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人文社會科學主旨問題報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620072
- 條形碼:9787565620072 ; 978-7-5656-200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文社會科學主旨問題報告 本書特色
本書內容包括學界鳥瞰與學問前瞻;問題意識與超越情懷;精品之難與評價之殤;社會科學與人文關懷;評價極限與管理創新;學科整合與熱點聚焦;文理滲透與方法創新;文獻支持與實踐取向。
人文社會科學主旨問題報告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學界鳥瞰與學問前瞻;問題意識與超越情懷;精品之難與評價之殤;社會科學與人文關懷;評價極限與管理創新;學科整合與熱點聚焦;文理滲透與方法創新;文獻支持與實踐取向。
人文社會科學主旨問題報告 目錄
一、學科定位與特點
(一)學科界定
(二)基本功能
(三)發展動力
(四)面對挑戰
二、學問前瞻
(一)當下人文社會科學發展中的迫切問題
(二)高校人文學科邊緣化的統計分析
(三)未來研究走勢之管窺
第二章 問題意識與超越情懷
一、何為出發點?
(一)定位倒錯的矯正
(二)凸顯問題意識
(三)尋找新的切入點
二、恰當設問和應答
(一)設問方式與應答方式
(二)設問方式的轉變
(三)應答方式的創新
三、多元的價值追求
(一)咨政與怡情
(二)建構與解構
(三)學者人格與多元追求
四、不同層面的回應
(一)實用性與前瞻性
(二)基礎性研究與應用性研究
第三章 精品之難與評價之觴
一、一次關于精品的調研與思考
(一)百年精品書目的編選
(二)學術精品的現代詮釋
二、文科評價的偏差與矯正
(一)文科評價問題審視
(二)結構性失控的矯正
(三)文科評價的多元形相
第四章 社會和諧與人文關懷
一、社會轉型階段的社會和諧
(一)關注弱勢群體
(二)調整運行構架
(三)明晰價值取向
二、現代化進程中的人文關懷
(一)當下人文關懷的凸顯
(二)當前人文關懷的缺失
(三)當代人文關懷的培植
三、發展測度的建構
(一)社會發展的主要測度
(二)人類發展指數(hdi)
(三)人文發展測度建構的原則
第五章 評價極限與管理創新
一、文科的評價
(一)文科的特質
(二)文科評價活動的興起
二、評價的極限
(一)文科評價之實踐省察
(二)文科評價之理性審視
三、管理的創新
(一)評價服從于管理
(二)文科管理方式的創新
第六章 學科整合與熱點聚焦
一、人文社會科學的分化與整合
(一)從深度分化中凸顯綜合的趨勢
(二)當下學科整合的基本事實
(三)學科整合的學理基礎
二、人文社會科學整合的動力和走向
(一)從文本詮釋和學科重構中借力
(二)學科整合的宏觀走向
(三)學科整合的微觀進路
三、整合態勢下的熱點聚焦
(一)宏觀層面的熱點問題聚焦
(二)中觀層面的熱點問題聚焦
(三)熱點聚焦與學科整合的互動
第七章 文理滲透與方法創新
一、文科與理科的分化、整合與學科滲透
(一)各門學科從作為“知識總匯”的哲學中分化出來
(二)文科與理科的分家
(三)文科與理科的整合
(四)文科與理科的學科滲透
二、學科交叉與人文社會科學的方法創新
(一)交叉學科與文理學科的滲透
(二)學科交叉是科學方法創新的重要途徑
(三)文理交叉與人文社會科學的方法創新
(四)學科交叉條件下人文社會科學方法創新的若干問題
第八章 文獻支持與實踐取向
一、學科成長的兩個支點
(一)文獻支持及其重要性
(二)學科成長的實踐取向
二、學科基礎文獻的構建及其意義
(一)文獻的分類
(二)基礎文獻的構建
三、學科發展的實踐維度及其把握
(一)學科實踐與社會實踐
(二)問題意識與實踐取向
人文社會科學主旨問題報告 作者簡介
劉大椿: 1944年生,哲學碩士。曾任哲學系主任。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兼任國務院學科評議組哲學組成員,教育部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著有《科學活動論》、《走向自為--社會科學的活動與方法》、《互補方法論》、《科學哲學》、《科學哲學通論》、《知識經濟:中國必須回應》、《新學苦旅--科學·社會·文化大撞擊》、《在真與善之間--科技時代倫理問題與道德抉擇》、《發現與創新之路--科學技術的研究方法》、《轉型驅動力--現代科技革命與社會變革》等。 研究方向: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科技戰略與政策研究。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