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1页_91在线亚洲_中文字幕成人_99久久久久久_五月宗合网_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讀書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1+12:通向常識的道路

包郵 1+12:通向常識的道路

梁文道、蕭瀚、于向東、高全喜、閻克文、盧躍剛、金雁、錢永祥、鄭也夫、劉小楓、止庵、吳思,十二位當代中國學者鼎力助陣,與劉蘇里圍繞“重溫經典”這一主題展開對談,同時更注重始終以中國的現實作為討論的背景和結論的方向。

作者:劉蘇里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08-01
開本: 32開 頁數: 247
讀者評分:4.7分37條評論
本類榜單:社會科學銷量榜
中 圖 價:¥18.1(4.5折) 定價  ¥39.8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1+12:通向常識的道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464195
  • 條形碼:9787503464195 ; 978-7-5034-6419-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12:通向常識的道路 本書特色

  本書為學者型書人劉蘇里與梁文道、金雁、吳思等十二位當今社會人文各學科重要學者圍繞“重溫經典”這一主題開展的對談。
  本書所討論的對象包括潘恩、韋伯、凱恩斯、馬基雅維利,老子等,他們或開辟了前所未有的觀念領域,或深刻影響了人類的政治、社會和日常生活實踐。
  劉蘇里站在一個歷史上稀有的“原點時刻”進行思考與發問,與和他旗鼓相當的十二位談話對手,以開放的、富于政治想象力的、尚未被技術化馴服的思維,為我們展現了人類智慧轉化為中國智慧的可能。

1+12:通向常識的道路 內容簡介

本書為學者型書人劉蘇里與梁文道、金雁、吳思等十二位當今社會人文各學科重要學者圍繞“重溫經典”這一主題開展的對談。 本書所討論的對象包括潘恩、韋伯、凱恩斯、馬基雅維利,老子等,他們或開辟了前所未有的觀念領域,或深刻影響了人類的政治、社會和日常生活實踐。 劉蘇里站在一個歷史上稀有的“原點時刻”進行思考與發問,與和他旗鼓相當的十二位談話對手,以開放的、富于政治想象力的、尚未被技術化馴服的思維……

1+12:通向常識的道路 目錄

從潘恩的《常識》到梁氏《常識》
與梁文道談常識
辯論是通向合法性的道路
與蕭瀚談美國憲法
美利堅的政治基礎
與于向東談《論美國的民主》
德意志的費希特:激情與迷途
與高全喜談費希特
先知馬克斯·韋伯
與閻克文談韋伯
知識人的鏡子
與盧躍剛談科爾奈
東歐共產主義及其殉難者
和金雁談納吉與吉拉斯
伯林問題及其兩難
與錢永祥談伯林
站在人類立場上言說
與鄭也夫談凱恩斯
君主與美德
與劉小楓談《君主論》
《1984》何以開出《美麗新世界》
與止庵談奧威爾與赫胥黎
老子曲線
與吳思談老子
展開全部

1+12:通向常識的道路 節選

從潘恩的《常識》到梁氏《常識》與梁文道談常識梁文道作家、媒體人。1970年生于香港,在臺灣接受中學教育,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畢業。從1998年開始不斷活躍于香港文化界、知識界,身跨大學講師、自由撰稿人、主持人等多種職業,參與或領導環境保護、動物保護、艾滋病人權益維護等眾多社會公益活動。著有《常識》《味道》《我執》《關鍵詞》等書。緣起 >>> >>> >>>無人不曉美國獨立戰爭。但知道潘恩的人可能不多。知道他寫的鼓動北美獨立的小冊子《常識》的人,可能更少。小冊子翻譯成中文,滿打滿算才 55個頁碼,3.7萬字。可就是這不足四萬字的小冊子,吹響了北美獨立戰爭的**聲號角,成為美利堅合眾國誕生的助產士,影響了杰弗遜起草的《獨立宣言》,為新生的美國制定憲法,打下**道尖樁。獨立戰爭前夕,北美大陸 13個殖民地,總人口才二百來萬,據說《常識》發行了 15萬。那時沒有汽車、火車,沒有報紙、電報,只靠馬車傳遞信件和書籍,小冊子竟然發行了 15萬!天文數字。也佐證了它非凡的影響力。《常識》作者潘恩,其實是個英國人。北美 13個殖民地,是英國人的殖民地。北美獨立,是獨立于大英帝國。英國人潘恩,跑到自己國家殖民地鼓動獨立,是有超越性的,雖然形跡可疑,有叛國嫌疑。但后來的事實證明,有超越性的不止潘恩。他的母國在形迫勢緊之下,也具有了某種超越性。否則潘恩回到母國,不受絞刑,恐怕也難逃監獄伺候。他后來確實吃官司坐牢,但是在法國,——因為支持吉倫特派,被囚巴黎的盧森堡監獄。被營救出獄后,暫居法國,后又回到美國,又去了法國,又回美國,反對當政者政策,在獨立戰爭開戰后的第 34年,客死紐約。《常識》發表于 1776年 1月。我手上的《常識》,是收在《潘恩選集》中的版本,1981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印了四千五百冊,是當年發行量的三十三分之一,而 1981年中國人口是 10億左右,是美國 1776年人口總數的(約)500倍。你可以說,這些比較數字沒多大意義,證明不了什么。可繞到數字背后,局面可能便不一樣。我更想強調的,是潘恩及其《常識》的核心價值:政治是分正義和非正義的,良好的政治具有堅實的道德基礎。正是這一點,使得英國公民潘恩,不怕被扣上“叛國”“英奸”的帽子,毅然跑到北美鼓吹獨立。也是這一點,催促他“鬧”完北美,“鬧”法國,——參加法國大革命,之后,回到美國批評當國者政策,而不致窮困潦倒,甚或坐牢。其實,潘恩的《常識》,講的都是大白話,一言以蔽之,批駁所有懷疑、反對北美獨立的論調,指出大英帝國統治北美的丑陋與不義,堅決主張北美殖民地人民起來自己管理自己,按照自己期望的樣式生活。大白話,講常識,使其成為美國立國文獻中的不朽者。2009年初,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同名《常識》的書,作者梁文道,大陸讀者、觀眾熟知的作家、媒體人。首印的三萬冊,元月10日左右上市,雖隔了個春節,卻在2月中旬脫銷。不可謂不驚人。全文 108篇,像是 108條好漢,分上下篇排了座次,曰“理解當代中國的七十張關鍵切片”和“窺視世界的局部角度”。梁文道先生在談話中說,起名《常識》,偶然又必然。那好,請大家與我一起分享梁先生的“偶然又必然”。你的《常識》,我在新書發布現場翻閱,回家又接著看,讓我一下子有了當年讀潘恩《常識》的那種感覺。處在急劇轉變時代的很多中國人,包括多數知識精英,都比較迷茫。雖然有人覺得他自己是某種什么主義者……但中國變化之快、之復雜,吊詭的事情、非想象能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多,會讓大多數人感覺很糊涂。這時候,有一個廁身于外,有距離但又不太遠,眼睛和內心都非常關注這些事件的“邊緣人”,——他比較清醒,既有國外、港臺的資訊,學理訓練有素,能對中國現實問題和各種不可思議的事件保持敏銳,貼近“常識”談問題,便非常難得。你和你的《常識》就是很好的范例。而且我發現,你的中文表述很貼近大陸讀者的口味。此外,不論是你的引證,還是對問題事件、對過程的事實把握,包括你觀察問題的角度,都有不同于大陸知識人的新意。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切入的,即使講常識,可以講這個常識也可以講那個常識,比如你看泰國政局和他信倒臺等,……你常給我的感覺,是和大陸人談這些件事情的角度不一樣。姑且將你的《常識》稱作“梁氏《常識》”好啦。短則七八百,長的幾千字,讀起來,幾分鐘、十幾分鐘一篇。這點很重要。讀完全書,我更想知道的就是,無論你平時寫作,還是這次結集,你要表達的與潘恩的“常識”之間,是否有某種文本或精神上的聯系?一定有,當然有。其實這個書名起得是很意外的。當廣西師大出版社把編完的稿子讓我再看一遍時,他們說就差一個名了。我回到酒店認真翻了兩天,當他們再找我的時候,我就說這本書還是別出算了。他們就問怎么不出了,我說寫得不好。他們說怎么不好?我說實際上不值得出,因為,我突然冒出“常識”這兩個字。因為我寫的都是常識!沒什么了不起。雖然這是意外得到的書名,但是我必須說我在精神上一直很認同潘恩的那種傳統。什么傳統呢?從兩個意義上講:**,小冊子作家的傳統,其實是 16世紀在歐洲開始的一種寫作方法。我后來才發現小冊子這個東西,聯合國居然還有官方定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基金會的網頁上面說:小冊子就是一本印刷品,它不能少于 5頁,也不能多于 48頁。很搞笑吧。它有很悠久的傳統,就在報刊還沒有出現,還沒有普及的時候,小冊子是一些知識分子對公共事務表達意見時的方法,要特別輕、薄、淺、短,讓人易讀。潘恩說:“我將僅僅提供一些簡單的事實、明顯的論據和常識”。小冊子就是這樣寫的,它不會去寫一些很深奧,宏大的理論,它就是很簡單的東西,并且*適宜談論公共事務。單刀直入,都是談具體問題。對。而且小冊子有一個目的:“把真相、真理交給公眾”。后來潘恩跟伯克(Edmund Burke)關于法國大革命有一場很有名的辯論。那場辯論里面雙方都在打這種角色之戰。雙方的支持者、反對者聚集了 150多本同類小冊子在流傳。雖然后來很多學者都認為伯克比較有深度,伯克勝了,但這是后來的講法。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絕大部分的小冊子作者都支持潘恩。而且潘恩書的銷量也比伯克的高。他們兩個的辯論就是一種典范:把真理交給公眾。這里面的意思并不是說知識分子高高在上,從上往下傳播理論,而是我相信我的讀者們有理性,能判斷是非,懂邏輯,我們就來寫東西,誰是誰非,真理是什么,然后交給公眾判斷。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小冊子這種形式雖然出現于報章沒有普及的年代,但即使在報章普及得不得了的時候,它仍然存在,一直到現在都還有人在寫。像布厄迪爾(Pierre Bourdieu)在法國就寫過小冊子。賴特 ·米爾斯(Charles Wright Mills)也寫過相當多的小冊子,只不過現在大家不認為它們是正經的學術著作就沒怎么翻譯。為什么有了報紙還要寫冊子呢?就是作者覺得有些東西必須超過一般報章篇幅才能說清,但它又不是一種論著。我非常認同這個傳統,認同這種寫作的方式和體裁,我覺得我要把自己歸為這樣一個知識分子的傳統底下,我不是一個坐在廟堂里的人,我是一個要用簡單的語言,直接的論證,乃至是談論常識的態度來跟我的讀者說話,讓他們去判斷這個事到底是不是這樣。第二,從學術上來講,今天一般人都覺得潘恩不是一個大思想家,他很多想法其實是總結了前人的東西,他受洛克(JohnLocke)影響很深。整個輝格黨的傳統在他身上影響很深。他是一個能把以前的諸多理論、哲學用很簡單的方法表述出來的人。這也是我所認同的。當然,*后還有一點,“常識”這個名字本來不是他取的,而是他朋友建議的。我們來想一個問題,當時《常識》在北美賣到特別好,整個北美洲加起來才 200多萬人,它就賣了 15萬冊。特別恐怖,從今天的角度來看也非常恐怖。二十分之一,幾乎20人中就有一本。幾乎能識字的,包括那些軍人。賣了 15萬冊,但看的人不止吧,一本有幾個人看。當年的《常識》幾乎是人人看過。問題就來了。我們今天談潘恩的《常識》,卻很少談另一個問題,就是它為什么那么暢銷?我覺得理由之一就在于:他說的話大家認同,他說出來的話大家都覺得對。有點像梁啟超,我也很喜歡梁啟超,梁啟超說的話,讓人覺得他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潘恩在書當中也寫到這樣兩種情況,一是有些人想說不會說,他說得好。還有些人想說不敢說,他敢說。沒錯,所以這個就是常識。其實他講的那套東西是總結前人的思想,而前人那些想法已經片片斷斷的散布出去了,已經有這個氣氛了。比如他開篇區分社會和政府:社會是出于人的需要;政府則為了懲罰和控制人而存在。這種區分不是他的原創,這種想法早就在了,北美洲的人都這么想。而且北美和英國還不一樣,北美這個殖民地一開始就是自治狀態,他們太了解什么叫社會是人自己創造的了。西部片里就有一個人隨便說自己是警長,然后就擔起了警長的職責。沒有什么國家,就是一個社會,這個社會到一定程度之后,他們才覺得需要一個政府。所以北美人看了之后,覺得對啊,我們就是這樣過來的啊。所以它暢銷,因為它說出的是常識,這個常識一直存在,只是不知道為什么缺一張口,沒有人說,現在終于被說出來了。我很欣賞的就是我剛才講的三條路線下來的潘恩。至于他是自由主義還是共和主義,我暫時先不談。當然我不是寫小冊子,我是在寫報章評論,但我運用了這樣一種體裁,我想表述的方法、理念、信念跟這個一致,所以我不覺得我寫的是讓人們大吃一驚的東西,其實很多讀者跟我反映,說我的東西其實沒什么了不起。我要的就是這種感覺:沒什么了不起。當年北美只有二三百萬人,分在 13塊土地上,信息也不發達,只有郵局,沒有報紙的時候還能夠如此多的寫作者蜂擁在小冊子這樣一種文本上。而我們現在這么多的受眾,有這么多的問題,有多少寫作者愿意為它效力?是時代倒退了,還是寫作者退步了?你剛才說的小冊子傳統,其實即使那個時候也有一個勇敢的問題。因為當時主張美洲獨立,雖然很多人的內心是這么想的,誰要站出來,還需要勇氣。當時有一派相對溫和,說我們跟英國和解。他不僅反對反獨立派,還要對和解派,他與之戰斗的對象不止是那些親英分子,還有主張和解的力量。他就在這個背景下闡述為什么北美要獨立。我認為潘恩確實走出了這一步,站起并走出來了。今天大家沒有意識他對美國的貢獻,乃至于“美利堅合眾國”這個名字都是他發明的。但我們可別忘了他其實不是美國人,他是一個英國人,富蘭克林請他去北美的。跑到美國去跟他們說你們該獨立。然后他又跑到法國去,跟法國人說你們要鬧革命。他在三個國家都很出名,*后跑法國還做了國民議會議員。對。在法國當國會議員。所以你看到他首先有地方去,他身體是自由的。讓我聯想起某種程度的民國時期也是這樣,知識分子是有地方跑的。第二,更妙的是其實潘恩后來回去過英國,他跟伯克在辯論的時候人在英國。我們要注意那個時候是什么時候,是他鼓勵完美洲獨立后,這是一個叛徒回國。所以你想象英國是什么樣的。18世紀八十年代,一七八幾年。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這個勇氣是有支持的。他是一個叛徒,一個鼓吹分裂的人從分裂了的地方回到首都來。他敢回去。雖然后來還是有事,但是一開始沒大事。這個狀態很特別。我們要考慮到當時的英國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什么樣的土壤?當時的英國雖然沒有達到今天的民主程度,但是自由氣氛的醞釀底下,這個東西匍匐前進,自己的一個國民公開宣布分裂國土,完了還回來待著沒事,還出書和人吵假。你能想象嗎?這個傳統怎么回事,應該是從文藝復興以后就是這樣。很多人,一弄就坐著馬車跑到另外一個國家漫游去了,為了躲王室的……而且還有一點,當然歐洲這種背景很復雜,歐洲對于民主問題和國家問題的寬容有很多理由,一來當時民族國家的建立還不完備,它是一個剛剛從過去的家族王朝過渡的時期。第二,英國有一個相當濃厚的言論寬容傳統,這個傳統我覺得跟英國當年脫離天主教會有關。而且我覺得英國自由寬容的傳統也建立在當時沒有絕對王權,沒有人能說了算。所以這依賴于國家的權力是不是一元化的。第二,我*近看到法國的一個精神分析學家談法國的批判知識分子的傳統。今天我們講法國知識分子,通常會想到從佐拉開始的那一種,薩特站在汽車廠的油桶上演講;福柯的光頭被警察棍打……都是對抗政府的場面。可是我們往往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事件,就是法國知識分子在面對納粹德軍入侵時的表現。當時,納粹德軍入侵法國的時候,這些知識分子有多少人投筆從戎呀?像年鑒學派的創始人布洛克,多英勇啊。布洛克是打過“一戰”的,他是少尉。“二戰”的時候他其實已 54歲,是成名大學者,美國叫他走,他不去,他跑到里昂發傳單,搞地下活動,后來被逮了。受了四個月的酷刑,拔指甲,泡冰桶,拿火燙,蓋世太保*后還是要對他行刑。四個人一排站,站他旁邊是一個 16歲的小伙子,那小伙子年紀輕發抖,他問布洛克疼嗎?布洛克說不疼,放心,一會就過去了。這就是這位史學大師的遺言。還有那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新小說大家克勞戴爾,也是搞地下軍的。這些人是抗德英雄,愛國吧?問題來了,同一批人,在世的那一批人有一大部分戰后不久就加入一場運動,支持阿爾及利亞獨立運動。當時很多人就指責這批人是賣國賊,說你們叛國,你們怎么能夠支持殖民地獨立?同一批人愿意為國捐軀,現在怎么那么叛國?我印象*深刻的是法國古典學大師讓·皮埃爾·韋爾南的一段話:當年對我們這批人來講,要讓納粹侵入我們的國土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定要奮戰到底;同樣的,你要把我們這種用生命捍衛的權利從阿爾及利亞手中奪走,也是不可能的,這是統一的,一貫的。人家訪問他為什么那么英勇,勇氣來自于什么。他說勇氣不是來自于情緒性的主體,不是個別的主體。不是跟某個國家情緒的連接,也不是來自于一種地方身份。而是一種把自我完全脫落之后進入到普遍領域(普遍律則),那個普遍律則在某一霎那時機底下的爆發就叫做英勇。時空變了,但理念沒有變,原則邏輯沒有變。今天的中國不一樣,我們把愛國知識分子跟公共知識分子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立起來的,覺得是兩種不同的人,但剛剛那個例子他們卻是同一種人。而且愛國不能空洞的愛。當年那幫抗德的知識分子在后來仍然覺得他們是愛國的,就算他們支持阿爾及利亞獨立,他們還是愛國的。為什么?因為他們相信的是:國家是有理念的。這個理念是什么,他們就回溯到法國大革命,我們這個國家怎么建立起來,自由、平等、博愛。這是理念。基于相同的理念我們對抗納粹,基于相同的理念我們支持阿爾及利亞,這是捍衛國家尊嚴。國家的建立應該有道德基礎,政治也分正義與非正義,否則就走形,國家建立的基礎就變成瓦解自己的毒素。不分是非地愛國,我只能說你是假的,偽的。對,他做這些行動的時候,他在用自己的身體、語言,文章示范什么叫法國。

1+12:通向常識的道路 相關資料












1+12:通向常識的道路 作者簡介

劉蘇里,學者,萬圣書園創始人。
  畢業于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
  作者為聲名遠播的學者型書人、中國圖書界的民間觀察者,任多個圖書獎評委,長期為報刊撰寫評書薦書專欄。近年來,與國內外知名學人就社會人文領域重要話題的對話受到各界重視。

商品評論(37條)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瑜伽裤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 | 免黄网站 |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 91亚洲精品国产第一区 | 日本天堂网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在线观看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精产品一二三区精华液 | 黄色小视频在线看 | 18禁黄无遮挡网站 | 先锋久久 | 国产jk精品白丝av在线观看 | 中国熟妇人妻xxxxx | 无码专区视频中文字幕 | 国产一区二区女内射 | 日本xxx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青青艹在线 | 成人在线小视频 | 国产一级高清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国产永久 | 视频日韩 | 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m553麻豆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视频 | 国产成人羞羞电影网站在线观看 | 又硬又粗又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97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 av天堂亚洲国产av |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中文 | 在线视频免费观看a毛片 | 国产深夜福利19禁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不卡 | 成人激情综合 | 亚洲成在人天堂在线 | 亚洲四虎| 国产成人无码av | 亚洲国产av高清无码 | 九九热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