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梁啟超家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317809
- 條形碼:9787515317809 ; 978-7-5153-178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梁啟超家書 本書特色
梁啟超的女子眾多,個個成才,其中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禮三人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這在中國家庭中*為少見的。 在20世紀20年代—30年代,梁啟超把思成、思永、思莊、思忠送到國外學習,他與孩子們有密切的書信往來。梁啟超作為一個父親,用自己的愛,自己的素養,自己的情懷將他的孩子們引上成才之路。 本書由梁啟超之子梁思禮院士撰寫前言,梁思成之妻林洙女士親自整理編輯。書里收錄有梁啟超與孩子們的家庭照片和極為珍貴的梁啟超家書手跡。
梁啟超家書 內容簡介
梁啟超,相信這個名字大家并不陌生。 梁啟超不僅是歷史上著名的戊戌變法領袖之一,也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其中史學研究成績*為顯著。他比他的老師康有為更早和更多地擺脫傳統文化的束縛,堪稱中國知識分子**人。他的愛國精神和“變法”思想影響了幾代中國知識分子,包括魯迅、胡適、毛澤東、周恩來、郭沫若等人早年受其啟蒙,走上了拯救中國、解放民眾的革命道路。 兩年前,我由于編輯梁啟超大公子、中國著名建筑大師梁思成先生的著作《大拙至美——梁思成*美的文字建筑》,常常去梁思成先生遺孀林洙先生家里,有機會看了不少梁思成與家人的照片。盡管對學識淵博、膽識過人、思想超前的梁啟超有很多的遐想,但**次見到梁啟超的照片,心中還是感到了很大的震撼,除了他那非常碩大的腦門和極為明亮的眼睛,顯示出一個人非凡的才華外,*難忘記的是他那犀利的目光,隔著那發黃的相紙似乎立刻就能穿透我的心靈。 之后常常聽林先生說起梁啟超一家的事,得知梁啟超共有十個子女,除了英年早逝的思忠和夭折的“小白鼻”,其余八個兒女全部成才,每一個都是各自專業領域的專家,其中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禮三人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我不知道在中國,一個家庭里出了三個科學院院士是不是絕無僅有的,但至少是極為罕見的。 除了梁啟超那過人的聰敏遺傳給了他的孩子們外,我想那*重要的就是他對孩子們的教育和引導。而恰巧在20世紀20-30年代,梁啟超先把思成、思永、思莊、思忠四個兒女送到國外學習,遠隔重洋,他對孩子們的引導和教育都是通過信件往來實現的,這也有幸使這些寶貴教育經驗以家書的形式得以留了下來。 由此出一本“梁啟超家書”的念頭立刻在我腦海閃現,幸運的是林先生保存有梁啟超的家信有幾百封之多。經過林先生的細心挑選,選出了那些關于對子女教育的近一百封信。 當我**次通讀全稿時,我完全驚呆了,也明白了為什么梁家的孩子如此有出息、如此愛國,答案全在這厚厚一疊家信中。信中表達了一種*特別也是*超前的教育理念,即使放在21世紀的今天也毫不過時,因為它包含著永恒和經典的做人真理。 梁啟超是愛國知識分子的典范,他教育他的孩子們必須愛國。愛國,就像一顆種子,他把它種在每個孩子的心里,生根、發芽、成長……而梁啟超的愛國思想又不是守舊的、固步自封的,他深知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知識是舊中國*需要的。他讓孩子們像海綿一樣吸收國外*好的知識。為了使得*大化地吸收知識,他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讓他們選擇了不同的專業方向,這些專業方向又是中國*需要的*有用的。而放到國外的孩子們又像牽在他手中的風箏,當祖國需要之時,他就把他們拉回來為國效力。 梁家所有的孩子沒有一人留在國外,無論當時的中國是戰火連天還是貧窮困苦。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的爸爸梁啟超是那么地愛國,他心里沒有小小的“我”,他讓每個孩子都志存高遠,從小就把責任放在心里。 梁啟超親自為孩子們選擇人生伴侶,他是個多么“愛管閑事”的爸爸啊!他*得意之作就是長女梁思順的丈夫周希哲和長子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當然他從來沒有強迫孩子,他只是太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們會喜歡會需要什么樣的人來做終身伴侶,而他閱人的本領又是那么厲害。他欣賞林徽因的才華,對她就像自己的女兒一樣,當得知林徽因的父親意外離世后,他**時間在給梁思成的信里寫了這樣的話:“我從今以后,把她(林徽因)和思莊一樣看待,在無可慰藉之中,我愿意她領受我這種十二分的同情,度過她目前的苦境。她要鼓起勇氣,發揮她的大才,完成她的學問,將來和你共同努力,替藝術界做些貢獻……” 梁啟超從此承擔了林徽因全部的學費,當時的林徽因和梁思成還沒有結婚。 當女兒梁思莊剛到國外學習,一時無法適應,在學習上有些跟不上時,感到非常沮喪和痛苦。梁啟超在信中寫:“至于未能立進大學,這有什么要緊,‘求學問不是求文憑’,總要把墻基越筑得厚越好。” 當梁思成在國外的學習中感到進入“瓶頸期”,不知道該如何前行時。梁啟超在信中說:“至于將來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當然還是以天才為之分限。我平生*服膺曾文正兩句話:‘莫問收獲,但問耕耘。’將來成就如何,現在想它作甚?著急它作甚?一面不可驕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餒,盡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則可以無入而不自得,而于社會亦總有多少貢獻。我一生學問得力專在此一點,我盼望你們都能應用我這點精神。” 我在編輯文稿的過程中,常常在想,一百年前的中國是什么模樣,從那些舊照片中我們看到的是長辮子、三寸金蓮、長袍馬褂和那無一例外的透露著愚昧的眼神。而此時的梁啟超在給兒女的信中稱呼自己的孩子叫“寶貝”“baby”,常常說:我愛你們,我想你們,想得厲害……”他一時興起就會在信里寫:“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對著月亮想你們,也在這里唱起來,你們聽見沒有?”如今的父母能這么直白對孩子表達感情也許還不算多,孩子對父母說些動感情的話也常常覺得難為情,而百年前的梁啟超已經這么對他的孩子做了,將自己的情感直白地、坦誠地告訴孩子們,使得他的孩子們每一個都成為了感情豐富、激情澎湃的人。 梁啟超在家信中有一句話,我看了之后非常感動:“爹爹雖然是摯愛你們,卻從不肯姑息溺愛,常常盼望你們在苦困危險中把人格能磨練出來。”其實這不僅是梁啟超對自己孩子的期望,也是他對所有中國年輕人的期望。自信的梁啟超從來都把自己當作年輕人的榜樣。晚年的梁啟超除了大量的政務纏身之外,做的*多的工作就是到各地大學去演講,他無論是病情惡化還是疲勞不堪,對于做于年輕人有益的事他從來都不推辭。在他著名的《少年中國說》中說:“……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梁啟超家書》是我編得*辛苦也*幸福的一本書。辛苦是由于我個人學識不夠,常常有力不從心之感。而一直激勵著我把這本書做完做好的動力又是因為那家書中字里行間的父愛,那么深厚、那么坦誠、那么溫暖,隔了近一個世紀,也同樣激勵著同為青年的我,讓我感到特別幸福。
梁啟超家書 目錄
001 梁啟超簡介
前言
梁啟超的兒女們——他們個個成才
? 壹[1912年12月5日——1916年10月11日]
致思順書——人貴自立也
致思順書——汝須知汝乃吾之命根
致思順書——吾實厭此社會
致思順書——處憂患*是人生幸事
致思順書——汝曹不必遠念
致思順書——吾今舍安樂而就憂患
致思順書——越南入境如此其難
致思順書——睡后吾明日必以力自振
致思順書——而其間卻有一極危險之紀念
致思順書——汝輩學業切宜勿荒
致思成思永書——汝年幼姑勿責也
致思順書——但做官實易損人格
? 貳[1919年12月2日——1922年12月25日]
致思順書——總要在社會上常常盡力,才不愧為我之愛兒
致思順書——已久不得汝書,頗懸懸
致思順書——他事如常,無可告
致思順書——學問是生活,生活是學問
致思順書——吾日來極感希哲有辭職之必要
致成、永、忠書——汝等不必著急,吾自知保養也
致思順書——我且把我的功課表寫給汝看
致思順書——我一面講,一面忍不住滴淚
? 叁 [1923年1月7日——1923年11月5日]
致思順書——思成和徽音已有成言
致思順書——我想破戒飲一回
致思順書——看見許多小寶貝,忘記了你這大寶貝了
致思順書——只要拾回性命,便殘廢也甘心
致思順書——小小飛災,很看出他們弟兄兩個勇敢和純摯的性質
致思成書——讀國學書事
致思成書——人生之旅歷途甚長,所爭決不在一年半月
致思順書——家中大小都好
致思順書——隨意寫幾句
致思順書——徽音又是我第二回的成功
? 肆 [1925年4月17日——1925年12月27日]
致思順思莊書——你們走后,我很寂寞
致思順書——把思成身體實在情形報告我,我才真放下心哩
致順、成、永、莊書——對著月想你們,也在這里唱 起來
致思順書——又作一首詩給姚胖子五十壽
給孩子們書——我的宗教觀、人生觀的根本在此
給孩子們書——我很想買這所房子,想和你搭伙平分
致思順書——北戴河房子我實在愛他不過,已決定買了
致思順書——北大有些人對我搗亂,其實不過少數
致思順書——我現在覺得有點苦
給孩子們書——盼望老白鼻快來
給孩子們書——莊莊真是白了許多嗎
致順、成、永、莊書——汝等不必以我過勞為慮也
致思順思成書——寫給思順和思成的詩
致順、成、永、莊書——祭文本來該焚燒的,我想讀一遍
致順、成、永、莊書——你媽媽真音容永絕了
致思成書——我從今以后,把他和思莊一樣地看待
? 伍 [1926年1月5日——1926年12月20日]
致思成書——今天誰也料不到明天的事,只好隨遇而安罷了
給孩子們書——全家都變成美國風實在有點討厭
給孩子們書——好乖乖,不必著急,只須用相當的努力便好了
給孩子們書——我所望于思永、思莊者,在將來做我助手
給大小孩子們書——活到五十四歲,兒孫滿堂,過生日要挨餓
給孩子們書——我近來真是無所用心
致思順書——我受手術十天之后,早已一切如常
致思忠書——病雖未痊愈,比前次確減輕許多
給大小孩子們書——這封信專報告病之肅清
給孩子們書——但擇交是*要緊的事,宜慎重留意
給孩子們書——“勞于用人而逸于治事”
致思順書——小小的病何足以灰我的心
給孩子們書——你們又添一個小弟弟
給孩子們書——我很不愿意全家變成美國風
給孩子們書——我昨天做了一件極不愿意做之事,去替徐志摩證婚
給孩子們書—— 天天被王姨嘮叨,逼著去睡
給孩子們書——“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致思永書——怕你懸望,先草草回此數行
給孩子們書——我實在想你們,想得很
? 陸 [1927年1月2日——1927年7月3日]
給孩子們書——“鄉音無改把貓摔”
致思永書——把中國考古學的常識弄豐富一點
給孩子們書——萬惡的軍閥,離末日不遠了
給孩子們書——現在我要做的事,在編兩部書
給孩子們書——中國病太深了,癥候天天變
致思順書——你們看著一定歡喜得連覺也睡不著
給孩子們書——“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給孩子們書——小白鼻病得甚危險
給孩子們書——那小同同已經死了
給孩子們書——思永說我的《中國史》誠然是我對于國人 該下一筆大賬
給孩子們書——總是老守著我那“得做且做”主義
給孩子們書——北京正是滿地火藥,待時而發
給孩子們書——我現在心很亂
致思順書——老白鼻平安,真謝天謝地
致思順書——南海先生忽然在青島死去
致思順書——國內太不安寧
致思忠書——我自己常常感覺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少也要不愧做你們姊妹弟兄的模范
致思順書——我自審亦一無把握,所以不敢挑起擔子
致思順書——生當亂世,要吃得苦
給孩子們書——這兩天北方局勢驟變
給孩子們書——你們在外邊幾個大孩子,總不要增我的憂慮才好
致思順書——決俟秋涼后,乃著手工作
致思順書——這病豈不是“老太爺病”嗎
? 柒 [1927年8月29日——1927年12月24日]
給孩子們書——你有我這樣一位爹爹,也屬人生難逢的幸福
給孩子們書——思永天天向我嘮叨,說我不肯將自己作病人看待
給孩子們書——我*不放心的是他,偏是他老沒有消息來安慰我一下
給孩子們書——昨日又得加拿大一大堆信,高興得我半夜睡不著
給孩子們書——你們個個都是拿爹爹當寶貝,我是很知道的
給孩子們書——這幾天家里忙著為思成行文定禮
致思順書——你雖是受父母特別的愛,但你的報答也算很夠了
致思成書——這幾天為你們聘禮,我精神上非常愉快
致思順書——好孩子,切須聽爹爹的話
? 捌 [1928年1月12日——1928年10月17日]
致思達書——總之必回家過年
給孩子們書——你們這些孩子真是養得嬌,
三個禮拜不接到我的信就撅嘴了
致思成書——我盼望你每日有詳細日記,將所看的東西留個影像
致思成夫婦書——失望沮喪,是我們生命上*可怖之敵,我們須
終生不許他侵入
致思順書——我正天天盼平安喜電哩
致思順書——我生性愛管閑事,尤其是對于你們的事
致思順書——我極舍不得清華研究院
致思順書——你們弟兄姊妹個個都爭氣,我有什么憂慮呢
致思成書——我覺得為你前途立身計,東北確比清華好
致思順書——我想有志氣的孩子,總應該往吃苦路上走
給孩子們書——新人到家以來,全家真是喜氣洋溢
致思順書——我平常想你還自可,每到病發時便特別想得厲害
致思成書——我在病中想他,格外想得厲害
梁仲策追述先生得病逝世的經過
梁思成等追述先生得病逝世的經過
? 附錄
為學與做人
梁先生北海談話記
1923年梁先生小釋“玄學”與“科學”的關系
? 后記
后記
梁啟超家書 作者簡介
梁啟超(1873年~1929年),男,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漢族,生于廣東新會(現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清光緒舉人。青年時期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并稱“康梁”,是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事敗后出逃,在海外推動君主立憲。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凱政府,擔任司法總長,之后對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嚴詞抨擊,并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導新文化運動,支持五四運動。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