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財政通史(第八卷)中華民國財政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895447
- 條形碼:9787543895447 ; 978-7-5438-954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財政通史(第八卷)中華民國財政史 本書特色
《中國財政通史》以豐富、準確的史料為依據,以記敘和分析中國財政的發展脈絡及其發展規律為主線,在充分吸收多年來中國財政史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準確、系統地闡述了中國歷史上財政管理機構和財政管理制度的演變及其成敗得失,總結了中國歷代財政改革的經驗和教訓,論述了歷代財政對當時經濟、政治、軍事、社會等方面的影響。從而使人們對中國財政( 從先秦到改革開放告一段落) 有了一個正確和清晰的認識和了解。本書為第八卷講述了中華民國時期的財政史。
中國財政通史(第八卷)中華民國財政史 內容簡介
《中國財政通史:中華民國財政史(第八卷 套裝上下冊)》共分為六章,主要內容包括民國時期的政治經濟發展概況、南京臨時政府時期的財政(1911—1912)、北京政府時期的財政(1912—1927)、南京國民政府前期的財政(1927—1937)等內容。
中國財政通史(第八卷)中華民國財政史 目錄
一、中國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二、1912-1949年民國時期的財政制度轉型
三、本書的結構及主要內容
**章 民國時期的政治經濟發展概況
**節 民國時期的政治發展概況
一、中華民國的創建
二、北京政府時期的政治發展概況
三、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及政治發展概況
第二節 民國時期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概況
一、辛亥革命前的中國資本主義經濟概況
二、北京政府時期中國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三、南京國民政府前期資本主義經濟的較快發展
四、抗戰時期資本主義經濟的短期繁榮與衰退
五、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恢復與崩潰
第二章 南京臨時政府時期的財政(1911-1912)
**節 南京臨時政府的財政經濟政策
一、臨時政府現代經濟政策的制定
二、建立新型財政機構
三、南京臨時政府的財政政策
第二節 南京臨時政府時期的資本主義財政
一、武昌起義后軍政府的財政措施
二、南京臨時政府的財政困境
三、南京臨時政府籌措財政經費的應急舉措
第三節 小結
第三章 北京政府時期的財政(1912-1927)
**節 北京政府的財政經濟政策
一、北京政府的經濟政策
二、北京政府的財政政策
三、北京政府時期的財政賦稅特征
第二節 北京政府的財政管理體制和財政制度
一、北京政府時期的財政管理體制
二、北京政府時期的財政管理機構及其職權
三、北京政府時期的財政制度
第三節 北京政府的財政收支
一、北京政府時期收入總體情況
二、北京中央政府的財政支出
三、北京政府時期地方財政收入
四、北京政府時期地方政府財政支出
第四節 北京政府的稅收制度
一、北京政府時期的稅制體系
二、北京政府的稅收制度
第五節 北京政府的內外債
一、濫舉外債
二、濫發內債
第六節 廣東、武漢國民政府的財政
一、廣東革命政府時期的財政機構
二、廣東革命政府時期的財政金融政策
三、廣東國民政府財政收支狀況
四、武漢國民政府時期的財政經濟政策
五、武漢國民政府的財政收支狀況
第四章 南京國民政府前期的財政(1927-1937)
**節 南京國民政府前期的財經政策
一、全國經濟、財政會議及財經政策的確定
二、制定新的工商和農業經濟政策
三、制定新的金融政策,逐步實現金融壟斷
四、制定一系列財稅政策,逐步確立具有現代化雛形的財稅制度
第二節 南京國民政府前期的財政管理體制與財政制度
一、財政管理體制
二、財政管理機構
三、財政管理制度
第三節 南京國民政府前期的財政收支
一、南京國民政府前期的財政收支概況
二、南京國民政府前期的國家收入
三、南京國民政府前期的財政支出
四、南京國民政府前期的地方財政
第四節 南京國民政府前期的稅收制度
一、南京國民政府前期的稅收體系
二、南京國民政府前期國家稅稅制改革
三、南京國民政府前期的地方稅制改革
四、苛捐雜稅及其整頓
第五節 南京國民政府前期的內外債
一、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公債
二、南京國民政府的外債
第五章 抗戰時期的國民政府財政(1937-1945)
**節 國民政府戰時財政經濟政策
一、國民政府的經濟領導體制及經濟政策
二、國民政府戰時金融政策
三、國民政府戰時財政政策
第二節 國民政府戰時財政管理體制與財政制度
一、戰時財政管理體制
二、戰時財政管理機構
三、國民政府戰時財政制度
第三節 國民政府戰時財政收支
一、國民政府戰時財政收入
二、國民政府戰時財政支出
三、國民政府財政赤字急劇擴大
四、國民政府戰時地方財政收入
五、國民政府戰時地方財政支出
六、各省市嚴重的財政赤字
第四節 國民政府戰時的稅制改革
一、國民政府戰時稅制體系
二、關稅調整
三、鹽稅與鹽專賣制
四、貨物稅
五、建立直接稅體系
六、擴大契稅征收范圍
七、地方稅體系
八、苛捐雜稅及其整頓
第五節 田賦征實、糧食征購與征借
一、田賦收歸中央并改征實物
二、田賦征實、糧食征購和征借實施辦法
三、“實征”的實效、意義及弊端
第六節 國民政府戰時的內外債
一、抗戰時期南京國民政府內外債的停付
二、南京國民政府的內債
三、舉借外債與友好援助
……
第六章 南京國民政府崩潰時期的財政(1945-1949)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財政通史(第八卷)中華民國財政史 節選
《中國財政通史:中華民國財政史(第八卷 套裝上下冊)》: 財政廳于所管官吏關于財政之章制處分或布告,認為違背法令,妨礙公益或侵越權限,得停止撤銷之。縣知事如有以上行為,得詳明巡按使辦理,仍報告財政部。 財政廳長每年三月應編制經征官吏成績書,報告財政部,并詳報巡按使,其關于縣知事兼管征收之成績,詳由巡按使查核。轉咨陳財政部。 財政廳凡關于收納賦稅支付本省經費及一切收入支出各款,均按月造具表冊,詳明巡按使并報告財政部。 財政廳長于本廳辦事人員得自行委用撤換,凡經征官吏之用撤懲獎,暨兼管征收縣知事關于財政事應予以獎懲時,均應詳請巡按使核辦,轉咨陳財政部。 財政廳所收稅賦應悉數交存金庫,凡奉大總統命令撥解及財政部核定之款,得隨時支放,此外不得擅支,違則付懲戒。 為管理官產,各省在1914年設立官產處,清理國有產業。凡各省無主官產與廢置衙署及虧欠官款折抵人公產,悉歸招人投標承領,發給部照營業,收價解付財政部等事務均由該處負責辦理。另外,隨著新稅開征,地方也先后設立了煙酒稅機構和印花稅機構,以下是煙酒稅和印花稅機構設置情況: 煙酒稅機構。1915年,北京政府在中央設煙酒公賣局。鑒于煙酒產銷分散,手續繁重,各省又各有特殊情況、很難統一,為此制定公布了《各省煙酒公賣局暫行章程》及《煙酒公賣棧暫行章程》。根據規定,各省設置煙酒公賣局,直隸于財政部,管理煙酒公賣及代征煙酒各項稅捐事務。各省煙酒公賣局應酌量煙酒產銷情形,劃分區域設置公賣分局。 ……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