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唐文權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261360
- 條形碼:9787562261360 ; 978-7-5622-6136-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文權文集 本書特色
《唐文權文集》主要收錄唐文權先生在《哲學研究》《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重要刊物上公開發表的論文,如《論章太炎哲學思想的演變》《辛亥革命前章太炎的佛學思想》《清末蘇州商會與捐稅抗爭》《蘇州工商各業公所的興廢》《楊度與清末立憲運動散論》《同盟會倡始時期宋教仁心態研究》《辛亥革命前夕梁啟超的西學宣傳》等30余篇。
唐文權文集 內容簡介
《華大博雅學術文庫:唐文權文集》主要收錄唐文權先生在《哲學研究》《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重要刊物上發表的論文30余篇,這些論文是唐文權先生在各個階段學術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是其一生的心血與結晶。這些論文史料翔實、論證精密、邏輯嚴謹、說理精辟,它們折射出唐文權先生在辛亥革命研究、章太炎研究以及關于“人口論”在中國發展的脈絡研究等方面的真知灼見,有些研究成果至今仍為學界所借鑒和稱道。
唐文權文集 目錄
章太炎在《民報》時期的思想演變
戊戌變法時期的章太炎
章太炎“七被追捕,三入牢獄”解
陶成章略論
試論章太炎哲學思想的演變
辛亥革命前章太炎的佛學思想
章太炎與鄒容——兼論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
梁啟超佛學思想述評
清末蘇州商會與捐稅抗爭
反思的歷史和對歷史的反思及其它——章開沅中國近代史論文讀后
熊十力《乾坤衍》探微
蘇州工商各業公所的興廢
鵑因口瘁啼銜赤——《雷鐵壓集》前言
二十世紀初孟德斯鳩地理環境決定論東漸述論
關于《革命軍》的借資移植問題
楊度與清末立憲運動散論
評《劍橋中國晚清史》的文化觀
同盟會倡始時期宋教仁心態研究
甘地兩次不合作運動在當年中國的反響
新視角下的得與失——評《劍橋中國晚清史》有關辛亥革命部分
近代中外經濟聯系加強對蘇南農村的影響
“五四”精神:中國教育現代化的巨大動力
同光之際中外經濟聯系的加強與蘇城社會經濟生活的變動
人口憂思百年錄
度盡劫波兄弟在——黃興與章太炎
梁啟超在戊戌壬寅期間的西學宣傳
辛亥革命前夕梁啟超的西學宣傳
關于孫中山新三民主義向傳統政治文化歸攏趨向的若干考查
二十世紀初文化人類學東漸述論
楊文會與清末佛教革新運動
陶行知與江青
開國**文化冤案——江青與陶行知及其弟子的恩恩怨怨
附錄:蘆花又紛飛——祭唐文權教授
唐文權文集 節選
三 與政治思想上同孫中山的分歧和對現實的資本主義制度的懷疑相應,在哲學思想上則表現為對社會生活的幻滅感和對西方資產階級理性王國的否定。老莊的虛無主義和相對主義恰在這時匯合進他的佛教唯識宗思想中來,使他在主觀唯心主義的道路上漸進漸深,這絕不是偶然的。這一變化以一九〇七年九月發表《五無論》為開始,以一九〇八年七月《四惑論》的發表和一九一〇年《齊物論釋》的成稿為基本完成,一直延伸到辛亥革命。 《五無論》是佛莊思想在章太炎頭腦中結合的初步產物。文章提出了一個無政府、無聚落、無人類、無眾生、無世界的“虛無之道”。在論證這個“五無”的理想世界的“*后圓滿之期”的“無世界”時,他運用的就是佛莊并用、互為補充的方法,他先用佛教思想否認客觀物質世界的存在:“世界本無,不待消滅而始為無。今之有器世間,本為眾生依止之所,本由眾生眼翳見病所成,都非實有。”隨即又用老莊的不可知論加以補充,組成物質世界的“原子云者,徒為妄語……超出經驗之外,但有假名。要之空間尚無,豈彼空間所容受者,而可信其為有?”在這里,用不可知論得出了否定世界存在的懷疑主義結論。在他虛無主義的眼中看來,物質世界的存在,只不過是人們的一種“錯亂”罷了,待到“眾生既滅,世界必無豪毛圭撮之存,譬若病眼者死,而眼中所見之空華與之俱死”。 “五無之制”雖然高妙,但畢竟太遙遠了,“期以百年,然后遞見”。在當今怎樣向這個理想境界過渡呢?章太炎認為必須打破“今人以為神圣不可干”①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精神枷鎖。他在《四惑論》這篇《民報》時期發表*晚的哲學論文中,把“公理”、“進化”、“唯物”、“自然”稱為“四惑”,集中反映了他力圖以佛莊思想批判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有關思潮的特點。下面我們分別加以論述。一、惑于“公理”。資產階級宣稱,人生下來就對資本主義社會負有義務,社會和法律就是建筑在這種義務的基礎上的。章太炎否認這種“公理之說”,人“非為世界而生,非為社會而生,非為國家而生,非互為他人而生,故人之對于世界、社會、國家與其對于他人,本無責任。”他指出,這種“強大社會以壓抑個人,仍使百姓千名互相牽制”的理論,對人們的精神禁錮,比中國封建社會的“理學”更厲害:“天理縛人,非終身不能解脫,言公理者,以社會常存之力抑制個人,則束縛無時而斷……無所逃于宙合。”為此,他把莊子齊物我、齊彼此、齊是非、齊利害、齊死生的齊物思想與之對比,結論是主張萬事萬物“各以所得為安”、否認絕對劃一的莊子思想“其度越公理之說,誠非巧歷(指善于計算的人——筆者注)所能計矣”。 ……
唐文權文集 作者簡介
唐文權(1940-1993),男,江蘇蘇州人。1960年畢業于蘇州師專文史科,后執教于蘇州市中,1983年后在華中師范大學歷史研究所從事學術研究。編著《雷鐵口集》《戴季陶集(1909-1920)》,合著《章太炎思想研究》《平凡的神圣:陶行知》,合編《民國人物碑傳集》《辛亥人物碑傳集》,發表論文數十篇。對中國近代思想史尤其是佛學史造詣甚深,有志于以個人之力撰寫一部中國近代佛學史,惜乎未及大成,英年早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