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jīng)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jīng)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接受美學與象思維-接受美學的中國化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11722744
- 條形碼:9787511722744 ; 978-7-5117-2274-4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接受美學與象思維-接受美學的中國化 本書特色
《接受美學與象思維:接受美學的“中國化”》以中國傳統(tǒng)的象思維為參照系,深入探討了接受美學理論的“中國化”問題,其目的是在前人的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推進接受美學的“中國化”研究,在生命美學的層面上找尋到兩種理論體系的深度契合點,并以《周易》經(jīng)傳接受、李白詩歌對《莊子》的接受以及《文心雕龍》的接受之鏈等三個典型的接受范例為切入點,在具體的批評實踐中進一步演繹和闡發(fā)筆者對接受美學“中國化”的具體想法。總的說來,接受美學雖然是一個純粹西方文化背景的理論體系,但是它在生命美學的層面上與中國傳統(tǒng)的象思維找到了終極的契合點,在具體的理論展開過程中又頗有相印證之處。此問題的解決,既有助于我們拓展今后接受研究的思路,也可以為很多學界公案提供新的解題思路。
接受美學與象思維-接受美學的中國化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以中國傳統(tǒng)的象思維為參照系,深入探討了接受美學理論的“中國化”問題,其目的是在前人的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推進接受美學的“中國化”研究,在生命美學的層面上找尋到兩種理論體系的深度契合點,并以《周易》經(jīng)傳接受、李白詩歌對《莊子》的接受以及《文心雕龍》的接受之鏈等三個典型的接受范例為切入點,在具體的批評實踐中進一步演繹和闡發(fā)筆者對接受美學“中國化”的具體想法。總的說來,接受美學雖然是一個純粹西方文化背景的理論體系,但是它在生命美學的層面上與中國傳統(tǒng)的象思維找到了終極的契合點,在具體的理論展開過程中又頗有相印證之處。此問題的解決,既有助于我們拓展今后接受研究的思路,也可以為很多學界公案提供新的解題思路。
接受美學與象思維-接受美學的中國化 目錄
序
序
緒論
上編 爭鳴與和合
**章 象思維通說
一 本真之我:“概念”與“概念思維”
二 生生之象:“原象”與象思維
三 整體直觀:象思維之運思
四 同歸殊途:象思維的包容性
第二章 接受美學初探本
一 接受美學:一個開放的理論體系
二 期待—視野:接受美學的讀者之維
三 召喚—結(jié)構(gòu):接受美學的本文觀
四 對話—交流:生命的交融與闡釋的循環(huán)
第三章 接受美學與象思維
一 述要:接受美學“中國化”的歷程
二 反思:接受美學的“中國化”
三 自覺:象思維學理體系的形成
四 契合:接受美學與象思維
五 融匯:中國接受批評體系之建構(gòu)
下編融會與生發(fā)
第四章 論《易傳》對《易經(jīng)》的接受
一 “易與天地準”:作為接受本文的《易經(jīng)》
二 “生生之謂易”:“意”層面上的經(jīng)傳接受
三 “盡意莫若象”:“象”層面上的經(jīng)傳接受
四 “吉兇存乎辭”:“言”層面上的經(jīng)傳接受
第五章 從《易傳》到《文心雕龍》
一 自然之道:《文心雕龍》的美學來源
二 象外之隱:“隱秀”與易學
三 取類感通:“物色”對《易傳》的接受
第六章 李白詩歌對《莊子》的接受
一 不言之言:作為接受本文的《莊子》
二 定向與創(chuàng)新:李白對《莊子》的期待視野
三 雪泥鴻爪:李白詩歌對《莊子》的直接接受
四 歷史之鏈:李白詩歌對《莊子》的間接接受
參考文獻
后記
接受美學與象思維-接受美學的中國化 作者簡介
竇可陽,文學博士,任教于吉林大學文學院,現(xiàn)為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研究領域為中西比較文論和周易美學。2009年以來,主持教育部青年基金項目一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先后在《社會科學戰(zhàn)線》、《文藝爭鳴》、《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孔子研究》、《周易研究》、《古代文學理論研究》、〔加〕《加拿大比較文學評論》等刊物發(fā)表中英文論文十余篇,參與撰、譯《周易經(jīng)傳美學通論》、《批評之后》等專著多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jīng)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shù)叢書(紅燭學術(shù)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