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孫犁讀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744001
- 條形碼:9787508744001 ; 978-7-5087-4400-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孫犁讀書 本書特色
孫犁編著的《孫犁讀書》系“名家讀書系列”之一,選編了作者孫犁散文隨筆集。作為一名作家,他主張“多讀一些歷史書,不要總讀文學書”。他宣稱“平生讀書是為了增加知識,探求文采。”除古典文學、中國史書外,諸如農桑畜牧花卉、金石美術圖畫書也都讀。他對金石學并無深研,據他自述在身心交瘁之時,把心沉到古意古趣的殘碑斷碣之中,正如同徜徉在荒山野寺,可求得心靈的解脫與靜謐。
孫犁讀書 內容簡介
我應該感謝書籍,它對我有很大的救助力量。它使我在青春期,沒有陷入苦惱的深淵,一沉不起。對現實生活,沒有失去信心。它時常給我以憧憬、以希望、以啟示。在我流浪北平街頭,衣食不繼時,它躺在街頭小攤上,蓬頭垢面與我邂逅。風塵之中,成為莫逆。當我在荒村教書時,一盞孤燈,一卷行李,它陪我度過了無數孤獨的夜晚.直到雄雞曉啼。在阜平草棚、延安窯洞,它都伴我枯寂,給我營養,使我奮發。此情此景,直到目前,并無改變。一往情深,矢志不移,白頭偕老,可謂此矣。
歷史與文學,雖有共同的根源,即現實、環境、人物,但歷史并不等于文學。文才并不等于史才。有些大作家寫的傳記,常常不如歷史學家。把文史熔為一爐,并鑄出不朽的人物群像的,只有司馬遷、班固。
古籍能不譯,*好不譯;欲讀古書者,*好硬著頭皮去讀原文,不借助當前白話譯本。
四部叢刊本《世說新語》,雖系明刻。實際上重開宋本,僅次真跡一等。確是善本。我現在閱讀的,主要是這個本子。
孫犁讀書 目錄
**個借給我《紅樓夢》的人
書的夢
談愛書
愛書續談
與友人論傳記
與友人論學習古文
讀畫論記
耕堂讀書記(一)
耕堂讀書記(二)
耕堂讀書記(三)
耕堂讀書記(四)
耕堂讀書記(五)
第二輯 耕堂讀史記
讀《呂氏春秋》
**輯 耕堂讀書記
**個借給我《紅樓夢》的人
書的夢
談愛書
愛書續談
與友人論傳記
與友人論學習古文
讀畫論記
耕堂讀書記(一)
耕堂讀書記(二)
耕堂讀書記(三)
耕堂讀書記(四)
耕堂讀書記(五)
第二輯 耕堂讀史記
讀《呂氏春秋》
讀《史記》記(上)
第三輯 耕堂藏書記
孫犁讀書 作者簡介
孫犁(1913—2002),原名孫樹勛,曾用筆名蕓夫,河北省安平縣東遼城村人,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194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冀中抗戰學院、華北聯合大學、延安魯藝教員,晉察冀通訊社、《晉察冀日報》、晉察冀邊區文聯編輯。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天津市作家協會主席、名譽主席。天津市文聯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顧問、名譽副主席,中國文聯委員、名譽委員。在我國現當代文學史上,孫犁是一位被公認為具有獨特風格的作家。他的《荷花淀》《風云初記》《鐵木前傳》《白洋淀紀事》《文藝學習》《文學短論》等著作在廣大讀者中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孫犁1938年春即投身抗戰洪流,他的作品從許多方面勾勒了時代和社會的風俗畫面,以明麗流暢的筆調刻畫了眾多普通農民、參戰者的生動形象,尤其以刻畫農村青年婦女形象見長,形成了他如詩如畫、優美淡雅的文風,被譽為著名文學流派——“荷花淀派”的創始人。在70多年的文學生涯中,孫犁始終以一個黨員作家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虛心向生活、向人民學習,努力反映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反映人民創造歷史的奮斗精神,在編輯、創作、培養新人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績。自1976年底,重獲新生的孫犁筆耕不輟,傾注全部心血,日以繼夜,奮斗十幾個年頭完成了《晚華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澤集》等10種作品集的創作,激濁揚清,以警后世,以思想的深湛、文體的創新、藝術風格的鮮明、表現手段的爐火純青,在國內外產生廣泛影響。孫犁一生與書為伴,嗜書如命,寫下了大量的有關讀書、買書、藏書、評書之“書話”隨筆,結集《耕堂讀書記》出版。其有關讀書的文章觀古知今,深入淺出,論述精辟,發人深思,引人向上,是一位德、才、學、識兼備的學者型作家。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