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形勢與政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157074
- 條形碼:9787564157074 ; 978-7-5641-570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形勢與政策 本書特色
鄒厚虧主編的《形勢與政策》根據中宣部、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編寫而成。全書共10個專題,分國內、國際兩個部分。國內部分6個專題,內容包括: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解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經濟新常態、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把反腐納入依法治國的軌道、我國戶籍管理制度的革新與發展;國際部分4個專題,內容包括:當前大國關琴調整的新態勢、從烏克蘭局勢看大國關系、中國的大國外交之路、上合組織——如何謀定而發展。每個專題附錄部分還分別有思考題和鏈接閱讀,涉及本專題的相關知識,供學習者學習拓展。 本書吸收了當前國內國際形勢發展*新研究成果,既可以作為高等院校形勢與政策教材使用,也可以作為關心時事愛好者的參考書。
形勢與政策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中宣部、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編寫而成。全書共10個專題,分國內、國際兩個部分。國內部分6個專題,內容包括:十八屆四中全會解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確認識中國經濟新常態、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把反腐納入依法治國的軌道、我國戶籍管理制度的革新與發展;國際部分4個專題,內容包括:當前大國調整的新態勢、從烏克蘭局勢看大國關系、開創中國周邊外交新常態、上合組織--如何謀定而發展。每個專題附錄部分還分別有思考題和鏈接閱讀,涉及本專題的相關知識,供學習者學習拓展。
形勢與政策 目錄
1 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解讀
1.1 十八屆四中全會的背景
1.1.1 十八大相關內容
1.1.2 十八屆三中全會相關內容
1.2 十八屆四中全會主要內容
1.3 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解讀
1.3.1 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解讀一:指導思想的變化
1.3.2 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解讀二:亮點
1.3.3 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解讀三:意義
2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2.1.1 國家層面的核心價值觀
2.1.2 社會層面的核心價值觀
2.1.3 個人層面的核心價值觀
2.2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重要性與必要性
2.2.1 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轉型
2.2.2 促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2.2.3 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力
2.2.4 引領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2.3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3.1 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重視不同主體的價值觀
2.3.2 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中國特色”與社會主義性質
2.3.3 吸收借鑒中國傳統價值觀的優秀成果
2.3.4 提高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的自覺
3 中國經濟新常態
3.1 經濟“新常態”提出的歷史背景
3.2 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挑戰和機遇
3.3 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特征
3.4 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應對建議
3.4.1 科學認識新常態
3.4.2 辯證看待新常態
3.4.3 積極適應新常態
3.4.4 要勇于改革創新,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開放是適應新常態的根本出路
3.4.5 要繼續挖掘人口紅利,創新利用人才紅利
3.4.6 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堅守底線的基本著力點
3.5 “新常態”下的中國與世界
4 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
4.1 2014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
4.1.1 大會概況
4.1.2 全國職教大會實現的十大突破
4.2 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史
4.2.1 新中國職業教育發展歷程
4.2.2 我國職業教育政策回顧
4.2.3 我國職業教育政策的取向演變
4.3 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現狀
4.3.1 我國職業教育的成就
4.3.3 我國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4.4 加快發展職業教育
4.4.1 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總體目標
4.4.2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基本架構
4.4.3 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實施保障
5 把反腐納入依法治國的軌道
5.1 新時期反腐的戰略
5.1.1 腐敗現象產生的原因
5.1.2 新時期反腐的特點
5.1.3 現階段反腐倡廉思路的變化
5.1.4 反腐的意義
5.2 我國廉政法制建設的發展及現狀
5.2.1 我黨反腐倡廉的歷程
5.2.2 目前我國廉政法制建設存在的問題
5.2.3 廉政法制建設取得的階段性的成果
5.2.4 加強廉政法制建設的對策
5.2.5 廉政法制建設的指導思想和保障前提
5.3 反腐倡廉與法制建設的關系
5.3.1 廉政法制建設應遵循的主要原則
5.3.2 法制建設與反腐倡廉的關系
5.4 廉政建設的法制措施
5.4.1 實現權力的法治化
5.4.2 推進社會法治化
6 我國戶籍管理制度的革新與發展
6.1 戶籍制度的概念及基本理論
6.1.1 中國戶籍制度的概念
6.1.2 中國戶籍制度基本理論
6.2 我國戶籍制度的變遷
6.2.1 封建社會時期
6.2.2 新中國成立以來,逐步建立起新的戶籍制度
6.3 我國戶籍制度的特征與弊端
6.3.1 特征
6.3.2 我國戶籍制度的弊端
6.3.3 中國戶籍制度問題存在的原因
6.4 我國戶籍制度改革的方向與原則
6.5 中國現行戶籍制度改革的進程和取得的突破
6.5.1 1958年到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嚴格控制期
6.5.2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到20世紀末——半開放期
6.5.3 21世紀至今——探索改革期
第二部分 國際專題
7 當前大國關系調整新態勢
7.1 國際形勢變化的具體表現
7.1.1 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興起
7.1.2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與俄羅斯和伊斯蘭世界的矛盾逐漸尖銳化和長期化
7.1.3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同盟內部關系發生微妙變化
7.1.4 美國式民主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推進受阻
7.2 變化的國際形勢下的大國外交政策調整
7.2.1 美國外交政策的調整
7.2.2 歐盟外交政策的變化
7.3 未來一段時間大國關系的關注點
7.3.1 美國未來政策的調整
7.3.2 當前國際關系的特點和趨勢
7.4 中國外交新變化與外交調整的重點
7.4.1 中國“新外交”出現
7.4.2 新一屆領導人外交風格的特點
7.4.3 新時期中國的外交特點
7.4.4 新時期中國的大國戰略
8 從烏克蘭局勢看大國關系
8.1 烏克蘭問題的緣起和發展
8.1.1 危機爆發階段
8.1.2 危機升級階段
8.1.3 危機熱點轉移階段
8.1.4 危機擴散階段
8.1.5 危機博弈新階段
8.2 烏克蘭問題的根源
8.2.1 歷史經緯
8.2.2 地緣因素
8.2.3 民族隔閡
8.2.4 文化沖突
8.2.5 國內政治矛盾
8.2.6 國內經濟動蕩
8.2.7 外部勢力的介入
8.3 烏克蘭問題折射出的大國關系
8.3.1 俄美地緣政治:矛盾并未緩解
8.3.2 北約與俄羅斯關系跌入低谷
8.3.3 烏克蘭危機加強了中俄關系
9 中國的大國外交之路
9.1 “大國外交之路”提出的背景
9.2 大國外交對中國的要義
9.2.1 中國要有怎樣的外交姿態
9.2.2 中國怎樣穩定周邊關系
9.2.3 中國怎樣鞏固與其他大國的關系
9.2.4 怎樣建立起有影響力的國際體系
10 上合組織——如何謀定而發展
10.1 上合組織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10.1.1 上合組織的發展歷史
10.1.2 上合組織取得的發展成就
10.2 上合組織發展面臨的內部困境
10.2.1 戰略定位有待協同界定
10.2.2 集體身份認同的構建任重道遠
10.2.3 協議落實有名無實
10.2.4 角色分工協調困難
10.3 上合組織發展面臨的外部困境
10.3.1 機制擴容面臨守與進的兩難境地
10.3.2 與美國難解難分的外交關系
10.4 上合組織突破困境實現務實發展的策略選擇
10.4.1 整合和強化一體化力量
10.4.2 創新合作內容,壯大發展勢頭
10.4.3 增強上合組織的內部治理與國際行為能力
10.4.4 建立“同心圓”式的對外關系層
參考文獻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