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大學物理學-上冊-(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40298109
- 條形碼:9787040298109 ; 978-7-04-02981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學物理學-上冊-(第二版) 內容簡介
《大學物理學(上冊 第二版)》是參照教育部物理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編制的《理工科類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2010年版)編寫的。全書分為上、下兩冊,涵蓋了基本要求中的核心內容。 《大學物理學(上冊 第2版)》在體系上以物質的基本存在形式和基本性質為主線,對傳統教材的結構模式有所突破,主要表現在內容上壓縮了經典部分,加強了近代部分,反映前沿內容并保持基礎課風格。全書始終融會著關于物質世界的對稱性和統一性的物理思想,力圖使學生在學習基礎物理知識的同時受到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培養和熏陶。 《大學物理學(上冊 第2版)》可以作為高等學校理工科非物理類專業大學物理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其他讀者閱讀參考。
大學物理學-上冊-(第二版) 目錄
**章 學習物理認識自然感受科學
**節 物理學的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
第二節 物理學與工程技術
第三節 關于工科物理課程學習目的與方法的對話
第二章 物質世界
**節 物質世界的結構層次
第二節 物質與運動
第二篇 實物的運動規律
第三章 運動的描述
**節 質點、質點系和剛體
第二節 參考系和坐標系
第三節 運動的描述
第四節 運動學的兩類基本問題
第五節 相對運動
習題
第四章 動量動量守恒定律
**節 質量和動量
第二節 動量的時間變化率
第三節 動量定理
第四節 動量守恒定律
習題
第五章 角動量角動量守恒定律
**節 角動量轉動慣量
第二節 角動量的時間變化率
第三節 角動量定理
第四節 角動量守恒定律
習題
第六章 機械能機械能守恒定律
**節 動能功動能定理
第二節 保守力勢能功能原理
第三節 機械能守恒定律
習題
第七章 對稱性與守恒定律
**節 對稱性和對稱性原理
第二節 對稱性與守恒定律
第三節 對稱性的自發破缺
第八章 狹義相對論基礎
**節 力學相對性原理伽利略變換
第二節 狹義相對論的基本原理及洛倫茲變換
第三節 狹義相對論時空觀
第四節 狹義相對論動力學基礎
第五節 相對論的意義
習題
第三篇 電磁相互作用和電磁場
第九章 電相互作用和靜電場
**節 兩條基本實驗定律靜電場
第二節 電場強度
第三節 高斯定理
第四節 環路定理電勢
第五節 電場強度與電勢的關系
第六節 靜電場中的導體
第七節 靜電場中的電介質
第八節 電容電容器
第九節 靜電場的能量
第十節 恒定電場
習題
第十章 運動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和恒定磁場
***節 運動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第二節 磁感應強度畢奧一薩伐爾定律及其應用
第三節 磁場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環路定理
第四節 磁場對運動電荷及電流的作用-
第五節 磁介質
*第六節 鐵磁質
習題
第十一章 變化中的磁場和電場
**節 電磁感應
第二節 磁場能量
第三節 位移電流
第四節 麥克斯韋方程組的積分形式
習題
附錄A 國際單位制和物理量的量綱
附錄B 矢量簡介
大學物理學-上冊-(第二版) 節選
《大學物理學(上冊 第二版)》: 與中學物理相比較,大學物理絕不僅是數學手段的改變,它在內容體系、思想方法、科學觀念方面都上了一個臺階.就我們的教材而言,它以物質的基本存在形式和基本性質為主線,給出一個較為完整的物質世界圖像;重視提煉和闡述科學觀念和方法,以近代觀念審視經典內容,展現物理學從經典到近代的思想發展過程.明確這一點,同學們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與中學物理比較,從較高的起點和新的視角審視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關注其內涵的豐富,應用的擴展,相互關系的變化.這樣,一定會受益匪淺. 學生:教材每篇章前面都有前言和框圖,它們的作用是什么? 老師:就像到一個地方去旅游,我們需要一張導游圖,從中了解景區全貌,選擇行進路線,確定參觀重點一樣,教材每篇章前面的前言和框圖實際上是該篇章的導讀.前言概述了本篇章內容在物理學中的地位,與其他篇章內容的關聯.框圖則給出了本章的結構,也就是將各知識點聯系起來的主線.希望同學們充分重視這部分內容.我們可以將它比喻為一條牽著牛鼻子的繩,或者提起一串葡萄的把兒.只要把握住了它,在學習之前能夠心中有數,在學完之后也能夠據此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學起來就順利多了. 學生:“盡量多做題”是學好物理的妙招嗎? 老師:學物理需要適當地做練習.其目的在于檢驗和加深對概念及規律的理解,同時訓練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題海戰術”不是一種好方法,它往往事倍功半,如果處理不好,甚至有害,楊振寧曾經說:“很多學生在學習中形成一種印象,以為物理學就是一些演算.演算是物理學的一部分,但不是*重要的部分.”我想,學習時間應該多用于讀書、觀察現象、思考問題,常有同學反映:上課似乎都聽懂了,但一做題就糊涂.這就是在認真讀書、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及規律上工夫下得不夠.千萬別以為學習物理就是記住公式,然后套公式解題.記住愛因斯坦的話:“物理書都充滿r復雜的數學公式.可是思想及理念,而非公式,才是每一物理理論的開端”, 學生:那么,什么樣的方法才是學習物理的好方法呢? 老師:好的學習方法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都需要在學習過程中摸索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具體方法.但是,可以和同學們交流幾點心得. **,采用整體一部分一整體的學習方法.楊振寧把研究物理比喻成看一幅很大的畫,這幅畫就是整個自然界的結構.看這幅畫需要將近、中、遠幾種方法結合起來。因為這幅畫很細致,各部分不相同,必須從近距離用放大鏡仔細研究它的細部;然后退到中距離、遠距離看,觀察各細部之間的關系,進而認識大范圍的規律,再反過來指導對細部的研究.同學們學習物理課程主要是領會前人已經觀察總結出來的結論,學習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也很有限,可以先粗略了解教材(或篇章)的整體結構,重點和難點所在,以指導具體內容的學習,在學完每一章、每一篇之后,總結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總結,歸納和提煉該部分內容,使頭腦里物理圖像清晰,要點明確,對已經掌握的知識和存在的問題心中有數,學習能力也得到鍛煉和提高, 第二,采用比較(對比或類比)的學習方法,例如,質點的一維運動和剛體的定軸轉動,經典時空觀、狹義相對論時空觀和廣義相對論時空觀,電介質和磁介質,振動和波動,機械波和電磁波,單粒子和多粒子體系,經典粒子和量子粒子……對諸多問題采用的模型、研究方法、概念和規律進行比較,問題和結論的物理意義就清晰地浮現出來.在物理學習中,一定要充分重視物理圖像,哪怕是習題答案中的符號和數量級,都要想清楚它的物理意義, 第三,采用按部就班與滲透、跳躍相結合的學習方法.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在教師引導下按部就班地學習是基礎,其*終目的之一是促進學生學會自學,使其能夠終身受益,所以,教學系統應該是開放的,有漲落的,遠離平衡態的.同學們聰明的做法是一方面在課堂上專心聽講,積極思維,充分利用教師資源,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另一方面不必拘泥于教材,拘泥于課堂,而要博覽群書,擴大知識面,培養廣泛的興趣.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在學術報告或報紙雜志上接觸某個新名詞,覺得很生疏,但見的次數多了,把每次的體驗聯系起來,就能“悟”出一些內容,俗話說的“開卷有益”、“見多識廣”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