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天工開物(精)--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51824
- 條形碼:9787101151824 ; 978-7-101-1518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天工開物(精)--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本書特色
1.中國古代科技的集大成之作。幾乎涉及當時農業、手工業所有分支的各項生產技術130多項,被譽為中國十七世紀的百科全書。 2.“天人合一”思想在科技領域的傳承與創新。時時處處彰顯天工(自然力)與人工結合開發萬物的技巧和智慧,謀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3.數據精確,插圖精美。記錄了許多具體的技術數據,并精心插圖122幅,圖中270多名人物栩栩如生,機械圖亦頗具立體感,在全世界的古代科技著作中亦屬罕見。 4.科學原理,論述充分。譯注者楊維增文理兼通,用現代科學去解釋古代的技術原理,更令人敬佩古代人民的智慧。 5.影響廣泛,譯本眾多。《天工開物》記載的許多技術領先于世界先進水平,因此大受歡迎,在海外譯本眾多,取得了廣泛的聲譽。
天工開物(精)--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內容簡介
明末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一書,是我國和世界科技目前一部有關農業和手工業技術的百科全書式的重要文獻。共三卷十八篇,收錄了農業、手工業等30多個行業、130多項生產技術,插圖122幅。宋應星無論是對操作技術還是對工具本身都盡可能用數字進行準確的描述。本次約請中山大學楊維增教授在其已有著作的基礎上進行修訂,將其納入“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出版,以幫助普通讀者更好地閱讀、理解這部古代科技名著。
天工開物(精)--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目錄
天工開物序
乃粒**卷
乃服第二卷
彰施第三卷
粹精第四卷
作咸第五卷
甘嗜第六卷
陶埏第七卷
冶鑄第八卷
舟車第九卷
錘鍛第十卷
燔石第十一卷
膏液第十二卷
殺青第十三卷
五金第十四卷
佳兵第十五卷
丹青第十六卷
曲糵第十七卷
珠玉第十八卷
天工開物(精)--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節選
蠶種① 凡蛹變蠶蛾②,旬日破繭而出,雌雄均等。雌者伏而不動,雄者兩翅飛撲,遇雌即交。交一日半日方解③。解脫之后,雄者中枯而死,雌者即時生卵。承藉卵生者,或紙或布,隨方所用。嘉、湖用桑皮厚紙④,來年尚可再用。一蛾計生卵二百余粒,自然粘于紙上,粒粒勻鋪⑤,天然無一堆積。蠶主收貯,以待來年。 【注釋】 ①蠶種:做種用的蠶卵。 ②蛹:完全變態的昆蟲不食不動而醞釀羽化為成蟲的一個變態期。蠶是完全變態的絹絲昆蟲,即一生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蛾)四個階段。 ③一日半日:泛指時間長。這里的“日”指白天。 ④嘉、湖:嘉興府和湖州府。今浙江嘉興、吳興一帶。 ⑤粒粒勻鋪:正常情況是這樣。若不正常則疏密不勻甚至還有堆積現象。 【譯文】 蠶蛹變成蠶蛾,要十天才破繭而出,雌雄數目相等。雌蛾伏著不動,雄蛾兩翅飛撲,遇到雌蛾就交尾。交尾一天半天才脫開。脫開后,雄蛾枯竭死亡,雌蛾即刻產卵。用紙或用布承墊蠶蛾產卵。嘉興、湖州一帶用桑皮厚紙,下一年還可以再用。一只蠶蛾產卵二百多粒,自然地粘在紙上,粒粒勻鋪,無一堆積。養蠶的人把蠶卵收藏好,準備明年用。 蠶、 凡蠶用浴法,唯嘉、湖兩郡。湖多用天露、石灰②,嘉多用鹽鹵水③。 【注釋】 ①蠶。涸∠葱Q卵。有消毒和復壯兩個作用。 ②天露:指寒冬臘月的天然露水。石灰:石灰水是氫氧化鈣[Ca(OH)2]的水溶液,呈堿性,有殺菌作用。 ③鹽鹵水:這里指食鹽潮解后流出的鹵水,含有氯化鈉(NaCl)、氯化鎂(MgCl2)等成分,味澀,有殺菌作用。 【譯文】 對蠶種加以浴洗的,只有嘉興、湖州兩個地方。湖州多用天露浴或石灰浴,嘉興則多用鹽鹵浴。 每蠶紙一張①,用鹽倉走出鹵水二升,參水浸于盂內②,紙浮其面。石灰仿此。逢臘月十二即浸浴,至二十四日,計十二日,周即漉起③,用微火炡干④。從此珍重箱匣中,半點風濕不受,直待清明抱產⑤。 【注釋】 ①蠶紙:盛蠶卵的紙。 ②參:通“摻”。雜入,拌和。 ③漉(lù)起:撈起并讓水滴干。 ④炡(zhēnɡ)干:烘干。 ⑤抱產:孵化。古人有時把蠶紙抱在懷里靠體溫孵化,因此又叫抱產。 【譯文】 每張蠶紙,用鹽倉流出的鹵水二升摻些水倒入盂內,將蠶紙浸浮在水面上。石灰浴也是這樣。每逢農歷十二月十二日開始浴種,到二十四日,共浸足十二天,就撈起來滴干水,再用微火烘干。然后珍藏在箱匣中,不要讓半點風寒濕氣侵入,一直等到清明才取出孵化。 其天露浴者,時日相同。以篾盤盛紙,攤開屋上,四隅小石鎮壓,任從霜雪、風雨、雷電,滿十二日方收,珍重待時如前法。蓋低種經浴則自死不出①,不費葉故,且得絲亦多也。 【注釋】 ①低種:劣種。 【譯文】 用天露浴種的,時間一樣。將蠶紙攤在篾盤上,用小石塊壓住蠶紙的四個角,放在屋頂上,隨它被霜雪、風雨、雷電吹打,放夠十二天后才收起來,珍藏方法跟前面說的一樣。低劣的蠶種經過浴洗,自然會死掉不出,這樣既不浪費桑葉又能收得絲多。 晚種不用浴①。 【注釋】 ①晚種:指二化性(一年孵化二次)的蠶種。也叫夏蠶種。 【譯文】 二化性的蠶種不必浴洗。 種忌① 凡蠶紙,用竹、木四條為方架,高懸透風避日梁枋之上②。其下忌桐油煙、煤火氣。冬月忌雪映,一映即空③。遇大雪下時,即忙收貯,明日雪過,依然懸掛,直待臘月浴、藏。 【注釋】 ①種忌:蠶種的禁忌。 ②枋(fāng):方柱形木材。 ③冬月忌雪映,一映即空:蠶種在臘月浴、藏以前,禁忌接觸低溫刺激(所謂“雪映”),否則會在清明之前陸續自行孵化而剩下空卵殼。 【譯文】 蠶種紙,用四根竹或木條做成四方框把它張開,懸掛在通風而不被陽光直射的屋梁上。下面禁忌桐油煙和煤火氣。冬天禁忌雪光映照,若一照,蠶卵就空了。所以在大雪天時要把它收下來,等雪停了,仍舊掛上去,一直掛到十二月才取下來浴洗,然后收藏。
天工開物(精)--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作者簡介
1.原著者:宋應星,明末著名科技史家。字長庚,奉新(今屬江西)人。萬歷年間中舉,之后六次會試不第,崇禎年間任江西分宜教諭期間著成科技名著《天工開物》。著述甚多,留存僅有《天工開物》《野議》《思憐詩》《論氣》《談天》等。 2.譯注者:楊維增,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科學哲學碩士生導師。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研究《天工開物》,八十年代出版了兩本相關圖書《天工開物新注研究》《宋應星思想研究及詩文注譯》。劍橋李約瑟研究所所長何丙郁先生在給他的信件中說:“宋應星《談天序》說:所愿此簡流傳后世,敢求知己于目下哉。結果,他在三百多年后才有像您一位了解他的思想和學問的人物!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