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藏族傳統婚姻文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004932
- 條形碼:9787566004932 ; 978-7-5660-049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藏族傳統婚姻文化研究 本書特色
切吉卓瑪編著的《藏族傳統婚姻文化研究》旨在以藏族文化大背景為視角,對藏族社會的婚姻文化進行全面、系統地研究,從社會變遷的層面把握藏族多偶家庭及其與社會、經濟、文化的相關關系,闡明藏民族的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以科學的精神和理性的態度研究這一課題,正視藏族社會的婚姻形式和家庭結構,分析這一制度產生的深層歷史原因和社會因素。
藏族傳統婚姻文化研究 內容簡介
《藏族傳統婚姻文化研究》是關于西藏婚姻文化的研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田野調查,在動態中尋求藏族的婚姻形式及家庭組織和社會變遷的聯系性,分析藏族整體社會和文化傳統的關系。
藏族傳統婚姻文化研究 目錄
一、選題意義
二、研究動態
三、研究方法
**章 遠古藏族婚姻觀念的萌芽
**節 關于藏族起源的神話傳說
一、獼猴與邏剎女的神話傳說
二、苯教的“卵生說
第二節 藏族早期的生殖崇拜
一、早期巖畫中的生殖崇拜
二、苯教及民間神話傳說中的生殖崇拜
三、“箭”、“紡錘”是藏族生殖圖騰的間接表現形式
第三節 藏族婚姻觀念的主要傳承形式
一、諺語
二、卜辭
三、《禮儀問答寫卷》
四、民間故事
第二章 藏族傳統婚姻制度
**節 藏族傳統的婚姻形式
一、一夫一妻制
二、一夫多妻制
三、一妻多夫制
第二節 藏族傳統婚姻的通婚范圍
一、階級內婚
二、等級內婚
三、血緣外婚
四、部落內婚
五、民族內婚
第三節 藏族傳統的婚姻程序
一、提親
二、占卜合婚
三、訂婚
四、結婚
五、婚禮
六、謝婚
第四節 婚姻的締結與解除
一、傳統的求偶方式
二、婚姻的締結方式
三、離婚與再婚
四、藏族傳統婚姻制度的特點
五、藏族多偶婚制產生的社會歷史原因
第三章 藏族傳統的婚姻禮儀
**節 婚姻禮儀
一、婚禮與箭
……
第四章 藏族部落婚姻
第五章 舊西藏的等級制度及其婚姻形式
第六章 藏族傳統的婚育觀念
第七章 藏族傳統婚姻的變遷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吐蕃七赤王及王妃一覽表
附錄二:吐蕃王朝贊普及王妃一覽表
附錄三:薩迦款氏家族世系表
附錄四:帕竹朗氏家族世系表
附錄五:藏族部落婚姻習慣法選錄
附錄六:婚禮誦詞
后記
藏族傳統婚姻文化研究 節選
**,豐富的想象力和具有奇幻色彩的神話故事,是藏族先民智慧思想和浪漫情懷的具體表現。 馬克思在談到古代民族的思想文化歷程時曾經寫道:“古代各民族是在想象中、在神話中經歷了自己的史前時期。”苯教的創世神話,是藏族原始社會集體幻想的產物,也是藏族先民原始經驗和智慧的結晶。 神話的核心是信仰,也就是說,原始人類相信神話的真實性、可靠性。藏族先民在其理性思維、邏輯思維尚未成熟的狀態下,本能地運用形象思維、直覺思維,把個人情感和所體驗的“事實”投射到神話創作之中,使苯教的創世神話奇幻詭譎,超乎想象。 他們大膽猜想世界起源于“巨卵”、藏人起源于“生物與非生物的結合”,并賦予這些神話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這顯示出他們無比豐富的想象力,也顯示了藏族先民的活潑思想意識和兒童般的天真爛漫。而大量神魔的誕生以及辛饒米保母親奇跡般的懷孕,又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他們的浪漫主義情懷。這是“十分強烈地促進人類發展的偉大天賦”,這種偉大的天賦,飽含著人類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期望,從而把人類引向科學以及對大自然的征服和利用。藏族的祖先,正是沿著這條追求幸福的道路,一代又一代地征服和改造青藏高原。 第二,借鑒印度教和藏傳佛教的觀念,是苯教創世神話形成的必然。 在遠古時代,神話、傳說和歷史這三者,本來就連在一起,很難分開。作為西藏土生土長的原始宗教,苯教一開始就以口授的方式傳承歷史、文化。據《西藏王臣史》、《土觀宗派源流》等藏文典籍記載,藏族社會在沒有文字之前,贊普和各地的首領用“仲、德烏、苯”三種方式來管理百姓,治理國政。在那個特殊時代,“仲巴”(sgrung-ba)可以通過說唱史詩、講述民間故事來“參與國政”。如果說苯教的巫師用占卜、觀星象、講神的“預言”等形式參與國政,那么說唱藝人們則通過講故事的辦法,“以史為鏡”,對統治者施加影響。 苯教的文獻、典籍“都誕生于一個相對較晚的時代,它們明顯是在佛教的影響下誕生的……在吐蕃前弘期佛教時代,苯教教理也開始接受一種文學形式,如把儀軌習慣編纂成典。”苯教文獻大多以“伏藏”的形式出現,因此它的典籍中難免融入其他文化的影響。法國學者石泰安在其論著《西藏的文明》中就談到苯教卵生創世神話受到印度宗教的影響:“苯教這一自卵誕生的宇宙起源論是印度外道(婆羅門教)的一種信仰。實際上,我們在《摩訶婆羅多》中也發現了這種理論。”同時,他也談到藏傳佛教對苯教的影響:“事實上,苯教著作在有關起源問題上提供了與喇嘛教傳統相同的神話。*早的一對夫婦桑保和秋江木與朗氏家族中*早的一對夫婦完全相同。” 印度創世神話中萬物創造者梵天(Ts'ans-pa)誕生于一枚卵的說法,在《往事書》、《摩奴法典》、《摩訶婆羅多》等典籍中多有記載,這與苯教和藏傳佛教中卵生神話如出一轍,這種相似性是早期印度文化與藏族文化彼此交融的結果。 (三)苯教神話的文化價值 人類文化發展史表明,任何一個民族,建立在其童年時代社會歷史條件基礎上的*初文化形態,對這個民族成年以后文化發展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它以先人為主的作用方式直接影響該民族主體的基本格局和發展趨勢。苯教神話對藏族文化的深遠影響,不僅體現在藏族世界觀的形成過程中,而且也滲透在藏族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各個層面。 1.苯教神話是藏族世界觀形成的思想基礎和理論依據 所謂世界觀,就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總的根本的看法。世界是怎樣形成的?人是從哪里來的,又將到哪里去?生命、死亡又意味著什么?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無不困擾著人們,激發人們不斷探索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苯教神話關于宇宙、生命的起源,就是藏族先民樸素的世界觀的一種現實反映,也是藏民族對世界的*基本認識。對早期藏族先民而言,嚴酷的自然環境、惡劣的氣候條件和極其低下的生產力水平,都時刻挑戰著他們的生存能力,也考驗著他們的生活方式。因此,生存和發展就成為早期藏族先民的首要任務。而奔教神話的產生,是早期藏族先民認識世界的產物,也是藏族社會發展的必然。 苯教的“卵生說”,是早期藏族先民對生命起源的*初認識。對當時處于認識水平相對低下的藏族先民來說,能夠大膽地猜想世界由“巨卵”而生,實屬難能可貴。 ……
藏族傳統婚姻文化研究 作者簡介
切吉卓瑪,藏族,1965年3月生于青海西寧。1987年畢業于中央民族學院哲學系哲學專業;1994-1995年在中央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班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學習;2008-2012年在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攻讀在職博士,并獲法學博士學位。曾以訪問學者身份赴加拿大里賈那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現為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講師。 切吉卓瑪多年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曾參與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所“八五”重點課題《歷輩達賴喇嘛及班禪額爾德尼年譜》、“985”項目《中國少數民族符號·文化遺產卷》(上下)、中央民族大學青年教師科研項目“藏族舞蹈藝術與宗教文化”,并發表《藏傳佛教對藏民族心理素質的影響》、《藏族本科生現代漢語課堂教學的探索與思考》、《美國紐約當代藏學教育與研究現狀探析》、《藏族社會婚姻家庭研究的回顧與思考》等論文。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