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經濟空間秩序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72687
- 條形碼:9787100072687 ; 978-7-100-07268-7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濟空間秩序 本書特色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經濟空間秩序:經濟財貨與地理間的關系》涉及范圍廣,內容豐富,共分四篇:(1)區位論;(2)經濟區論;(3)貿易論;(4)例證。其理論確有獨到之處,*重要的有五點,即:(1)承認生產力分布的原動力不是像韋伯、杜能所提出的那樣是*低運費或*低生產費用,而是*高利潤。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分布的*基本的根源;不僅僅以論述個別的區位為限,而且進一步擴大論述了區位間的相互關系和區位體系。(2)闡明市場區域和經濟區看起來似乎是紊亂的,而實際上是有秩序的;按照一定規律分布的蜂窩狀的六邊形是理想的經濟空間結構。(3)理論聯系實際,而不是純理論的研究。(4)對于過去經濟學中的區位理論,都盡量予以利用,并作出進一步的闡明和評述。而作者自己又提出新的論點。所以《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經濟空間秩序:經濟財貨與地理間的關系》也可以當作一部區位經濟理論發展史來讀。(5)深入研究了決定區位的方法論,區域計劃方法論,區際和國際貿易,國際勞動分工和區位決定中效用的作用。勒施的理論,精神的祖先是e.h.張伯倫和一般平衡派。
經濟空間秩序 內容簡介
奧古斯特·勒施是二戰前后德國著名的經濟學者——生產區位論者,曾任德國基爾大學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該書是勒施的*重要的著作。本書是西方區位論理論發展史上一部承前啟后的專著,總結了以前的區位理論,從靜態的單方面的農業區位和工業區位論,擴展為動態的綜合的有體系的空間經濟理論,不僅從理論上把研究對象擴大到區位體系,市場區,經濟區地區勞動分工,地區經濟,國際貿易等廣大的領域,而且涉及區位選擇、地區規劃、城市計劃等方面的方法論。本書對于我國的計劃工作者、國土工作者以及地區經濟工作者仍有參考價值和可借鑒的地方,對于國際貿易工作者、人口問題工作者以及經濟地理學的教育工作者也不失為一部有價值的讀物。
經濟空間秩序 目錄
**篇 區位論
**部 區位問題系統的表述
**章 區位問題的意義
第二章 各部門的區位理論
一、區位的相互作用
1 個別企業的區位理論
2 一般的區位論
二、各種區位的相對位置
1 基本類型
2 區位的集積
第三章 地域的境界
一、單純的地域間的境界
二、地域體系間的境界
第二部 關于區位的若干重要問題
第四章 工業區位理論
一、一般原理
二、區位選擇的手續
1 單方面的指向
2 正確的方法論
3 區位指向與邊際區位
第五章 農業區位理論
一、局部的(單方面的)區位指向
1 以杜能理論為基礎的體系
2 杜能環圈的倒置
3 接鄰的耕地不形成環圈而進行混合耕種的場合
4 混合耕作與環圈
二、全面的解
1 農業生產的區位
2 一個區位的農業生產
三、農業區位理論和工業區位理論一個比較
1 不同的競爭條件
2 獨立經濟單位數的*大限度化的共同傾向
第六章 城鎮形成的位置和它們產生的理由
一、城鎮形成的理由
1 企業區位的自由集積(自然的體系)
2 區位被限制的集積(歷史的體系)
二、城鎮形成的位置
1 個別城鎮的位置
2 城鎮的區位體系
第七章 地帶形成的位置和原因
一、生產同類財貨的區位地帶的形成
1 專業化的利益
2 專業化的不利
二、不同區位的地帶
……
第二篇 經濟區論
**部 簡單條件下的經濟區
第二部 在復雜困難條件下的經濟區
第三篇 貿易論
**部 關于均衡的描述
第二部 均衡狀態的擾亂
第四篇 例證
**部 區位
第二部 經濟區
第三部 貿易
后記:論空間
人名對照表
經濟空間秩序 作者簡介
奧古斯特·勒施(August Losch,1906-1945)舊譯:奧古斯特·廖什。德國經濟學家,1940年的出版了《經濟的空間秩序》(英譯本名為《區位經濟學》),進一步發展了工業區位論,從而形成勒施的市場區位理論。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