樂
第五編 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及其后果
大事年表(五)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及其后果
第二十五章 法國大革命
一、大革命的來臨
二、舊制度的覆滅
三、一個新階段:激進革命
四、拿破侖與歐洲
五、維也納協議
第二十六章 工業革命
一、英國工業革命
二、歐洲大陸上的工業革命
三、鐵路的到來
四、1850年后的工業化
第二十七章 工業化的后果:城市化和階級意識(1800-1850年)
一、農村居民
二、城市化與生活水平
三、城市中產階級的生活
四、城市工人階級的生活
五、中產階級的世界觀
六、中產階級世界觀的早期批評者
第二十八章 自由主義的興起(1815-1870年)
第二十九章 民族主義與民族國家的建立(1815-1870年)
第六編 西方成為世界的中心
大事年表(六) 西方在為世界的中心
第三十章 國際工業化的發展和競爭(1870-1914年)
第三十一章 中產階級受到挑戰
第三十二章 尋求穩定(1870-1914年)
第三十三章 西方沖擊下的中國、日本和非洲(1800-1914年)
第三十四章 **次世界大戰
第三十五章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西方
第三十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七編 世界文明的產生
大事年表(七)世界文明的產生
第三十七章 英聯邦
第三十八章 中東和非洲
第三十九章 東亞的爆發
第四十章 拉丁美洲的進步、貧窮和革命
第四十一章 新的大國關系和變化中的世界秩序
第四十二章 世界文明的種種問題
附錄 公元700年以來主要國家統治者
索引
地圖
世界文明史 下卷 作者簡介
菲利普·李·拉爾夫,伊利湖學院社會學系主任,著有《透視文藝復興》《我們文明的故事》。 愛德華·伯恩斯,羅格斯大學政治學教授,歷史與政治學系主任。著有《西方文明史》(合著)《美國的天賦使命觀:國家目標與命運》。 斯坦迪什·米查姆,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德克薩斯大學歷史學教授,人文學院院長。著有《亨利·索頓,1760-1815》。 羅伯特·E.勒納,普林頓大學博士,西南大學歷史學教授,美國中世紀研究學會和美國羅馬研究學會特別會員。著有:《災禍時代》《十四世紀》《中世紀后期異端的自由精神》和《預言的力量》。
- >
經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