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非均衡的中國經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094609
- 條形碼:9787500094609 ; 978-7-5000-946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非均衡的中國經濟 本書特色
本書是厲以寧先生的學術代表作,提出了影響深遠的“中國經濟非均衡理論”,為中國的經濟改革提供了理論指南。 本書圍繞中國經濟的非均衡性特征,從政府、企業、市場三者的關系分析了資源配置、產業結構、制度創新和經濟波動等問題,深刻揭示了中國經濟宏觀和微觀運行機制的特點,并探討了以企業改革為中心,通過改革調整走出困境,實現順利發展的途徑。 本書被評為“影響新中國經濟建設的10本經濟學著作”之一,列入“中國文庫·新中國60周年特輯”,并榮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
非均衡的中國經濟 內容簡介
榮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 “影響新中國經濟建設的10本經濟學著作” *能反映厲以寧學術觀點的心血之作,中國經濟改革的理論指南。 如果有人問我:“在你撰寫過的若干本關于當前中國經濟的著作中,你認為*能反映自己的學術觀點的是哪一本書?”我將這樣回答他:“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這本《非均衡的中國經濟》。” ——厲以寧
非均衡的中國經濟 目錄
前言1
**章資源配置問題的探討1
**節從非均衡的角度看社會主義的資源配置問題1
一、非均衡的含義1
二、資源配置的含義3
三、社會主義經濟體制與資源配置的特點4
四、經濟的非均衡與社會主義的資源配置7
第二節資源配置失調與社會主義經濟中“滯脹”的可能性9
一、社會主義經濟中“滯”與“脹”的根源9
二、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不協調的原因11
三、“滯脹”與資源配置失調13
四、“滯脹”的可能性與“滯脹”的防止15
五、重新認識資源配置問題的必要性19
第二章市場調節與資源配置22
**節市場選擇與市場引導22
一、市場選擇22
二、資源組合23
三、市場決策的分散性25
四、市場引導26
第二節投資主體、投資行為與資源配置28
一、投資主體28
二、投資行為的一般原則29
三、非均衡條件下企業和個人的投資行為30
四、非均衡條件下投資行為與資源配置的關系33
第三節消費主體、消費行為與資源配置34
一、消費主體34
二、消費行為的一般原則35
三、非均衡條件下企業和個人的消費行為36
四、非均衡條件下消費行為與資源配置的關系37
第四節資源配置過程中的市場自我制約38
一、資源配置過程中市場自我制約的含義38
二、均衡條件下市場的自我制約與資源配置40
三、兩類不同的微觀經濟單位和兩類不同的非均衡41
四、**類非均衡條件下市場的自我制約43
五、第二類非均衡條件下市場的自我制約46
第三章政府調節與資源配置52
**節政府調節的含義52
一、政府調節與計劃52
二、政府作為市場的管理者54
三、科學的政府調節56
第二節政府行為的非理想化及其對資源配置的影響58
一、政府行為非理想化的含義58
二、政策效應的滯后性59
三、政策效應的不平衡性62
四、政策效力的遞減64
五、政府行為非理想化條件下的資源配置66
第三節資源配置過程中政府行為的適度與優化70
一、第二類非均衡狀態中政府調節資源配置的困難70
二、資源配置過程中政府行為的適度72
三、“警戒線”的設置和“*后手段”的備用74
四、法律的嚴肅性和政府行為77
五、資源配置過程中政府行為的優化79
第四章經濟運行的機制82
**節經濟運行的二元機制82
一、經濟運行中政府調節的“覆蓋面”82
二、二元機制之間的關系84
三、政府的分級與市場的分級89
四、市場完善與否和市場體系完整與否的區別92
第二節經濟運行中的摩擦94
一、**類非均衡條件下經濟運行中的摩擦94
二、第二類非均衡條件下經濟運行中的摩擦97
三、對經濟運行中的摩擦的認識98
第五章商品市場配額均衡100
**節數量—價格調節下的商品市場均衡100
一、雙軌經濟體制下的商品供給缺口100
二、雙軌經濟體制下商品供給缺口與商品需求缺口的并存103
三、商品市場配額均衡逐步實現的可能性108
第二節商品市場上數量—價格調節措施的運用111
一、廣義與狹義的數量—價格調節措施111
二、數量調節、價格調節與市場調節、政府調節的關系113
三、數量調節與價格調節的相互滲透關系115
四、商品市場上數量—價格調節措施的配合119
第六章經濟非均衡條件下供求矛盾的緩解131
**節政府價格調節的逆效應131
一、經濟非均衡條件下供求缺口的剛性131
二、經濟非均衡條件下的商品供給缺口與政府價格調節的
逆效應133
三、經濟非均衡條件下的商品需求缺口與政府價格調節的
逆效應136
四、價格雙軌制的背后:配額調節可能帶來的問題138
第二節企業運行機制的改造141
一、企業運行機制改造與供求矛盾的緩解141
二、企業運行機制改造與結構性失衡的緩解145
三、價格改革的漸進性147
第七章產業結構調整152
**節產業結構調整的國內資金來源152
一、非均衡條件下的資金缺口與資金潛力152
二、發掘國內資金潛力的主要途徑155
三、結構調整與資金利用效率的提高157
四、國內資金動員過程中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增長之
間的關系161
第二節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行為的長期化164
一、企業行為短期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對產業結構調整的
阻礙164
二、投資者的利益對企業短期行為的內在約束167
三、投資者的利益對企業短期行為的外在約束168
四、企業行為的長期化與產業結構的合理化170
五、資源配置與社會行為的長期化174
第三節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的不平衡增長179
一、一個理論難題179
二、產業結構調整的投資主體的確定180
三、非均衡條件下政府的配額均衡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的
作用181
四、主導產業政策的運用和經濟的不平衡增長184
五、企業的自我約束及其對產業政策傾斜過度的制約186
第八章政府對農業生產的調節191
**節非均衡條件下的農產品供求191
一、農業的非均衡狀態191
二、農產品供給與政府調節192
三、農產品需求與政府調節194
第二節農產品供求均衡的趨勢197
一、農產品供求雙方行為的長期化197
二、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200
第九章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秩序的建立204
**節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秩序建立的必要性和困難204
一、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秩序的含義204
二、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秩序與經濟改革的深化206
三、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秩序的建立與制度創新的關系207
四、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秩序建立的困難209
第二節建立商品經濟秩序過程中的利益調整問題213
一、制度創新不同主體的預期純利益213
二、制度創新中不同主體之間預期純利益的沖突217
三、經濟中的剛性與制度創新主體的利益沖突219
四、政府在緩和制度創新的利益沖突方面的作用222
五、制度創新不同主體之間利益關系的調整225
第十章制度創新的規范化230
**節政府在制度創新規范化中的作用230
一、商品經濟秩序建立過程中的違約現象230
二、作為制度創新主體的政府232
三、作為經濟糾紛裁決者的政府234
四、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中的壟斷現象和政府的對策235
第二節制度變型與制度創新規范化242
一、制度創新中的兩類制度變型242
二、制度變型的主要原因244
三、制度創新規范化的可能性250
四、制度創新后的相對穩定254
非均衡的中國經濟 相關資料
如果有人問我:“在你撰寫過的若干本關于當前中國經濟的著作中,你認為最能反映自己的學術觀點的是哪一本書?”我將這樣回答他:“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這本《非均衡的中國經濟》。”
——厲以寧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面臨的問題,首先是進行產權改革,即界定產權,使企業轉變為產權清晰、投資主體明確的、真正的市場主體,即先從第二類經濟非均衡過渡到第一類經濟非均衡;然后通過市場的不斷完善,由第一類經濟非均衡逐漸向經濟均衡狀態靠攏。這就是《非均衡的中國經濟》一書的要點。
——摘自《中國經濟的雙重轉型之路》
非均衡的中國經濟 作者簡介
厲以寧,江蘇儀征人,1930年生于南京,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經濟學系,1955年畢業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北京大學管理科學中心主任。七、八、九屆全國人大常委,十、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主要著作有《體制目標人:經濟學面臨的挑戰》《非均衡的中國經濟》《中國經濟改革與股份制》《股份制與現代市場經濟》《轉型發展理論》《超越市場與超越政府》《資本主義的起源》《羅馬—拜占庭經濟史》《工業化和制度調整》《希臘古代經濟史》《厲以寧經濟史論文選》《中國經濟雙重轉型之路》等。1998年獲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還出版了《厲以寧詩詞選集》(上下卷)、《山景總須橫側看:厲以寧散文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