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第12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102689
- 條形碼:9787553102689 ; 978-7-5531-026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第12輯 本書特色
由李怡、毛迅編著的《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12)》推出了兩篇具有特殊意義的文章,一篇是關于中國現代文學著名學者許志英先生的紀念之作,許志英先生的學問與人格素來為學界所景仰,他的逝世不特是當代學術的損失,可能也是亟待建設的我們的精神世界的損失,作者萬同林先生曾勉力打撈現代文學史上的那些被壓抑的精神“殉道者”,今天,他飽含深情的文字能夠讓我們感觸良多。在中國現代文學發生發展以及后來的學術研究中,四川大學知識分子群體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而這樣的實績還從來沒有人系統梳理過,以至于今天的人們多半都知道作為傳統“蜀學”重鎮的川大,卻很少提及甚至想起作為現代文化與文學重要根據地的川大。在我們看來,當代中國一切學術的建設、一切文化的發展都莫不根植于現代人的生存狀況與生命意識,即便繼承傳統的學術也在事實上離不開現代的人生經驗,因此,發掘、梳理和弘揚這些彌足珍貴的現代新傳統,恰恰應該成為我們更加自覺的追求,這里的梳理僅僅是開始。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第12輯 內容簡介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第12輯)》推出了兩篇具有特殊意義的文章,一篇是關于中國現代文學著名學者許志英先生的紀念之作,許志英先生的學問與人格素來為學界所景仰,他的逝世不特是當代學術的損失,可能也是亟待建設的我們的精神世界的損失,作者萬同林先生曾勉力打撈現代文學史上的那些被壓抑的精神“殉道者”,今天,他飽含深情的文字能夠讓我們感觸良多。在中國現代文學發生發展以及后來的學術研究中,四川大學知識分子群體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而這樣的實績還從來沒有人系統梳理過,以至于今天的人們多半都知道作為傳統“蜀學”重鎮的川大,卻很少提及甚至想起作為現代文化與文學重要根據地的川大。在我們看來,當代中國一切學術的建設、一切文化的發展都莫不根植于現代人的生存狀況與生命意識,即便繼承傳統的學術也在事實上離不開現代的人生經驗,因此,發掘、梳理和弘揚這些彌足珍貴的現代新傳統,恰恰應該成為我們更加自覺的追求,這里的梳理僅僅是開始。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第12輯 目錄
關于“民國”的論爭摘要
民國機制中的毛澤東詩詞
文學史研究
高原文藝社的文學創作初論
方言和方言寫作的價值
周作人對“掃蕩反動老作家”的回應
由新近發現的路遙1980年前后給谷溪的六封信看路遙當時的創作與思考
“激情年代”里的文學敘事
“十七年”短篇小說的形式意蘊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經”與“權”
文學史與思想史:暖昧原因及其出路
懺悔:現代文人的自省與拷問
作家研究
“士先器識然后文章”
周作人的文章作法之三
錢鍾書研究三題
反抗與浸染:魯迅與怨恨
從stale mates與《五四遺事》看張愛玲的再創作策略
詩性的回歸:游移在果園、都市和西方之間
傅天琳詩歌論
一座待挖的富礦:中國當代煤礦文學的類型研究初探
寄希望于獻身革命的熱血青年
重讀《滅亡》、《新生》和《愛情的三部曲》
理想與現實主義的光芒:巴金的《火》與《寒夜》
……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