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傳統文論的現代意義-關于中西文論對話的再思考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91435
- 條形碼:9787100091435 ; 978-7-100-09143-5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傳統文論的現代意義-關于中西文論對話的再思考 本書特色
本書是筆者對目前中西文論對話中幾個熱點問題的思考與反思,是用對話的基本原則——多元、平等與交流來反思自身文論與文化傳統的結果。筆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儒學*為匱乏的就是平等的理念,沒有平等的精神就沒有普遍幸福的觀念。對平等原則的思考與對平等理念對中國文化意義的反思乃是本書的出發點與*終歸宿。筆者的思考不僅來自對文化傳統,更重要的是來自對現實人的價值理念的反思。
中國傳統文論的現代意義-關于中西文論對話的再思考 內容簡介
本書是筆者對目前中西文論對話中幾個熱點問題的思考與反思,是用對話的基本原則———多元、平等與交流來反思自身文論與文化傳統的結果。筆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儒學*為匱乏的就是平等的理念,沒有平等的精神就沒有普遍幸福的觀念。對平等原則的思考與對平等理念對中國文化意義的反思乃是本書的出發點與*終歸宿。筆者的思考不僅來自對文化傳統,更重要的是來自對現實人的價值理念的反思。
中國傳統文論的現代意義-關于中西文論對話的再思考 目錄
前言**章 文論傳統與文化傳統的內在關聯及其現代意義第二章 道法自然與天人合一的現代意義第三章 中西文論傳統的歷時與共時第四章 中國傳統文化的親緣與性別原則及《路得記》的非親緣原則第五章 基督教個體平等與普遍幸福的基本理念對現代中國的意義第六章 從孔子與蘇格拉底比較看中西知識分子的兩種不同理念第七章 審美特性的民族性與善的基本原則的普遍性
中國傳統文論的現代意義-關于中西文論對話的再思考 作者簡介
鄒廣勝,現為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95年獲四川大學中文系世界文學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當代西方文學與文論,2000年獲南京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文學的基礎理論,2000年至2002年在浙江大學中文系博士后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為中西比較詩學。2006年12月至2007年9月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學,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在哈佛大學訪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