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華元典精神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26671
- 條形碼:9787208126671 ; 978-7-208-1266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元典精神 本書特色
本書首次以“元典”為概念,對中華傳統文化經典進行了文本考察,對中國的人文精神作了精詳的闡釋,對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該書從文化學和文化史學角度對《詩經》、《易經》等中華元典作了扼要的文本考察,進而用詮釋學方法觀照中華元典包藏的基本精神怎樣在歷史長河中被反復闡揚、重新刻勒,并考究了中華元典精神遵循“文化重演律”,實現近代轉換的辯證歷程,以及這種轉換著的元典精神在中國近代化運動中所發揮的功能。
中華元典精神 內容簡介
本書首次以“元典”為概念,對中華傳統文化經典進行了文本考察,對中國的人文精神作了精詳的闡釋,對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該書從文化學和文化史學角度對《詩經》、《易經》等中華元典作了扼要的文本考察,進而用詮釋學方法觀照中華元典包藏的基本精神怎樣在歷史長河中被反復闡揚、重新刻勒,并考究了中華元典精神遵循“文化重演律”,實現近代轉換的辯證歷程,以及這種轉換著的元典精神在中國近代化運動中所發揮的功能。
中華元典精神 目錄
導論
一、“元典”界說
二、“記憶”聯系古與今
三、“三”(今)對“一”(古)的創造性復歸
四、近代化進程與元典精神
五、后發型近代化對元典精神的借重與轉換
**章 軸心時代
**節 概念提出
一、創制元典的特別階段
印度、中國、希臘、希伯來元典生成略表
二、“軸心時代”定名
第二節 歷史條件
一、高級農業文明·城邦獻辭
導論
一、“元典”界說
二、“記憶”聯系古與今
三、“三”(今)對“一”(古)的創造性復歸
四、近代化進程與元典精神
五、后發型近代化對元典精神的借重與轉換
**章 軸心時代
**節 概念提出
一、創制元典的特別階段
印度、中國、希臘、希伯來元典生成略表
二、“軸心時代”定名
第二節 歷史條件
一、高級農業文明·城邦
二、國家制度初成·原始民主遺風
三、專職文化人·載籍·文化傳播
第三節 元典創制者屬性
一、哲人·智者
二、“文明思維”
三、百科全書式
第二章 外域元典
**節 印度元典
一、吠陀
二、佛經
印度早期歷史及元典創生過程簡表
第二節 希臘元典
一、荷馬史詩
二、希臘群哲諸元典
古希臘歷史及元典創生過程簡表
第三節 希伯來元典
一、《律法·先知·文集》
二、《舊約全書》與《新約全書》
希伯來早期歷史及元典創生過程簡表
第三章 中華元典
**節 前元典
一、“原始民主”與“觀物取象”:氏族制時代留給元典的兩大精神遺產
二、“夏禮”與“殷禮”:元典前奏
第二節 《詩》
一、創作與編輯
二、分類
三、文學價值
四、教化功能
第三節 《書》
一、“政事之紀”
二、今、古文之分與真偽之辨
三、文化史上的地位與作用
第四節 《禮》
一、禮治興起與三《禮》入經
二、《周禮》、《儀禮》、《禮記》編次與作者時代
三、“禮”的文化學價值
第五節 《易》
一、題解
……
第四章 中華元典創制
第五章 元典題旨(一):“天人之辨”
第六章 元典題旨(二):通變之道
第七章 元典題旨(三):“內圣”與“外王”
第八章 元典題旨(四):“重民”與“尊君”
第九章 中華元典闡釋
第十章 元典與“文化重演律”
第十一章 中華元典精神的近代轉換(上)
第十二章 中華元典精神的近代轉換(下)
結語 元典精神的現世啟示
參考文獻
跋信息
中華元典精神 作者簡介
馮天瑜,1942年3月生,湖北紅安人,現任湖北大學中國文化史研究所所長、教授。著有《上古神話縱橫談》、《中國思想家論智力》、《明清文化史散論》、《中國文化史斷想》、《辛亥武昌首義史》(與賀覺非合作)、《中國古文化的奧秘》(與周積明合作)、《中華文化史》(與何曉明、周積明合作)等書。1986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