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西道孔子:揚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108827
- 條形碼:9787553108827 ; 978-7-5531-088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道孔子:揚雄 內容簡介
《西道孔子:揚雄》是通俗讀物,而涉及的相關材料大多是文言文,究竟“通俗”到什么程度才符合要求,作者心里是沒有數的。 一,將林閭翁孺說成揚雄的“舅姥爺”,是根據揚雄《答劉歆書》中“翁孺與雄外家牽連之親”一句并加以揣測而成 第二,揚雄離蜀人京的時間,采用今人楊福泉的說法:“在王音任大司馬車騎將軍輔政的八年中,即從陽朔三年至永始二年,時年三十二歲至三十九歲之間。”《揚雄至京,待詔、奏賦、除郎的年代問題》取“三十三歲”入京。 第三,《西道孔子:揚雄》**章“蜀中游歷”,是筆者依據揚雄在
西道孔子:揚雄 目錄
**章一個 另類 的讀書郎
一、神童出世
二、師從林、莊
三、不務 正業
四、蜀中游歷
第二章 不識時務 的黃門郎
一、游學京師
二、 四賦 諫君
三、草《玄》避禍
四、事 莽 美 新
第三章窮愁潦倒的 莽大夫
一、不遇之苦
二、絕嗣之痛
三、貧病之慘
四、蒙冤之恨
第四章千秋止有一揚雄
一、高尚人格
二、杰出成就
三、卓越貢獻
四、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后記
西道孔子:揚雄 節選
《西道孔子:揚雄》: 受司馬相如賦的影響,揚雄模仿其語言和結構,先后創作了《縣邸銘》《玉佴頌》《階闥銘》和《成都城四隅銘》。其中酷似《子虛》《上林》的,是《蜀都賦》,以至于后來漢成帝見到后,也疑為司馬相如所作。 青年揚雄對司馬相如的推崇,遠遠不及他對屈原的推崇與愛戴。揚雄不僅愛屈原的文章,他更愛屈原偉大的人格。他為屈原的死深深惋惜,他模仿屈原的作品,創作了一系列“騷體”作品:如模仿《離騷》而反其意寫作了《反離騷》,模仿《離騷》而發揮自己感情寫作了《廣騷》,又模仿《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等屈原作品而寫作了長篇大賦《畔牢愁》。 揚雄篤信儒家“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學,又深受老子道家“清靜無為”以保其身思想的影響,所以對屈原投江殉國的行為表示不理解,以至于對屈原的死,發出“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沉)身哉”①的慨嘆。但是,屈原的才和德在青年揚雄的心目中,始終是非常崇高的。他把寫作好了的《吊屈原文》帶到都江堰,將竹簡一片一片地投入岷江,以此吊唁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在揚凱看來,兒子的這些行為簡直是“不務正業”,照這樣下去,自己想靠兒子重振家聲的希望必然會落空。有一天,他把兒子叫到跟前,語重心長地對兒子說道:“自你高祖爺爺揚季遷居郫縣以來,我們揚家已經四代沒有人做官了。高祖爺爺曾經是二千石的太守,他的后人竟然沒有一個做官的,這樣對得起他的在天之靈嗎?再說,我家五世單傳你一個男丁,你的天分很高,又飽讀經書,這光耀門庭的責任,不靠你靠誰啊?”聽父親把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揚雄也非常認真地對父親說道:“請爹爹容兒子稟告其詳,說得不對,任憑爹爹責罰。你應當比孩兒更了解當年高祖爺爺辭官不做的原因吧。那你說,當今朝廷比孝武帝時候如何?你不是說過,高祖爺爺曾有過遺訓:揚家子孫耕讀傳家,但不要做官嗎?”見兒子搬出“祖訓”,揚凱竟一時語塞,不能再往下說了。 原來,揚雄的高祖爺爺揚季曾以“明經”入仕,后來官至廬江太守。漢武帝窮兵黷武,又好游歷,大興土木,所耗錢糧巨大,百姓不堪重負。尤其地方豪強勢力,擁有大片土地卻經常偷逃朝廷稅賦。揚季不忍心讓一般百姓承擔額外的稅賦,便采取了一些整頓稅賦的措施。這樣就得罪了那些地方豪強。漢武帝元鼎二年(前115),揚季遭到廬江地方豪強支使殺手追殺,只好棄官逃命,帶著一家人順長江而上,選擇了岷山之陽的郫縣把一家人安頓了下來。做官險遭殺身之禍的揚季因此給子孫立下一個規矩:揚家子孫耕讀傳家,不得做官。這就是揚凱的爺爺、父親和他自己都沒有謀求做官而“世世以農桑為業”的原因。 那么,揚凱何以會動了違背“祖訓”讓兒子入仕求官的念頭呢?這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揚雄的“神童”天賦,使揚凱覺得自己的兒子確實是一塊以“明經”人仕做官的好材料。在他看來,郫縣城里以治《易經》入仕的何武,天資遠不及自己兒子;不讓兒子人仕為官,那就太委屈兒子了。 ……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