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特洛埃圍城記-(今譯為《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314860
- 條形碼:9787515314860 ; 978-7-5153-148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特洛埃圍城記-(今譯為《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 本書特色
原譯本 此次出版未經“校訂”的“朱生豪原譯本”,依據的是朱尚剛先生推薦的莎劇朱譯原版本,對照朱生豪翻譯手稿進行審訂,還原朱生豪原譯之味道,充分凸顯莎劇的神韻。 單行本 經朱尚剛先生授權,首次收錄宋清如女士60多年前做的“單行本序”。“**次”把莎劇朱譯每個劇本原汁原味地單獨成書出版。 珍藏全集 完整收錄和再現朱生豪翻譯的全部譯稿,共38部,均以“原譯名”出版,制作成單行本“珍藏版”全集。
特洛埃圍城記-(今譯為《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 內容簡介
經朱生豪后人審定的莎士比亞戲劇朱生豪民國原譯本。 在特洛埃戰爭的第八個年頭,交戰雙方斗志低靡,各懷鬼胎。在戰局僵持不下之際,針對希臘方面提出的停戰條件,特洛埃的主戰派占了上風。特洛埃國王的小兒子特洛埃勒斯愛上了投靠希臘的祭司的女兒克瑞西達。在她的舅舅潘達勒斯的牽線撮合下,兩個情人秘密幽會。此時恰巧特洛埃一個戰將被俘,克瑞西達的父親請求希臘用其女兒交換被俘的戰將…… 系莎士比亞創作的**部悲喜劇,也是莎劇中*令人困惑的劇本之一。該劇*大的創新是寓喜劇的諷刺于悲劇的情節發展之中。它取材于《荷馬史詩》,討論了“毫無意義”的勞民傷財的戰爭,鞭笞了在黑暗的環境下容易墮落、“變質的”愛情。 歷來學界對它的性質爭議頗多,有的稱它為“*辛酸的喜劇”,有的稱它為“*機智”的喜劇,1623年的“對開本”把它歸在悲劇類中。20世紀40年代,英國著名作曲家沃爾頓把它譜成歌劇,影響很大。
特洛埃圍城記-(今譯為《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 目錄
出版說明
《莎劇解讀》序(節選)(張可、王元化)
莎氏劇集單行本序( 宋清如)
劇中人物
**幕
**場 特洛埃;普賴姆王宮門前
第二場 同前;街道
第三場 希臘營地;阿加曼儂帳前
第二幕
**場 希臘營地的一部分
第二場 特洛埃;普賴姆宮中一室
第三場 希臘營地;亞契爾斯帳前
第三幕
**場 特洛埃;普賴姆宮中
第二場 同前;潘達勒斯的花園
第三場 希臘營地
第四幕
**場 特洛埃;街道
第二場 同前;潘達勒斯家的庭前
第三場 同前;潘達勒斯家門前
第四場 同前;潘達勒斯家中一室
第五場 希臘營地,前設圍場
第五幕
**場 希臘營地;亞契爾斯帳前
第二場 同前;卡爾卻斯帳前
第三場 特洛埃;普賴姆王宮門前
第四場 特洛埃及希臘營地之間
第五場 戰地的另一部分
第六場 戰地的另一部分
第七場 戰地的另一部分
第八場 戰地的另一部分
第九場 戰地的另一部分
第十場 戰地的另一部分
附錄
關于“原譯本”的說明(朱尚剛)
譯者自序(朱生豪)
特洛埃圍城記-(今譯為《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 節選
原譯本
此次出版未經“校訂”的“朱生豪原譯本”,依據的是朱尚剛先生推薦的莎劇朱譯原版本,對照朱生豪翻譯手稿進行審訂,還原朱生豪原譯之味道,充分凸顯莎劇的神韻。
單行本
經朱尚剛先生授權,首次收錄宋清如女士60多年前做的“單行本序”。“**次”把莎劇朱譯每個劇本原汁原味地單獨成書出版。
珍藏全集
完整收錄和再現朱生豪翻譯的全部譯稿,共38部,均以“原譯名”出版,制作成單行本“珍藏版”全集。
特洛埃圍城記-(今譯為《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 相關資料
朱的譯文,不僅優美流暢,而且在韻味、音調、氣勢、節奏種種行文微妙處,莫不令人擊節贊賞,是我讀到莎劇中譯的最好譯文,迄今尚無出其右者。 ——著名翻譯家、文學家王元化
特洛埃圍城記-(今譯為《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 作者簡介
著者:莎士比亞 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詩人。本?瓊森稱他為“時代的靈魂”,馬克思稱他和古希臘的埃斯庫羅斯為“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他的作品全方位展示了當時廣闊的社會場景,具有濃郁的人文主義色彩。 譯者:朱生豪 (1912~1944),浙江嘉興人,詩人、翻譯家。1944年開始翻譯莎士比亞戲劇。為回應某國人因為中國沒有莎士比亞的譯本而對中國文化落后的嘲笑,把譯莎看做“民族英雄的事業”,在譯稿兩度毀于侵略者的戰火,工作和生活條件極其艱難的情況下,堅持譯出了31部莎劇,為譯莎事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朱譯莎劇文辭華贍,充分表現了莎劇的神韻,得到讀者和學界的廣泛好評。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