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微波毫米波安防遙感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499275
- 條形碼:9787111499275 ; 978-7-111-4992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微波毫米波安防遙感技術 本書特色
本書是論述微波毫米波安防遙感技術的一本重要著作。全書分為9章。第1章緒論介紹了微波毫米波遙感技術在安防領域應用的實際案例和未來發展前景。第2章和第3章簡要回顧了基本電磁波理論并詳細論述了電磁波與傳輸媒質(如人體組織、大氣以及各類建筑和衣物材料)的相互作用。第4章和第5章分別論述了微波毫米波遙感器的基本組成部分――天線和接收機的基本理論和設計原理。第6~9章是對4類微波毫米波安防遙感器輻射計、雷達、成像系統和干涉式角速度測量儀的詳細論述,包括它們的基本原理、設計方法和實際應用等。
微波毫米波安防遙感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的許多章節實際上也與通用微波遙感技術密切相關,因此從事其他微波遙感領域的研究人員也會發現此書是一本有用的參考書。閱讀本書的讀者應具備微積分和傅里葉分析的基本知識。盡管本書的內容都是從基本原理討論起,但讀者若事先學習一些電磁波理論的知識會是非常有益的。
微波毫米波安防遙感技術 目錄
原書前言
第1章 緒論
1.1安防遙感
1.1.1對安防遙感的需求
1.1.2微波毫米波遙感器的優勢
1.2遙感技術概述
1.2.1輻射計
1.2.2雷達系統
1.2.3成像系統
1.2.4角速度的干涉測量法
1.2.5其他領域的微波毫米波遙感技術
1.3微波毫米波頻譜
1.3.1頻段的命名
1.3.2微波毫米波輻射的傳播
1.4安防遙感器舉例
1.4.1探測違禁品的主動成像系統
1.4.2探測違禁品的被動成像系統
1.4.3人體的探測
1.4.4人體的識別和人體行為的甄別
1.4.5穿墻探測
1.4.6生命特征探測
參考文獻
第2章 平面電磁波基礎
2.1麥克斯韋方程組
2.1.1本構參數
2.2時諧電磁場
2.2.1波動方程
2.2.2平面波
2.2.2.1相速
2.2.2.2e與h之間的關系
2.2.3能量和功率
2.3波的極化
2.3.1線極化
2.3.2橢圓極化
參考文獻
第3章 媒質中的電磁波
3.1無界媒質中的平面波傳播
3.1.1良導體
3.1.2良介質
3.1.3媒質中的波阻抗
3.1.4復介電常數與色散
3.2平面波在有界媒質中的傳播
3.2.1垂直入射時波的反射與透射
3.2.2任意入射時波的反射與透射
3.2.2.1橫電波(垂直極化波)入射
3.2.2.2橫磁波(平行極化波)入射
3.2.3功率反射系數與透射系數
3.2.4全透射與全反射
3.2.5分層介質
3.3特定媒質中的電磁傳播
3.3.1大氣傳播效應
3.3.2波透過建筑材料的傳播
3.3.3波透過服裝材料的傳播
3.3.4爆炸物、塑料和金屬的介質特性
3.3.5人體組織的介質特性
參考文獻
第4章 天線
4.1電磁位
4.1.1由電流密度j確定的電磁位
4.1.2由磁流密度jm確定的電磁位
4.1.3無窮小偶極子的輻射
4.1.4遠場輻射
4.1.5無窮小偶極子遠場輻射
4.2天線參數
4.2.1輻射功率密度和總輻射功率
4.2.2天線方向圖
4.2.3天線方向圖的波束寬度
4.2.4天線立體角
4.2.5方向性系數
4.2.6增益
4.2.7口徑面積和方向圖立體角
4.2.8天線溫度和噪聲功率
4.2.9極化
4.3線天線的性質
4.3.1無窮小偶極子天線
4.3.2長偶極子
4.4口面天線
4.4.1鏡像原理
4.4.2等效原理
4.4.3矩形口面的輻射
4.4.4圓口面的輻射
4.5天線陣列
4.5.1直線陣列理論
4.5.2平面陣列
4.5.3天線陣列的波束寬度
4.5.4相控陣
4.5.5陣列構架
4.5.5.1饋電網絡
4.5.5.2波束控制
4.6常用的微波和毫米波天線
4.6.1喇叭天線
4.6.2縫隙天線
4.6.3微帶天線
4.6.4反射面天線系統
4.6.5透鏡天線系統
參考文獻
第5章 接收機
5.1接收機的一般工作原理
5.2接收機噪聲
5.2.1接收機噪聲的來源
5.2.1.1熱噪聲
5.2.1.2散粒噪聲
5.2.1.3閃爍噪聲
5.2.2等效噪聲帶寬
5.2.3毫米波頻段的熱噪聲
5.3噪聲系數和噪聲溫度
5.3.1噪聲系數
5.3.2噪聲溫度
5.3.3衰減器的噪聲系數
5.3.4級聯系統的噪聲
5.3.5adc噪聲
5.4接收機的線性特性
5.4.1增益壓縮
5.4.2交調產物
5.4.3三階截斷點
5.4.4級聯系統的三階截斷點
5.4.5動態范圍
5.4.6無雜散動態范圍
參考文獻
第6章 輻射計
6.1輻射測量學基礎
6.1.1亮度
6.1.2亮度與距離
6.1.3通量密度和源分布
6.1.4天線的影響
6.2黑體輻射
6.2.1普朗克黑體輻射定律
6.2.2普朗克定律的近似
6.2.3普朗克定律的帶限積分
6.3應用輻射測量學
6.3.1輻射源的分辨
6.3.1.1可分辨的源
6.3.1.2不可分辨的源
6.3.2接收功率的卷積形式
6.3.3發射率和輻射溫度
6.3.3.1人體皮膚和常見材料的發射率
6.3.3.2環境的輻射溫度
6.4輻射計接收機
6.4.1靈敏度
6.4.2全功率輻射計
6.4.2.1全功率響應
6.4.2.2靈敏度
6.4.3干涉式相關輻射計
6.4.3.1空間點源的響應
6.4.3.2靈敏度
6.5實際應用中的問題
6.5.1接收機不穩定性
6.5.2狄克輻射計
6.5.3輻射計定標
6.6掃描型輻射計系統
6.6.1空間分辨率
6.6.2駐留時間
6.6.3測量的不確定性
6.6.3.1一維掃描
6.6.3.2二維掃描
參考文獻
第7章 雷達
7.1雷達基礎
7.1.1雷達系統配置與測量
7.1.2雷達距離方程
7.2發射機系統
7.2.1發射機功能
7.2.2發射機噪聲
7.2.3毫米波振蕩器
7.3雷達測量靈敏度
7.3.1測量誤差
7.3.1.1距離測量誤差
7.3.1.2頻率測量誤差
7.3.1.3角度測量誤差
7.3.1.4舉例
7.3.2時間帶寬積對測量誤差的影響
7.4微多普勒
7.4.1安防應用中雷達的微多普勒
7.4.2微多普勒理論
7.4.3人體微多普勒特征
7.5連續波雷達
7.5.1連續波多普勒
7.5.2調頻連續波
7.5.3多頻連續波
7.5.4動目標指示雷達
7.6高距離分辨率雷達
7.6.1脈沖雷達
7.6.2線性頻率調制
7.6.3步進頻率調制
參考文獻
第8章 成像系統
8.1掃描式成像系統
8.1.1掃描式成像儀分類
8.1.2掃描式系統的性能
8.1.2.1視場范圍和空間分辨率
8.1.2.2幀速
8.2干涉式成像系統
8.2.1簡介
8.2.2成像原理
8.2.2.1可視度函數
8.2.2.2可視度與輻射溫度之間的傅里葉變換關系
8.2.2.3相關式干涉儀的空間濾波效應
8.2.3可視度的采樣
8.2.4二維可視度
8.2.5成像靈敏度
8.2.6成像分辨率和視場范圍
8.2.7干涉式成像陣列
8.2.7.1米爾斯十字陣
8.2.7.2t形陣
8.2.7.3y形陣
8.2.7.4圓環形陣列
參考文獻
第9章 角速度的干涉測量
9.1角向運動點源的干涉響應
9.1.1干涉系統的方向圖
9.1.2角向運動物體的頻率偏移
9.1.3與多普勒頻移的比較
9.1.4大場角下的頻率不確定性
9.1.5小角度近似
9.2干涉儀的譜響應
9.2.1廣義譜響應
9.2.2方向圖為sinc函數的干涉系統的響應
9.2.3干涉儀的時頻響應
9.3運動人體的干涉測量
9.3.1窄波束系統對運動人體的響應
9.3.2寬波束系統對運動人體的響應
參考文獻
符號表
縮略語表
微波毫米波安防遙感技術 作者簡介
杰夫瑞A.南澤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資深專業研究人員。他在密歇根州立大學獲得電子工程學士學位和計算機工程學士學位,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得電子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十余年來,他的工作集中在應用于安防領域的毫米波輻射計和雷達系統的研制。他參與研制過侵入者探測輻射計和雷達系統、微多普勒雷達、天線以及毫米波干涉式運動測量儀等設備。Nanzer博士是國際無線電聯盟B委員會的高級會員和IEEEMTT和APS的會員。同時,他也是IEEE天線標準委員會的成員和IEEEAPS/MTT德克薩斯中區組的創始會員。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