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華祖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104171
- 條形碼:9787515104171 ; 978-7-5151-041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祖脈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天馬行空、汪洋恣肆、大氣厚重、激情四射的歷史文化散文集,是一本關于中國遠古文化和晉國歷史文化場景再現的蕩氣回腸之作。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國家重點學科科學技術哲學首席科學家、原山西大學校長郭貴春教授在《序言》中說,作者“循著我們老祖宗的足跡,上山下鄉,走東訪西,實地考察這些先人活動的遺址廢墟,尋訪中華文明濫觴之地的種種蛛絲馬跡,從中梳理出一條清晰的祖先活動脈絡,給了我們一個重新觀照‘三皇五帝’和華夏文明源頭的坐標,其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都不可低估。”著名競技文化學者、作家陸云亭先生說:“展現在我面前的 《中華祖脈》 是一水的厚實穩重風味。我閱讀 《中華祖脈》,一時為其奔涌不羈、綿延不絕的山西元素所吸引,它顯然激活了我心藏已久的山西情結。故鄉故土,如一枚種植于我內心世界的花朵,在此一瞬得以重生。”“《中華祖脈》 中看不到類似鼓吹藍色文明的先鋒作家們對祖國的復雜心態,更見不到一絲一毫的對本土文化的嘲諷語句、貶低文辭、批判語匯。那里只有一種很穩定、很莊嚴、很厚重、很溫暖、很親切、很神圣的鄉土色調。
中華祖脈 內容簡介
《中華祖脈》烘托的是一幅中國歷史文化源頭的大型畫卷。那里有我十分喜愛的莊子所說的藐姑射之山,更有宗教色彩濃厚的大西天、小西天,而*令人動心的還是汾陽嶺。那里有一種很典型的山西風,也寄托著李琳及其小伙伴們幼年時期的生活細節,那是一種極為動心的童年圖景,直接撞擊到我的童年記憶。《中華祖脈》呈現出文化散文特有的溫暖格調……那是一種很穩定、很莊嚴、很厚重、很溫暖、很親切、很神圣的鄉土色調。溫暖、圣潔得讓人心醉。本書由李琳之著。
中華祖脈 目錄
皇天后土
遠處的山峰若隱若現,近處泛著白光的黃河像一條蜿蜒曲折的絲帶,被大雨連接上,彷如從遠古走來,又好像從浩渺的天際傾瀉而下。此時,我忽然覺得,遠古時代,女媧選擇這里締造人類,有如此山河氣勢作為憑依,華夏民族焉能沒有吞吐天地的博大胸懷,焉能不屹立于世界東方而成就綿延5千年的中華文明?
炎帝陵
當我站在羊頭山憑高遠眺,當我奔馳在高速公路上左右瞻顧時,那廣袤無垠的綠色田野,那不知名的各種雜糧植物,都在剎那間幻化成了炎帝彎腰播種收獲的情景。我知道,炎帝手里攥住的不是普通的雜糧種子,而是中華文明那根看不見摸不著的紅線,他只是輕輕一抖,一個偉大的文明古國就屹立在了這個地球的東方之巔。
堯都真容
4000多年的漫長歷史,已經讓這里的一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除過連綿起伏的丘陵山地和點綴其間的幾個村莊外,已經看不到任何堯都的遺跡,哪怕是片鱗半爪的廢墟。只是從那被考古人員四面開花挖開的黃土坑里,我們才能從隨處插在泥土里的標牌上,讀出她的滄桑,她的偉大,她遠去的繁華和曾經興盛的古老文明……
忐忑堯陵
我在巍峨高聳的堯冢前久久地徘徊著,甚至一步一步地核算著它300米的周長。抬頭瞭望,四圍是連綿起伏、高聳入云的的環抱群山,不遠處的山腳下是在陽光照耀下泛著白光的一條銀河似的水面。頭頂是如水洗過似的蔚藍色的天空,干凈透亮得像一塊巨大的藍寶石。而我的身旁,居然躺著一個民族偉岸的軀體,躺著一個古老文明迷離的“血肉”讀本。、
堯天昭日
我走在臨汾這塊“抓一把泥土都能攥出文明汁液”的土地上,感覺就像走在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歷史隧道上。我尋找的不僅僅是我們文明之祖帝堯的足跡,我要探尋的更是我們今天13億人的精神根祖,是那些燎原于神州大地、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原始的那些迷蒙閃爍的點點星火。
第二編 晉都懷古
趙康古城
公元前669年,晉獻公率文武眾臣大張旗鼓,浩浩蕩蕩地由曲沃宗廟遷都趙康古城故絳,開始了晉國歷史上*輝煌、*悲壯的85年。期間,先后經歷了8個君王,滅了虢國、虞國等二十多個小國,疆域版圖拓展了數十倍,晉國由一彈丸之地小國一躍而為氣勢吞天的春秋五霸之首。
故絳一諾
我看到了那個滿臉悲傷無奈的老臣,正把明晃晃的刀刃橫在脖子上,猛地一拉,隨著鮮血的四處噴濺,老臣匡然倒地,氣絕身亡;我又看到了那個身著白盔白甲的晉文公,威風凜凜地站在高高的發令臺上,面對著來勢洶洶的楚國大軍,號令三軍退避三舍,獵獵軍旗顯得那么瀟灑,又那么莊嚴;我還看到了白發蒼蒼的托孤重臣程嬰正對著已經身報大仇的趙氏孤兒泣血告曰:“昔日夏宮之變,非不能死,欲存趙后耳。今宜報宣孟與杵臼于地下。”
層臺夜月
時光荏苒,景物如昔。晉獻公和驪姬已經漸行漸遠,但我分明在這歷史的空谷足音中,聽到了左丘明惋惜的一聲長嘆,也異常清晰地感受到了司馬遷無奈的喟然唏噓……
小人治國
我突然想,當晉惠公的無恥行徑把一個好端端的晉國糟蹋得不成樣子的時候,當惠公、懷公父子那副丑惡的小人嘴臉淋漓盡致地暴露在世人面前的時候,一個全新的國家就在苦難的孕育中誕生了,一個叱咤風云的誠信君王重耳也就走到了歷史的前臺上。
晉城霸基
在我看來,他是那樣的完美,幾乎他的一言一行,都堪做所有中國人的表率。他有著堅韌不拔的毅力,有著博大開闊的胸襟,有著感恩圖報的情懷,有著忠孝仁義的賢行,有著治國平天下的韜略機智……他之后2700多年的歷代君王,鮮有能望其項背的。你幾乎找不出他身上中國君王固有的那些瑕疵和毛病,他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道德人格和雄才偉略的完美典范結合。
第三編 趙孤悲歌
趙盾墓前的沉思
周圍是空曠的原野,寂靜伴著蒼茫。我忽然覺得,那傲然挺立在眼前的高大墓碑,在我的眼前竟幻化成了中國歷代王朝的一個碩大舞臺,其間出演的居然是一部以權勢詮釋幸福,用欲望踐踏生命的歷史大悲劇,亙古不絕,綿延不斷……
趙宣子故里祭
在淚眼婆娑的戰栗中,我仿佛看到了春秋時期那個身著長袍短褂的趙相國和一個清朗俊逸的現代時髦青年,慢慢地重疊在了一起,然后又在朦朧之中幻化成了兩個觸目驚心的大字:
忠義。
第四編 仙山云霧
姑射山
有時候閑下來,我就遙想著大西天昔日廟堂綿延成片的壯觀情景,竟然情不自禁地大聲朗誦:“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如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汾陽嶺
讓我沒有想到的是,那個我當時并未多留意的雜草叢生的荒蕪土堆居然還埋藏著一個古老的凄美傳說。30多年后的今天當我把目光重新投向那簇叢生荒長的野草時,我恍然覺得那滿坡的綠浪滔滔,就像古晉國的萬馬奔騰,從遠古向我疾馳而來……
第五編 小城春秋
古鎮汾城
這就是汾城,她與世無爭,拙于外表,甘于寂寞,她把她的底蘊精華藏匿在偏僻的胡同陋巷,掩映于司空見慣的破房爛屋后邊,在白云千載空悠悠的物是人非中茍延殘喘、抱殘守缺。她把弄潮時代的顯赫拱手送給了別人,像一個看破紅塵的智者一樣,躲在現代化的背后,睜著昏花的眼睛,漠然地主注視著外邊的世界翩翩起舞。
太平文膽
雖然歲月的纖手已悄悄抹平了我腳下的這塊土地,沒有了文中子的塑像,也沒有了熙熙攘攘的人流,甚至沒有了廢墟的痕跡,但是,我在這種空曠的寂靜中分明感受到了一種永恒的精神,那應該是一種背負蒼天的博大胸懷,應該是一種“不為五斗米折腰”凜然氣概,應該是一種“翩然南山下”的神仙氣度……
第六編 大圣無聲
留侯祠
想像著張良當年可能就站在同樣的位置,鶴發童顏、衣袂飄飄、極目遠眺的樣子,心里不覺有了一種莫名的激動,渾身上下一下子也輕松了許多。這不大的洞口,由于這位絕世高人的切入,便吞天納地,吸精吐瑞,整個龜山都變得靈瑞騰騰、仙氣裊裊。
海瑞墓
每次讀《明史》,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都忍俊不禁。其實,在我看來,疾惡如讎的海大人除了天理良心,是什么都不怕的,他的眼里也只有孔孟之道,所以,遇見權貴,他寧折不彎,“遇佛殺佛,見神殺神”。
小西天
就在這時候,我的眼前忽然金光四射,一片燦爛,耳際也仿佛聽到了悠揚婉轉的裊裊梵音,慢慢地,三個并排盤腿打坐、低眉合眼、手捻佛珠、虔誠誦經的老和尚的清晰形象,就飄然而起在這金碧輝煌的光圈里,不斷地擴大、擴大……
東岳廟
東岳大帝具體是誰,似乎并不重要,因為他只是一個具體形象后面的一個抽象的符號和概念,是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里一大堆是非善惡的評判原則,是善良的人們頭腦和肢體跨越時間和空間的一種無限延伸。東岳廟呢,就是千百年來中國百姓綿延不絕、永遠做不醒的的夢,就是中華民族精神源源流長、永無止境的根。
中華祖脈 作者簡介
李琳之,李琳的筆名,常用筆名還有李麟等,原籍晉北陽高,1967年出生于晉南襄汾古晉都。文化學者、資深出版人,多所大學、研究機構的特聘教授,現為山西省國際文化交流協會秘書長兼駐京辦主任。主要作品有《黃土魂》(與趙躍飛合著,中國商業出版社,1994年)、《20世紀風云人物臨終歲月》(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人生筆記》(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年)、/《天才的悲劇》(與石耀輝合著,同心出版社,2013年)、《感喟秋雨》(同心出版社,2013年)等。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